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代·文旅融合國際峰會專題報道

首頁>魅力城市

廣東省四會市

發佈時間:2018-11-05 15:31:47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佚名 | 責任編輯:曹洋

人文四會

【四會柑桔文化】中國是柑桔的原産地,中國的柑桔文化源遠流長,歷經千載,生生不息。

春秋戰國以後,有關柑桔種植的記載不斷出現于各種史冊文獻中。《春秋》有雲:“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辯證地説出了柑桔的品質取決於地理與氣候條件。到了唐代,隨著經濟的發展,凡氣候適宜栽培的地方,種植柑桔已經成為普遍現象。明清時期,柑桔進入商品生産時代。嶺南地區,“可耕之地甚少,民多種柑橘以圖利” (據《嶺南雜記》),其中尤以廣東四會所産為著名,《廣東通志》有載:“乳柑,産四會上林者佳。”

柑桔是品德的象徵。戰國時期,著名愛國主義詩人屈原寫了一篇《橘頌》。將柑桔喻為“後皇嘉樹”,説柑桔“更壹志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具有始終如一的志節,獨立不群的個性,正直無私的品德。詩人以詩言志,通過對柑桔高貴品德的歌頌,來表明自己熱愛祖國故土,追求高尚志趣,不隨波逐流,渴望建功立業的思想感情,開啟了中國文學史上歌咏柑桔的先河。

柑桔是美好的象徵。在深秋的冷風中,漫山遍野的桔樹上挂滿小紅燈籠似的桔子,這種景象頗具感染力,古人形象地把其形容為“明燈出樹”。詩仙李白的“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淡雅幽深,意境深遠:岑參的“庭樹純栽橘,園畦半種茶”,讓人對簡單淳樸的田園生活心生嚮往。

柑桔是希望的象徵。冰心在其散文名篇《小桔燈》中這樣描述:“我提著這靈巧的小桔燈,慢慢地在黑暗潮濕的山路上走著。這朦朧的桔紅的光,實在照不了多遠,但這小姑娘的鎮定、勇敢、樂觀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覺得眼前有無限光明!”一盞在崎嶇山路上閃爍前行的小桔燈,在那個黑暗的年代,給了苦難的人們多少溫暖心靈的慰藉和前行的勇氣。

柑桔還寓意著幸福吉祥。每逢新春佳節或婚嫁喜慶,家家總愛按照傳統習俗,在庭院前或陽臺處植上數株桔樹,在案頭擺上一盤紅中透金的柑桔,以添怡人喜氣,兆示吉祥之意。喜慶佳節,人們喜歡用柑桔饋贈親朋好友,送上“新年大吉”、“吉祥如意”、“萬事大吉”等美好祝福……

幾千年來,柑桔與中華民族相隨相伴,柑桔文化已經深深融入中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桔詩、桔歌、桔舞、桔畫、桔印、桔郵、桔影,柑桔文化的表現形式,豐富多樣,精彩紛呈,成為中國傳統文化彌足珍貴的一部分。穿行于神州大地,長沙橘子洲頭的美景會讓你流連:而在柳州柳侯祠的“柑香亭”,歷史的陳跡會讓你感懷不已:你更可以在金秋十月柑桔飄香的時節,來到四會的百里柑桔走廊,陶醉於丹桔滿園的唯美情懷,深深感受四會柑農的勤勞與幸福。

四會種柑歷史超過千年,所産柑桔久負盛名,素有“柑桔之鄉”的美譽。為了提升四會柑桔的品牌,進一步推動四會柑桔産業的發展,四會市政府向國家林業局申請“中國柑桔之鄉”稱號。2001年9月4日,經過國家林業局的嚴格審核,四會被國家林業局正式授予“中國柑桔之鄉”的稱號,可謂實至名歸。

2002年,經專家嚴格審核,四會沙糖桔被國家木本水果品質評定權威機構中國經濟林協會評為“中國名優果品”;2003年,“華貢牌”沙糖桔榮獲“中國名優果品”、“廣東省名牌産品”稱號;2004年,四會沙糖桔通過國家級無公害産品認證,太陽果業公司旗下的“富貴來”、“紫幹紅”兩個品牌沙糖桔也先後通過國家綠色食品發展中心的“綠色食品A級認證”等。2003年,四會沙糖桔、四會貢柑被國家品質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認定符合原産地標記管理規定》,申領了《原産地標記註冊證》。從此,四會沙糖桔、四會貢柑受到了國家原産地註冊保護,同時受到WTO協議之——的《原産地規則協議》保護。2005年,由四會市華貢農科集團負責起草的《沙糖桔農業行業標準》,通過了由國家農業農村部組織的科研、教學、生産、檢驗等領域專家的審查,並於2005年由農業農村部頒發,在全國推行。

上述一系列榮譽的獲得,不過是四會柑桔産業所取得的成就的一個方面。四會柑桔産業的更大成就在於,柑桔産業是四會的富農産業,在提升農民收入水準,富鎮旺村,從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上,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市委市政府“柑桔發展要優質化、基地化、規模化”的方針政策的指導下,四會的柑桔種植跨上了新臺階,全市先後涌現出一批産量驚人的柑桔大鎮和種柑專業村。種植柑桔使這些鎮、村的經濟突飛猛進,農民收入翻倍增長,柑桔成為了他們的福音。2005年,四會柑桔種植面積22.5萬畝,挂果面積13.5萬畝,柑桔總産量達14萬噸,産值7億元,約佔全市農業總産值的23%。四會市農民每人平均收入5039元,其中柑桔收入達1700元,佔總收入的33.7%。柑桔産業的發展,為四會農民發家致富奔小康做出了重要貢獻。

【四會市玉雕手藝工藝(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四會是“中國玉器之鄉”。民間玉雕工藝在四會市城區東城街道、大沙、地豆、逕口、下茆等鎮(街)傳承近100年之久。目前,四會市建有玉器街、玉器城、玉器天光墟,共有玉器加工廠、場、店3800多家,最近又投資1.5億元建成佔地280多畝的玉器展覽銷售中心。全市玉器從業人員達6萬多人,年加工玉璞2500多噸,産值15多億元,是全國規模最大的玉器專業加工、銷售市場之一。

早在20世紀初,四會就有玉雕技師到東南亞、香港、廣州等地以玉器雕刻銷售謀生;解放後,玉雕師傅們回鄉置業,開設家庭作坊;60年代四會工藝廠誕生,標誌著四會玉器行業正式登上四會的經濟産業舞臺;1986年,四會工藝廠解體轉産,出現個體玉器商行和個體玉器加工廠、場。1995年至2005年,四會相繼建成了“玉器街”、“玉器城”、“玉器天光墟”,“玉器博覽館”,為四會玉器産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過去玉器行業有一定的行規,從業人員共同制訂,共同執行,互相監督。其行規內容主要有:(1)抓手:人們進行玉器交易時,用物體(紙、布)掩遮玉器,用手勢表達價格,進行交易。(2)誠信:行業內不準有摻假現象,共同維護本地玉器行業的誠信。(3)精湛:學藝要勤、精,技術要精湛,提倡嚴謹的治學精神和精雕細刻的進取精神。(4)團結:各商鋪、作坊人員都要維護行業聲譽和利益,提倡信譽第一、團結協作,以維護行業團結。(5)傳承家族,以家長式管理。過去玉雕加工帶有一定的機密和“絕活”,以父傳子形式,“絕活”不外傳,管理十分嚴格。這一點不可取,很大程度妨礙了玉雕工藝的傳播和發展。(6)玉器行業的祖師爺——林福民,並有師傅誕活動。

據傳林福民為玉器行業的祖師爺。尤其是在香港,每年農曆三月十七日為師傅誕期,行業協會等都舉行林福民先師寶誕慶典活動,以傳承和弘揚先師工藝、精神。

“借他山寶石攻玉,從本土雕琢成器”,四會玉雕工藝具有四大特色:“精、新、巧、韻”,不少玉雕精品價值連城。玉器雕刻的工序為:選材、立意、設計、畫玉、雕刻、成品、打磨、拋光;雕刻工具有金剛沙鑽咀、鑼機和切割機。四會玉雕行業規模大,從業人員多,年産值高,帶動了社會經濟的發展;産品種類多,工藝水準高,培養了眾多專業人才,打造了很多玉器精品。2003年,作品《黃土春曉》、《全國山河一片紅》獲得中國玉雕、石雕作品“天工獎”;2003年,作品《榴開百子》、《九龍寶杯》、《鎮家寶》、《無盡的愛》獲第十二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金獎;2006年,作品《淩波仙子》、《觀自在》、《天地柔情》、《苦盡甘來》、《無憂仙境》獲第十三屆中國藝術博覽會金獎。

四會玉雕工藝作為四會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現在發展勢頭良好,加上市政府審時度勢,加強領導,加大投入,積極扶持,預計四會玉器生産、銷售將會有一個更大的發展勢頭,將會越來越紅火。

【四會市貞仙誕(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貞山位於四會西南面,坐落貞山街道,是四會市的風景旅遊區,隸屬四會旅遊局管轄,貞山風景旅遊區面積14平方公里,南靠鼎湖區,西接高要市,北連廣寧縣,距廣州67公里,離肇慶40公里,距四會市城區2公里,交通十分便利。貞山地理位置十分優越,處於亞熱帶氣候區,氣候溫和、四季如春、百物繁盛、百花吐艷。森林植被覆蓋率達90%以上,空氣品質達到國家一級標準。

貞仙是中國婦女“貞風亮節、勤勞儉樸、孝敬翁姑”的典範,亦是嶺南三大女神之一。三大女神即唐代四會文氏貞仙、秦代德慶龍母、宋代泉州湄洲島天后。龍母為江河神,天后為海神,貞仙為地方神祗,庇祐大地、潤澤民生,深得民意。貞仙誕這一民間習俗已有1300多年的悠久歷史,而且有廣泛的民眾基礎。貞仙文化已經與當地的旅遊文化、人文景觀、自然景觀緊密聯繫在一起,貞仙誕對當地的經濟文化發展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和深遠的影響。

據清光緒《四會縣誌》記載,唐貞元十七年秋重九,廣正山下松甫鋪有女子文氏得道成仙,譽為“貞仙”,廣正山易名為“貞山”。貞仙為民造福,庇祐鄉民,立下顯赫功績,受聖恩,清同治二年,文氏被敕封為“惠澤”尊號。從唐宋以來,四會民間和官府均有舉辦九月初九“貞仙誕”活動,除本地鄉民參加外,珠江三角洲、三水、南海、順德、清遠、高要一帶以及海外華人、港澳同胞信眾均參加,人數多達數萬。

每年九月初九的貞仙誕誕期,來自五湖四海的善信蜂擁而至,熱鬧非凡。貞仙誕儀式程式:1、迎仙;2、鳴炮;3、上金豬、茶果、供品;4、上香叩拜;5、頌讀祭文;6、頌讀祝文;7、祈福種福;8、八仙賀誕;9、禮成鳴炮;10、送貞仙回祠;11、文藝表演。相關器具有:1、貞仙塑像;2、八音鑼鼓;3、八仙造型;4、貞仙座駕;5、羅傘。

【四會民歌(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四會民歌分三大塊。一是原駐民民歌、大(啼)哭歌、情歌、禮俗歌、兒歌、羅源民歌、運童調等主要分佈在大沙、威整、黃田、石狗、羅源、清塘、城區等,廣府語系地區;二是客家山歌、客家情歌、哭嫁歌等,主要分佈在逕口、鄧村、地豆、下茆等客家語系地區:三是綏江船歌(號子),主要分佈在綏江、龍江流域之水上居民、船家,以廣府語系傳唱。

四會民歌主要靠民間口頭流傳,有説二千多年前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平定南粵,四會就有民歌傳唱。始見於文字記錄的,可查的有清光緒《四會縣誌》記載的民歌,至民國時期和解放初期,四會民間喜慶、嫁娶、喪禮仍流行傳唱民歌,特別是五十年代大躍進時,作為鼓舞士氣、宣傳教育的一種活動形式,甚至舉辦民歌專題匯演。近幾年,為搶救民間民俗文化傳統,文化部門組織專業人士深入農村采風,遍找民間藝人,收錄了一批民間歌謠,並根據其曲譜(主旋律)創作了一些演唱材料,並參加省、市文藝匯演或比賽,取得不俗的成績。

四會民歌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原駐民廣府語系民歌有大(啼)哭歌、情歌、兒歌、禮俗歌、運童調、羅源民歌等;客家語系民歌有客家山歌、客家情歌、哭嫁歌等;綏江船歌(號子)包括數板號子、路程號子、拼命號子等。清代及之前:民間歌謠《耕耒昔歌》(十章)。古情歌:《送情郎》、《盼郎歸》。《土地革命時的民謠》。《嫂教姑禮俗歌》、《表姐歌》、《春糍歌》、《安床歌》、《哭嫁歌》、《哭喪歌》、《十大碗》。古兒歌:《麻甩兒》、《正月十五鬧元宵》、《月光月白》、《大水高、大水漲》、《大家團結起來》《冬瓜大,好世界》、《木仁木面仔》、《哄兒歌》。羅源民歌《積肥忙》、《綏江兩岸是個好地方》、《三桂茶場歌》;《客家情歌》、《客家山歌》、客家山歌:《明日帶你轉涯家》、《畫眉好唱回頭轉》、《山歌無妹唱唔成》、《有歌唔唱漚爛肚》、《明日帶妹轉崖家》、《三桂嶺頂一棵松》、《唔夠三隻歌仔學人唱》、《江谷運童調》。綏江船歌:《綏江河上運柑忙》等(以上均有文字資料)。

四會民歌資源十分豐富,流傳較廣,幾乎城鄉各地均有傳唱,只是以“口傳心授”、“上輩傳下輩”為主。例如大沙富溪和黃田上崗村等鄉間就有老一輩民歌手教唱民歌的習慣,學者多為即將出嫁的青年女子。除了世襲口頭傳唱外,也出現了一些新民歌,如1954年和1958年四會縣曾舉辦民歌大匯唱比賽,分別有30首和35首民歌參賽。如:本地民歌《兄妹唱公社》、羅源民歌《積肥忙》等,近幾年來又組織創作了一批富有本土傳統特色的新民歌。

【白赤馬廟會(炮會)(肇慶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

江林鎮(2003年撤拼入江谷鎮)位於四會市西北面,東靠地豆鎮,南接下䒢鎮,西北與廣寧接壤。地形以丘陵、山地居多。北回歸線剛好在江林經過,境內氣候溫和、四季如春、有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國家級保護物種,森林植被覆蓋率90%以上。江林鎮是白赤馬廟會活動的主要區域,包括了大垌、莫崀、石溪、嚴坑、冼田、長樂、寨腳下、荷菜塘、小樂、裏田、養老坑、嶺坳、王崀、墩仔、蘇坑、上木良、下木良、冬瓜隆等20多個村。信眾除當地村民外,也有來自四會及周邊清遠、廣州、佛山、深圳、甚至香港、澳門等地。

白赤馬廟坐落于四會市江谷鎮大垌村委會大垌村秀才山腳下,大垌村距離市中心約28公里,西臨江谷河,北鄰擔田村,南與佛仔壩相對。

據清代屈大均所著《廣東新語》卷十六“器語”所載,“佛山大爆”“聲如叢雷,震驚遠邇”,其真武廟會“舉鎮數十萬人,競為醮會,又多為大爆以享神”,由此可見,當時廣東的廟會就盛行以燒炮來酬謝神恩。相傳在南宋時期,四會地區出現天災和流寇作亂,百姓苦不堪言,有兩位天將稟受天意,分別騎著白赤兩匹神駒,以黜邪崇正之名下凡賑災平亂,他們救百姓于水火後飄然而去,百姓為紀念將軍功德在大垌建廟設壇祭祀,由於不知兩位天將姓名,就以其座駕白赤二馬稱之,尊稱為“白赤馬靈王”,二馬為天上神駒,一同受香火供奉。原古廟巷道門額上刻有“崇正約”三個正楷大字,800年來香火不斷,祈福者甚眾。

白赤馬廟會始於明末,沿襲500餘年。十年動亂,廟宇損毀嚴重,廟會活動幾乎停止。1978年,重新舉辦。2007重建白赤馬廟,每年農曆正月初十舉辦廟會。白赤馬廟理事會設在白赤馬廟,負責組織廟內日常事務,以及炮會當天主會場的活動事宜。各村自發組織炮會組織,配合理事會要求組織本村送炮迎炮活動。一、貢奉紅銀。每年農曆正月初十早上,上年競得頭炮、二炮、三炮的村子把炮屏抬到本村曬場、農田等空地,和象徵白赤馬靈王的陶馬一起供奉在桌案上,用紅綢、鮮花把炮屏裝飾一新,挂上象徵生財的生菜,象徵添丁的生薑等。每家每戶提上燒肉、雞等供品前來焚香朝拜,並用紅繩挂上裝有現金的紅包,酬謝神衹一年來的眷顧。二、醒獅朝拜。早上10點前後,供著炮屏的空地上鑼鼓喧天,炮聲震耳。鄰近各村莫姓、鄭姓、王姓等宗族族人抬來金豬,並派出本村獅隊前來朝拜。村民認為黑獅是獅中王者,所以起舞朝拜的醒獅多為黑獅。醒獅圍繞著炮屏騰躍遊走、作揖叩拜,祈求白赤馬二靈王保祐本村風調雨順、五穀豐登、財源廣進、人丁興旺。

【古法造紙、印刷和裝幀(市非遺項目傳統技藝)】

鄧村乃四會城區西南13公里的一個半山區半丘陵小鎮,2002年四會鎮(街)撤並時併入貞山街道。鄧村下轄10個村委會,3059戶,12300多人。目前,鄧村年産會紙製品1500多噸,出口約1000多噸,紙作坊700多間,紙品廠1100多間,從業人員5000多人,年産值7000多萬元。

鄧村自南宋以來,中原人民南遷,帶來造紙技術,利用盛産竹子、水源豐富等有力條件,建起了灰池、作坊、曬場,開始從事生産竹紙,延續至今800餘年,是全國最原始,廠場、從業人數最多的民間古法造紙著名古村落。

“中國古法造紙第一村”鄧村白龍扶利村是民間古法造紙比較集中的村落,建有一間面積500平方米古法造紙第一村展覽館和一間800平方米功能完善的古法造紙綜合館。鄧村古法造紙工藝流程沿襲1900年前蔡倫造紙法,與明代科學家宋應星所著《天工開物》中記載的古法造紙基本一致,即經過砍竹、撻竹、醃制、碎竹、舂竹、打漿、榨紙、松紙、曬紙、包裝等20多道工序;相關器具有:簾架、竹簾、榨桿等。

四會旅遊與相關産業融合發展現狀

兩千多年曆史傳承是四會市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禪宗文化、水文化、玉文化等資源極具特色。目前,四會市各類文化生産經營單位235家,文化底蘊深厚。另外,四會市還是全國最大的翡翠玉器加工、銷售基地之一,玉器商店近3000家,玉器加工廠500多家,加工作坊4000多家,玉器産品暢銷國內外,玉器挂件和飾件佔國內市場份額的70%以上,翡翠玉器擺件佔國內市場份額的80%以上。作為四會市傳統優勢支柱産業的玉器文化特色産業在國內外具有較高的知名度,目前,加快做好文化玉器等産業與旅遊産業的融合發展是我市推進旅遊産業發展的重要舉措。

(一)著力推進文化産業與旅遊産業的融合發展。一是文化産業與“非遺”融合。目前,我市現有廣東省級“非遺”項目4項,肇慶市級“非遺”項目5項,縣級“非遺”項目6項。如2007年,東城街道被評為廣東省“玉雕工藝鎮”;2007年,四會玉雕藝術被列為省“非遺”項目;2015年,四會玉鼎記榮獲省“興業示範基地”。要將非遺項目的發掘、傳承、保護和開發利用有機結合起來,促進文化遺産資源在市場中可持續發展。二是推動文化産業與旅遊産業融合。依託自然景觀和生態資源,突出禪宗文化、貞仙民俗文化和廣府文化,深度挖掘文化內涵,打造貞山景區、奇石河景區,廣府文化、玉器文化體驗、江谷老泗塘鄉村旅遊等旅遊文化延伸産業鏈,逐步形成文化旅遊産業帶。三是打造文化平臺助推旅遊産業發展。以柑桔文化、玉器文化、禪宗文化、民俗文化等優質文化資源為依託,以柑桔玉器文化節、貞仙誕等重要節會為基礎,推動廣府文化之旅、六祖文化節等新平臺發展,舉辦柑桔玉器文化暨經貿洽談會、玉器産業新聞發佈會、全國玉雕華表獎、2015年首屆肇慶(四會)六祖文化節、2016年起每年的“禪行四會·玉潤人生”徒步旅遊活動等大型主題活動,不斷擦亮“中國玉器之鄉”、“中國柑桔之鄉”等國字號招牌,打造廣東最具競爭力的人文高地、旅遊目的地,推動文化産業創新發展。

(二)著力推進玉器産業與旅遊産業的融合發展。近年來,四會市全力打造玉器街、玉器城等玉器專業市場和集散中心,營造良好的商貿環境,拓展産業市場,實現産業轉型升級,形成了以玉器加工為核心、集上游採購、中游製造加工、下游批發銷售、展示為一體的較為完善的産業鏈條;逐步形成以玉器産業為主相關文化産業帶,天光墟、玉器街、中國(四會)國際玉器城、萬興隆翡翠城、四會翡翠擺件城等專業市場初具規模;建成文寶齋翡翠、匯玉堂等民間玉器博物館和A寶玉器文化藝術館等,推動玉器文化産業藝術性、經營性、公益性有機結合,助推旅遊産業發展。目前,我市正在以5A級景區標準推進“中國(四會)玉器文化特色小鎮”建設,聚焦玉器産業特色,打造居民生活—生態旅遊—産業發展“三位一體”模式。以現有玉器加工銷售産業生態鏈條為核心,建成文寶齋、匯玉堂、莊家翡翠等一批玉文化博物館,推進南國玉都等商住綜合體項目建設,融合周邊自然資源、特色農業、歷史遺址等特色旅遊資源,形成生活氣息濃郁,民俗、旅遊、産業等文化相互交融並可承接一定規模旅遊的發展格局。

四會鄉村旅遊發展現狀

在我市全域開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工作的推動下、已建成一批文明鄉風示範點以及特色旅遊小鎮包括:貞山白龍扶利特色古法造紙第一村、龍甫鎮龍頭大寨廉潔家風示範村、石狗程村蘭花小鎮、城中白沙彭澤民故居、地豆鎮水車森林公園、黃田人文關懷小鎮、江谷老泗塘鄉村旅遊小鎮、下茆綠海生態民宿小鎮、貞山禪宗文化旅遊小鎮、大沙田園綜合體等等。我局著力圍繞農業生産、生活、鄉土人情開發休閒旅遊産品,策劃具有各自特色的鄉村旅遊線路,同時帶動周邊農民廣泛參與和直接受益。

1、充分發揮各個文明鄉風示範點優勢,協調指導特色景觀展示。在市委市政府大力改造“四館”建設、週邊改造、景觀改造等基礎上,深入挖掘當地“非遺”文化、不可移動文物和當地人文傳説等資源,協調指導當地更直觀更有吸引力地展示當地特色景觀。如貞山扶利的白龍造紙第一村,通過在不可移動文物“張氏大宅”內開拓升級改造村史館,向遊客們展示扶利村的歷史和當地鄉賢的風采;通過造紙館展示鄧村造紙術的歷史、造紙工序流程以及造紙産業的發展;通過農耕館向遊客展示舊時村民們開展農耕活動的一些工具,讓遊客直觀感受祖先留給我們的豐厚的精神財富。

2、充分開發旅遊培育點的特色旅遊項目,吸引遊客參與其中,提升遊客現場體驗感受。如在培育鄧村扶利古法造紙第一村示範點過程中,結合已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的古法造紙術,積極聯繫當地的古法造紙技術的非遺傳藝人和為數不多的堅守者,已有80多歲高齡的張熀元老人,在其經營自辦的古法造紙工場內打造特色景點。遊客們不但可以直接到造紙工場觀摩造紙過程,包括抄紙、松紙、曬紙等等,還有機會親身下場抄紙,體驗造紙術的魅力,

3、加強指引,鼓勵村民自主完善旅遊配套項目。在各鄉風文明示範點村容村貌改善後,積極指引村民利用自身技術和資源優勢發展産業,帶頭創業致富,除了發展造紙工場或者種植蘭花等,指導部分村民興辦起農家特色小吃店,繼而形成了特色小吃小巷。還通過提供相關民宿建設標準,指導部分村民利用自家空余房間,自主創建鄉村旅遊民宿,走上旅遊致富的道路。

4、積極試點搭建“智慧導覽”系統,為遊客提供覆蓋全景區的智慧導覽服務。通過結合嵌入式GIS平臺、移動網路、真人語音播報、GPS定位、3D導覽圖及多媒體技術,遊客可以通過手機掃二維碼,了解各景區(點)的文字、圖片、視頻等資料介紹,到達景區遊玩時能在手機端享受到景點真人語音講解播報、語音問答、路線導航、洗手間、停車位和服務區找尋以及最佳遊覽路線推薦等智慧旅遊服務。後期,我們將計劃把當地的特色美食資訊,住宿資訊,特色商品資訊等加入系統,增加手機訂餐、住宿、購買特色農産品等服務,建立起貫通景區、遊客、餐飲、娛樂、住宿的“一站式”資訊服務平臺,完全實現把“導遊裝進手機裏”。

(三)串點成線,著力培育發展嶺南特色鄉村旅遊,推動鄉村振興建設。發揮鄉村旅遊在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民就業和産業調整等方面的重要積極作用,結合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和文化旅遊創新融合發展。例如,2016年4月舉辦第一屆桑果節,吸引幾十萬人流,帶動了沿線東城、城中、下茆、江谷、地豆、威整的景點遊覽、玉器購買、餐飲等。主動參與羅源鎮廣東省新一輪省級新農村連片示範建設工作(項目),與發改等相關部門共同培育中國玉器文化特色小鎮、黃田紅色文化小鎮、地豆森林小鎮、石狗蘭花小鎮等特色小鎮。針對遊客多樣化的選擇,特別自駕遊的需求,落實本地旅行社簽約貞山白龍扶利村、龍甫龍頭村組織鄉村旅遊+景區(景點)線路。挖掘、培育、打造江谷老泗塘、貞山鄧村扶利等鄉村旅遊特色村。

此外,我們將依託四會自然生態和歷史人文資源,按照道路相通、土地相連、産業相關、文化相近的連片基礎,進一步以省道260、118線和鄉道439線三條主幹道沿線打造以農業體驗、果蔬採摘、休閒觀光等為主題的精品鄉村旅遊線路,推動鄉村産業振興。

1、省道260沿線為特色農業觀光體驗帶,由下茆綠海生態園—江谷現代農業産業帶、老泗塘鄉村旅遊—地豆現代農業産業帶、水車村生態公園—威整奇石河風景區、大洲片區—羅源省級示範片建設工程連線構成;

2、省道118沿線為“廉潔文化.禪宗尋跡”體驗之旅,由—龍甫龍頭大寨廉潔美村、營腳六祖舊跡片區—逕口天海湖旅遊區連線構成;

3、鄉道439沿線為“花香甜蜜”之旅,由貞山六祖文化旅遊—鄧村扶利村古法造紙—石狗蘭花現代農業産業園—黃田柑桔現代産業園連線構成。

<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