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城民俗
發佈時間: 2016-04-14 17:41:36 | 來源: 柯城新聞網 | | 責任編輯: 沈曄
十八十八,女兒回家,余家山頭又迎女兒節
衢江北岸,有一個名叫余家山頭的小村。提到這個小村,很多老衢州會想到“十八十八,女兒回家”的俗語。原來小村有個習俗,正月十八這天,嫁出去的女兒都會回娘家探望父母,盡孝心,600年來未曾間斷過。2月9日,適逢農曆正月十八,小村迎來了入選第四批省級“非遺”項目後的第一個“女兒節”。
有一種力量在召喚,再遠的女兒都會回家
儘管南下的冷空氣將昨日清晨的氣溫降到了2℃,但颯颯冷風依舊不減女兒們回家過節的熱情。在挂滿紅燈籠的柯城區萬田鄉余家山頭村的村口小路上,時不時出現女兒們匆匆歸來的身影。有的帶著丈夫兒女,拎著大包小包,一路有説有笑;有的坐著丈夫開的小轎車,抱著剛滿月的孩子;有的丈夫開著電動三輪車,載著滿車的回鄉貨,帶著妻兒逆風馳來……
一輛小車在村口停下,下來了四個“女兒”,她們是余妹香老人一家。余妹香告訴記者,自己已經嫁出去50年了,但年年都守著正月十八回娘家的老規矩。“我單是過年就回來了四五趟,這趟可是專門回來過女兒節的!”最讓她開心的是,68歲的自己已經“晉陞”為“老太”(曾外祖母)了,這趟回娘家可是帶上了女兒、女兒的女兒、女兒的女兒的女兒,過的可是四代同慶的女兒節。
據記者觀察,短短15分鐘就有22位女兒回到了娘家。是什麼力量在召喚她們?據村人相傳,該村余氏始祖守益公有一女兒,余守益視為掌上明珠,疼愛有加,在她出嫁後因為思女心切,於是每年的正月十八都讓她回來。後來經過600餘年的傳承,逐漸發展成今日的“女兒節”。也正是余家山頭人對家、對親人的血脈情,形成如此強大的號召力,讓再遠的女兒也會在這天回家。
有一種儀式在進行,嫁出去的女兒不是潑出去的水
10點鐘,村口回家的女兒漸漸少了,祭祖儀式正式開始。在浩浩蕩蕩的祭祖隊伍前方,四名男子鳴奏著先鋒,族長手持太公像,緊隨其後的是四位手持香燭的長者,八位壯年男子抬著“少牢”祭品——一豬一羊跟在後方。其後的兩名長者抬著高高疊起的饅頭,寓示家族蒸蒸日上;他們身後的三位老人則手捧橘子與蘋果,寓示家族平安吉利。跟隨在後面的是村中40多位古稀老人,他們都穿上了村裏定做的紅色唐裝馬褂。其後的是腰鼓隊與舞龍隊伍,以及村中的女兒與媳婦們,煞是熱鬧。
祭祖的隊伍繞了整個余家山頭村一圈,最後進入了余氏宗祠,祠堂裏早已人聲鼎沸。挂好太公像,擺好祭品,村中的長者們依次秉燭進香,接著祠堂內的全體人員向列祖列宗三鞠躬。然後由族長朗讀祭祖文:“尊敬女性,創立族規,正月十八日,女回娘家,為吾族一年之要節,是先祖留下之寶貴文化遺産……”
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裏,女性備受歧視,連進入宗祠的權利都沒有。但據年長的村民回憶,余家山頭村舊時便允許回家的女兒在下午參與祭祖活動。
在尊重婦女、爭取婦女權利上,余家山頭的先人們走在了前面,今天,余家的女兒不僅與兒子們能夠同堂祭祖,而且村裏好女兒、好媳婦的名單還貼上了祠堂的墻壁。
有一種精神在傳承,孝為百行之源
《中村余氏宗譜》記載了余氏家族的家規,其第一條就寫上:“孝為百行之源。”小小的余家山頭村人口只有七八百,但“人之行莫大於孝”的儒家道德律令,深深地融入了妯娌、姑嫂、兄妹等百姓的普通生活和情感中。
63歲的余垂義告訴記者,幾年前的一次胃出血,要不是女兒、女婿半夜及時將他送到醫院,後果不堪設想。以後,他幾次因上消化道出血而住院,費用都是女兒出的。余垂義妻子邵雲霞説,做父母的,一年到頭的衣服都是女兒給買的。子女們為了方便父母種柑橘、種菜,還在村頭為他們造了三層樓。余垂義的女兒余慧芳作為“好女兒”代表致辭:“孝敬父母是子女的義務,也是責任。”
83歲的余世昌老人説,他們家是遠近聞名的幸福和睦之家,雖説五個兒子都已成家,但兒媳婦都當自己和老伴是父母一般。去年老伴范林香身體不好,年過半百的小兒媳王愛仙就貼身照顧著,現在老伴逢人就誇媳婦好。在今年村裏進行的“好媳婦”評選活動中,王愛仙光榮當選。王愛仙的行動也感染了自己的女兒——90後娟娟,雖説在市區上班,但娟娟堅持每日回家幫父母幹活,也照顧奶奶,也因此獲評今年的“好女兒”。
同樣的故事很多很多。下午一點半,祠堂舉行了“好女兒、好媳婦”表彰大會。“好媳婦”代表鄭根仙發言時眼眶紅了,她用濃濃的鄉音説:“我覺得我做的是很平常的事情,長輩養育我們,他們付出的,我們是回報不完的。而且人都會老的,孝敬老人就是善待我們自己。”
村書記余新建表示,下一步要建孝文化基地和孝文化長廊,並準備把“女兒節”申報為國家級“非遺”項目。
或許在漫長的農耕生活中,余家山頭村“女兒節”只是一種思念。然而在今天,女兒節卻讓我們看到了一種“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的文化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