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

發佈時間: 2014-09-17 15:21:49   |  來源: 聯盟中國   |     |  責任編輯: 曹洋

 

四、六安下一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主要思路和打算

近日,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土資源部、水利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等6部委聯合下發《關於開展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建設(第一批)的通知》,批准安徽省巢湖流域為第一批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其中涉及六安市金安區、裕安區、舒城縣、金寨縣、霍山縣等2區3縣。六安市也被列入六安也被列為安徽省級生態文明試點示範創建地區。下一步,六安市將以這5個縣區為突破口,把生態文明建設推向更新階段、更高水準。六安的

總體想法是堅定不移圍繞“五位一體”總體佈局,進一步弘揚紅色精神、致力綠色發展、放飛金色夢想,把六安建成安徽優質水源地、華東地區生態後花園、大別山區轉型發展示範區、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努力開創六安市生態文明建設新局面。重點是加快構建五大體系:

一是加快構建生態佈局體系。

科學謀劃空間開發格局,根據國家和安徽省主體功能區規劃要求,統籌考慮全市發展現狀與未來發展戰略佈局,將國土空間劃分為重點開發區域、限制開發區域、禁止開發區域三類主體功能區,控制工業建設空間,保證生活空間,確保農業生産空間,擴大生態空間,努力實現人口、經濟、資源環境協調發展。

二是加快構建生態保護體系。

建立最嚴格水資源管理 “三條紅線”指標體系,加強水源地生態環境保護,節約利用水資源;積極發展風能、水能、太陽能、生物質能等清潔優質電源,優化能源結構;落實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最嚴格的節約集約用地制度,優化建設用地佈局,進一步提高土地綜合利用率;進一步實施好“森林增長工程”,提高全市森林覆蓋率,增強大別山區生態環境承載力;加大節能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控力度,嚴格環保執法,嚴厲打擊違法行為。

三是加快構建生態經濟體系。

加快生態農業基地建設,推進生態農業産業化、規模化經營,把六安建成全省乃至全國重要的綠色農業生産基地、農産品加工基地和生態農業觀光休閒基地。加快生態工業園區建設,大力發展迴圈經濟,加快節能環保、生物醫藥、高端製造等新型産業培育,著力構建以高新技術為核心、以高效利用資源能源、最小化污染物排放為表徵的生態工業系統。發揮大別山豐富的旅遊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業,把六安建設成省內一流、全國知名、國際特色的綜合獨立旅遊目的地;加快綠色商貿和生態物流業發展,進一步鞏固和提升立足皖西、輻射鄂豫皖、服務長三角的區域性現代物流節點城市地位。

四是加快構建生態人居體系。

全面推進綠色城鄉建設,建設宜居宜業的美好生態家園;以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為目標,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做好生態植綠、環境插綠、生活顯綠的文章。大力開展綠色人居宣傳,倡導綠色出行、綠色消費、綠色生活,著力打造山青、水凈、天藍、氣爽的人居環境。

五是加快構建生態制度體系。

建立完善符合生態文明建設要求的評價考核制度、監管制度、資源使用制度、公眾參與制度等制度體系,強化政策支援,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同時,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和責任追究制度,以法制手段、剛性約束守護好六安的青山、綠水、藍天。

濱河公園

附:六安市成功創建國家園林城市有關工作情況

堅持“生態立市、綠化建市,全面提高城市建設和管理水準,打造生態宜居城市,努力提升廣大市民幸福指數”,是近年來六安市加快中心城市建設一以貫之的方針和不懈追求的目標。面對2000年撤地建市中心城區建設起步遲、基礎弱、投入嚴重不足等實際狀況,市委、市政府知難而進、舉市而為、全民發動、植綠護綠,充分發揮兩條河流穿城而過的自然優勢,進一步昇華“水”之靈氣、彰顯“綠”之生氣、聚集“活”之人氣,強力實施兩輪《中心城區重點工程建設三年實施計劃》以及“讓城市披上綠裝,讓市民享受幸福”等一系列生態園林工程,初步形成了“七縱七橫連三環,兩帶十園四廣場”的綠化格局,塑造出“二河繞城、林茂花艷、綠灑全城、環境秀美”的園林城市風貌。截止2013年底,六安城鎮建設加快推進,城鎮化率達到40%以上。中心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展到70.2平方公里,城市園林綠化總面積達到2404公頃。城市綠地率達34.25%,綠化覆蓋率達 37.29%,每人平均公園綠地面積達14.06平方米。

綠水青山的六安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