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報道,IPO前夕被突然叫停的慈銘體檢,至今仍未重啟發行程式,本唾手可得的“體檢第一股”桂冠,可能將落入其頭號勁敵愛康國賓的手中。近日愛康國賓發佈上市公告,公司繞道美國擬登陸赴納斯達克市場。
在“體檢第一股”競逐進入白熱化的階段,愛康國賓、慈銘體檢對於IPO相關問題都保持“謹慎”。中新網證券頻道連線兩家企業相關負責人時,均對與上市事宜拒絕進行答覆。
“關於上市問題,現在公司內部所有人對外都不會有任何回復的。”對於愛康國賓為何繞道美國上市等相關問題,愛康國賓市場部經理董怡潔在接受中新網證券頻道採訪時這樣表述。
慈銘體檢公關經理柴茜在與中新網證券頻道連線後則表示,“關於公司上市問題,公司有專門的部門來負責,具體我也不太清楚。”具體哪個部門、哪位相關人士負責卻未能透露,只讓聯繫前臺幫助聯繫,但前臺以實名制轉接、不清楚哪個部門負責為由拒絕連線採訪。
愛康國賓赴美上市董事長坦誠業務單一有風險
3月4日,醫療體檢和健康管理服務提供商愛康國賓向美國證監會提交IPO申請,擬赴納斯達克上市,最多融資1.5億美元,股票代碼為KANG。按照6日人民幣匯率中間價,1.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2億元,這一數字遠遠超過此前慈銘體檢1.75億元的募資額。
業內分析認為,愛康國賓1.5億美元的最大融資額度並不高,但相比國內嚴格的IPO審批制,選擇納斯達克上市要相對容易一些。
愛康國賓財報顯示,截至2012財年(2012年3月31日至2013年3月31日)公司收入為1.34億美元,較2011財年的9371萬美元增長43%。2012財年凈利潤為1211萬美元,較2011財年的970.2萬美元增長24.8%。根據全球市場調查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諮詢公司數據,按2012年營收計算,愛康國賓的市場份額為11.6%。
愛康國賓宣稱,截至去年底,公司共有42家自營醫療中心和300家第三方簽約合作機構。2012財年共向190萬客戶提供健康服務。福布斯榜上中國最大的100家公司中,有71家是愛康國賓的客戶。
“愛康國賓收入規模是在12億人民幣,90%還是來自於體檢。”去年8月份,愛康國賓集團董事長兼CEO張黎剛在清科集團舉辦的“2013中國股權投資與並購年會”上表示。愛康國賓在招股書中也強調,公司凈收入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企業團體客戶。對此,有市場分析指出,這樣的業務結構比較單一,商業模式仍存風險。
張黎剛指出,在中國單一的商業模式,對公司有很大的風險,不管是為了給客戶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務,還是為了分擔風險,公司都會進入新的領域。”
慈銘體檢暫憾失“體檢第一股”桂冠 被質疑粉飾業績
目前國內還沒有成功上市的醫療體檢機構。作為愛康國賓最大的競爭對手,慈銘體檢早在2012年3月就已遞交A股IPO申請,並於同年7月底IPO申請過會。今年1月13日淩晨,慈銘體檢突發“暫緩發行”公告,原定當日上午在全景網舉行的網上路演,也暫時取消。公司至今仍未重啟發行程式,恐將錯失“體檢第一股”桂冠。
“公司衝擊IPO已有多年,近兩年為了上市,很多擴張動作受監管層控制,錯失了很多機會,導致公司業績增速放緩,而同行如愛康國賓卻在大規模擴張。”慈銘體檢公司財務總監劉凱在1月舉辦的上市推介會上説。
慈銘體檢公告引述了證監會發佈的《關於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但並未給出發行暫緩的具體原因。媒體多將其暫停歸因于老股套現,根據慈銘體檢的發行方案,公司的老股套現規模或達13億元-16.2億元,而發行新股募資為1.75億元。
此外,公司近年來業績增長緩慢、盈利能力越來越差等也飽受市場質疑。有媒體援引資深財務專家的觀點稱,慈銘體檢“之前有粉飾業績之嫌,IPO停了一年多,讓一些公司的業績露出了馬腳”。
據公開披露的資料顯示,2009年-2011年,公司凈利潤連年翻番,凈利潤分別為1363萬元、3706萬元、8713萬元。而2014年1月發佈的招股書卻顯示2012年、2013年的業績增長大不如前。2013年前9月,公司凈利潤較上年同期下降1787.77萬元,下降34.95%,公司預計,凈利潤為9637.34萬元至10601.07萬元,與上年同比變動幅度為0%至10%。由於一季度通常為體檢業務的淡季,公司預計2014年一季度扣除非經常損益後的凈利潤為負數。
與愛康國賓一樣,業務單一也是擺在慈銘體檢面前需要解決的一道難題。據慈銘體檢1月6日發佈的招股書顯示,報告期內,發行人主營業務收入為健康體檢服務收入及加盟收入等,主營業務收入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均超過98%。
從現金流情況來看,2010年至2012年,慈銘體檢分別實現經營性活動現金流量凈額1.10億元、1.64億元和1.28億元,2013年前9個月則僅實現3313萬元。現金不斷減少,公司從A股市場獲得資金支援的需求變得迫切。
行業競爭激勵專業體檢機構市場佔比逐年下降
近年來我國健康體檢市場競爭日趨激勵。除愛康國賓外,慈銘體檢還面臨著美年大健康、紅鬃馬體檢、九華體檢、瑞慈體檢等體檢醫療機構“分羹”的困擾。另外,從事第三方診斷業務的迪安診斷等類型企業也在涉足體檢行業,且不少公立醫院也紛紛嘗試轉型開設專業體檢業務。公開數據顯示,現階段我國健康管理(體檢)機構已超出5000家。
根據中國衛生統計數據,今年來我國健康體檢市場參與機構主要包括醫院、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婦幼保健院、專業體檢機構等。
數據顯示,2009年至2011年,我國健康檢查市場體檢總量分別為22993.58萬人次、28705.21萬人次、34369.60萬人次。相比而言,醫院、衛生院體檢量佔比較大,2011年佔比分別為36.55%、40.70%。
專業體檢機構佔比較小且逐年下降。2009年至2011年,全國專業體檢機構健康檢查人數分別為488.42萬人次、542.39萬人次、639.03萬人次,佔比分別為2.12%、1.89%、1.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