分享縮略圖
中國網首頁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Esperanto 한국어 BIG5

風箏:飛翔千年的風中傳奇

發佈時間:2017-05-09

春天至,春風起。草長鶯飛,楊柳拂堤,正是放飛風箏的好時節。


 




春天放風箏是中國一種傳統的習俗和運動。手、眼、腦並用,在和煦的春風中既能修心養性,亦可強身健體,老幼皆宜。

在古人心中,放風箏不但是一種遊藝活動,更是一種寄予,希望通過放風箏帶走自己的疾病和晦氣。

    風箏源於中國,發明于春秋時期(西元前770年~前476年),至今已2000多年。相傳“墨子為木鷂,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到南北朝時(西元420年~589年),風箏開始成為傳遞資訊的工具;隋唐時期(西元581年—907年),造紙業發達,民間開始用紙來裱糊風箏;至宋代,風箏的流傳更為廣泛,成為人們喜愛的戶外活動;明清時代(西元1368~1911年)是中國風箏發展的鼎盛時期,明清風箏在大小、樣式、扎制技術、裝飾和放飛技藝上都有了超越前代的巨大進步。

 



   



   


   




  風箏被歷代的勞動人民、文人墨客甚至皇室貴族所接納併發展形成了一種文化藝術氛圍。有著二千多年曆史的風箏,一直融入在中國傳統文化之中,受其熏陶。

  它不但是玩具,也是精美的工藝品。

  在幅員遼闊的中國,不同的地域文化造就了多個風箏流派的誕生。其中山東濰坊的龍頭蜈蚣風箏、北京沙燕風箏、天津軟翅風箏與南通哨口風箏最具特色,或精巧或艷麗,工藝精湛,各有韆鞦。

  中國風箏以細竹扎成骨架,再糊以紙或絹製作而成。傳統的中國風箏工藝包括"扎、糊、繪、放"四種技藝;"扎"即要達到對稱,使風箏左右兩側的受風面積相當;"糊"即要保證整體平整,乾淨利落;"繪"即要做到遠眺清楚,近看真實的效果;"放"即要依據風力調整提線角度。

 


 




  傳承至今,風箏有千百種圖案,形成一套別具特色的彩繪圖案紋樣,成為我國傳統工藝美術的一部分。大體有“求福”、“長壽”、“喜慶”、“吉祥”等類型,滲透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與追求。

  風箏,寓意著吉祥,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大智慧,滲透著民族傳統與民間習俗。2006年5月20日,風箏製作技藝經中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

  當今,風箏被賦予新的時代使命。近年來,我國的北京、濰坊等地舉辦了多屆規模盛大的國際風箏節,吸引了眾多國際友人與國外企業來到中國,展示他們精緻的風箏作品、洽談貿易合作。小小的風箏牽線,用文化交流促進各國間的經濟合作,連接起了中外友誼。





   

9001354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

分享

編導:劉璟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