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光:十三五環境保護的戰略性想法

發佈時間: 2014-09-28 12:36:12   |  來源: 聯盟中國   |   作者:曹洋   |  責任編輯: 曹洋

 

最後我們談談,未來十三五環境保護的戰略到底應該怎麼制定,可以從很多方面提,我們從嚴從緊、社會制衡,整體優化這是概念,概念定下來可以進行具體部署。什麼是從嚴從緊,明年開始包括到了十三五,中國的環保的政策法律法規體系將會從嚴從緊,這是毫無疑問,沒有任何更多可以解釋的。新環保法明年1月1日開始實行,裏面規定的強度還有各種政策措施比現在的老環保法強了很多,已經從嚴從緊開始了。治亂世用重典,沒有嚴格的法治體系解決不了問題。我們在環保方面這幾個問題是大家都知道,是存在的,無法可依,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這些問題常年存在,問題比較突出。很多領導被撤職,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按照法律規定的職責去履職,有一定的風險。你按照法律幹的時候很困難,但是一旦被暴露出來之後,你被查,處在很難為的地位裏。你不履職,還是要承擔責任。從嚴從緊就是解決這些問題。從嚴從緊怎麼做?在哪兒地方體現,總體來講就是依法治國,重典施政。重典施政過去我們力度小,解決不了問題。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將要全面部署依法治國,很顯然環保領域是依法治國的重點,是邁大步的領域。過去比較松或者是條件不具備,大家又沒有環保意識,法制意識,所以違法現象比較普遍。依法治國重典施政,從嚴從緊,講的是按照依法治國的要求,採取嚴格的環境法治,收緊各項環境標準,採取向發達國家學習借鑒比較嚴厲的制度體系,這些東西現在都在弄了很多課題組在研究。一個課題組解決一個問題,排污許可證制度到底怎麼實施,要不把他作為非常嚴厲的手段,要不就用別的辦法,總之都在成立了很多很多課題組研究制度改革,都是中央的改革決定。

總體來講從嚴從緊主要從三個方面來實施,第一從立法這個角度來實行從嚴從緊,很顯然環保法已經很嚴了,不是説有了環保法就萬事大吉,有很多法律法規是環保法覆蓋不了。有很多環境的排放標準、空氣品質標準也還不是環保法所能解決的。下一步在立法方面,我們首先把環境保護優先進入到法律體系裏面,提高各種環境規範標準,提高準入門檻。各種産業將來想要進入我們的這個經濟體系,會受到更嚴格的審視,這就有了公眾參與,公眾參與在立法環節上有重大的作用,以後立法都會搞公眾參與。

執法領域裏面要做的就是做到這幾點,首先是程式執法,在程式上要先做到為什麼環保部門的官員受到處罰,主要是程式上不完備,該去檢查沒檢查,該去核查沒核查。然後就是嚴格的核查,及時查處,依法處罰,按日計罰。第三個是司法領域要強化,目前司法領域裏對依法治國、環保方面比較弱。首先是因為各級法官不願意再接這種案子,尤其是資源環保的案子非常的專業,法官不太懂,儘量往外推,不受理。按照依法治國的理念,將來司法系統是要強化的,不能老是靠現有這些法官們這麼辛苦,還要增加我們的法院力量,審判力量。所以將來方向是成立專門的資源環境法庭,現在最高法院已經成立了法庭,現在要求各個地方倣照也要成立專門的資源環境法庭,增加受理資源環境環保領域的案子。法院要公正的宣判、審理、判決,嚴格執行,這是我們所説的從嚴從緊要做的工作。

我們剛才講第一個是十三五的關健詞從嚴從緊,第二個關健詞是社會制衡,以前我們的生態環保這些工作主要是靠著政府,在歷史上有他的原因,只有政府有這個力量。老百姓在發展階段很低的時候很難有環境意識,在歷史的條件下,政府基本上是單打獨鬥、包辦的治理模式,在那個時代有他的道理,有他的歷史客觀性。我們現在按照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來完成我們的治理模式,這個治理模式的核心就是要充分的動員社會各種力量來參與,成果大家來分享。所以環境保護未來模式也要從政府包辦型或者説單獨管控型走向以政府主導、市場激勵和社會監督相融合多元共治結構,社會制衡型的環境治理模式。

社會制衡型環境治理模式這是一種理念,他通過給公眾(社會組織、個人、家庭、媒體)社會力量,通過立法的途徑給他們授予更多的權利,讓他們參與國家治理之中來,有權利才好行使。現在公民沒辦法,甚至連情況都了解不了,這是我們所説的要授權,擴展社會環境權利,社會制衡型。社會制衡型治理模式裏面同時要強調政府的作用,政府要起主導型作用。這裡可以説生態環保領域裏面和經濟領域裏面改革的方向,正好有一個側重點完全不一樣。經濟領域裏面改革方向是讓市場起決定性作用,政府發揮更好的作用。公眾參與這個力度不夠,我們講的社會制衡型這個事情是我們自己,不是參與別人,將來社會行動,社會動員這類概念替代公眾參與的概念。

社會制衡型環境治理模式的途徑,主要是兩個方面,一是擴展社會環境權益,二是適當簡化政府管制。我們的治理模式更加現代化,力量更加充足。蘊藏在廣大人民群眾中的生態環保、創新的理念和能力是無窮無盡,把他動員到生態環保中間來就會有巨大的潛力。

具體我們講有哪幾個權利,第一是知情權,公眾對資訊有了解的權利。國家監測環境品質的狀況,政府拿出來公佈。另外那些污染企業到底怎麼排放,達標不達標,量出來讓公眾可查可知。但是,現在企業資訊方面還不夠透明,很多企業的資訊老百姓想去了解,他是緊緊護著。

第二是監督權,第一監督企業違法者,第二監督政府,各級政府要受到輿論監督、法律監督、社會監督。

第三是索賠的權利,老百姓有權通過維護公共利益獲得一定的賠償、補償,有經濟動力。你讓老百姓完全義務去打這些官司,參加這些活動,他難以持續下去,必須給他賠償、補償。

最後就是議事權,公眾有權參加經濟和環境決策的某些過程,社會主義協商民主裏面很重要的一塊。新的環保法修改為什麼審議四次才通過,前面三次社會反映特別大,對那些稿子不滿意,反映上萬條意見對稿子不滿意。全國人大重新徵求意見,改到最後才通過,公眾參與了。

第三個關健詞叫整體優化,我們不能一味的依靠法律強硬的強迫,強迫是很好的治國手段,強迫是對抗型的。我們其實最要緊不是強制依法,關鍵是讓大家自願守法。強迫不願意守法的人去守法這個成本非常高。要融入我們的經濟社會文化各個環節裏去,讓我們的公民、公眾和我們的社會綠色化,要實行整體優化。在政治領域裏面主要是要增強對幹部任用制度的改革激勵,我們最近給中央提建議,趕快提拔一批搞生態文明建設有成效的幹部。過去GDP搞得快的幹部提拔的多,示範導向作用非常明顯,引起別的幹部模倣跟著學。我們現在優先提拔生態文明建設搞得好的省委書記和市長,把他們提拔起來到更重要的崗位去,別的省委書記和市長就會學,改變這種行為。政治領域改革至關重要,這是優化我們的政治結構。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和政治協商制度都是政治領域要改革,怎麼樣更有利與生態環保,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第二是在經濟領域裏面要優化我們的經濟發展模式,我們不強調你還是堅持原來的發展方式,我強迫你在後面脫硫脫硝,使勁讓你去治理,這種模式不是最好的模式。最好的方法是,發展本身是少污染,少排放,是綠色的項目。為什麼要優化經濟領域,那是至關重要的。深圳福田區同志送給我的材料我很感動,福田發展與改革局編的迴圈經濟指導手冊,讓我很感動。你要知道他是發展與改革局編這些材料,不是環保局編這些材料。他們去搞迴圈經濟,搞好經濟發展模式之後,我們後面再從嚴從緊執法,這是生態文明的真正的著力點。

第三是開發民間能量,是我們社會制衡,採取社會制衡的治理模式你一定要提升社會力量在生態環保方面的工作,保障他們的民生權利,引導環保社會組織有序發展,尊重他們的監督權,認認真真聽取老百姓的意見。浙江省系統介紹了他們的經驗,我覺得是真正的高手在民間,地方各級政府搞得制度創新,專家諮詢團,市民檢查團,這些團是政府成立,召集民眾你來幫我搞環保,這些民眾非常的熱情,哪個地方污染企業排放,電話打過去,亮證,我來檢查,我是市民檢查團成員。企業就得讓他去檢查,看情況,你看公眾參與的力量。我有時候説你把公眾動員起來幫助你政府,比你政府自己執法還好。因為那個企業過去敢賄賂政府的執法人員,你來檢查,我給你一個信封,有若干人民幣。老百姓檢查,企業不敢給他遞紅包過去,因為利益是對立的。市民的環境利益和企業的環境利益是對立,我來檢查你肯定對你不滿意,你再來賄賂我,肯定行不通。這樣公眾參與有利於保護環境。民間力量還遠遠沒有開發出來。

最後一個優化就是文化領域,文化建設是生態文明建設領域一個重大的領域,千萬不要小看它。這個道理很簡單,一個人是自願遵守法律法規,就用不著人監督。我們中國的優秀文化傳統,最近習總書記在講話當中肯定了我們優秀文化傳統對於我們當今治國理政有很好的啟示意義。傳統的天人合一的哲學思想總體來講是跟生態文明理念一致的。我們之所以現在面臨這些困境是因為我們在一定程度上採用西方快速工業化的邏輯,一旦採用了他那個邏輯之後就把天人合一的指導思想撇一邊了,我們就如何快,如何把資源挖出來用,他該忘了顧及人與自然的良好關係。我們現在生態文明建設一定程度上是從西方的純粹的工業化的思維模式回歸到天人合一的優秀文化傳統裏面去。我們還要有新思維,把老的思維和當代思維結合在一起就是新的文化。文化建設裏面還有大量的事情要做,怎麼優化他,使我們的學生從小就受到綠色教育,將來成為綠色的執政者,我們中華民族就有救了。

最後一個優化就是改善我們的環境管理的手段,改革我們自己。我們環保部門現在走起來很艱難,是因為管理方式模式有問題,要反思。要優化,我們有時候花了很大力量去減排,忘了關注環境改善了沒有,重心應放在老百姓關注的環境改善沒有,你減多少不是你關心的,你關心的是環境改善了沒有,制度還是要改善。

謝謝大家。


     1   2   3  


新聞熱圖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