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轉型,打造區域中心城
長期以來,煤炭産業在攸縣縣域經濟中一枝獨秀,幾乎佔據該縣財政總收入的半壁江山。
多年的快速發展,資源型經濟遭遇發展瓶頸,攸縣必須謀求轉型,升級重生。
中央召開的城鎮化工作會議,以及我市明確提出縣域崛起的發展思路,連續釋放的利好信號,無一不讓攸縣感受到新一輪發展熱潮的來臨。
“縣域將成為新一輪區域發展的熱點所在。”敏銳抓住發展機遇,今年年初,改縣設市被明確定為該縣今年的三大夢想之一。
放眼未來,經濟發展既要有繼承,又要有新思路。“把資源優勢變成産業優勢,把産業優勢變成經濟實力優勢。”攸縣為自己定位為“三基地一中心”,即湘東南部的煤電能源基地,旅遊休閒基地、商貿物流基地和湘東南部的區域中心城市。
理順思路,攸縣以産業興縣,依託現有資源優勢,著力打造煤炭能源、建材陶瓷、煙花鞭炮、農産品加工、商貿旅遊五大重點産業。其中,對原有的煤炭産業下狠心調整,整合現有煤礦,組建14家煤炭集團公司,變分散為規模化。
從原來單一産業發展,到現在多産業同步發展,從無到有,園區成為攸縣産業經濟發展的“領頭羊”。“園區是我們的潛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是産業發展的生命線。”攸縣縣委書記胡湘之認為,完善的園區基礎建設、配套的産業優惠政策,才能形成産業“高地”、投資“洼地”。
這一切都需要投資帶動。近幾年,該縣通過銀行、社會、招商引資各種平臺運作,每年投入城鎮建設資金10億元以上,煤礦技改資金20億元以上。
轉型升級的內在驅動,讓攸縣想方設法加大對産業基礎建設的支援,改縣設市的願望愈發強烈。
準備充分,全力衝刺
20多年的期盼和準備,攸縣完全具備了改縣設市的實力。
目前,國家設市標準仍依據1993年發佈的文件,要求主要有3條:縣人民政府駐地所在鎮從事非農産業的人口不低於12萬;全縣國內生産總值不低於10億元,地方本級預算內財政收入不低於每人平均100元;城區公共基礎設施較為完善,其中自來水普及率不低於65%,道路鋪裝率不低於60%,有較好的排水系統。
照此標準,攸縣各項指標均早已超過要求。攸縣縣委出具的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底,該縣從事二、三産業的人口占就業總人口82.8%;綜合實力連續8年居全省十強,2013年實現GDP282億元,財政收入24.5億元;城鄉自來水普及率達96.1%,城市燃氣普及率達92%,廣播電視普及率、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均為100%。
“民政部正在就新標準進行調研,在中西部地區,設市標準可能要適當調低。”攸縣民政局副局長羅意俊稱,相比之下,攸縣完全符合條件。
更為重要的是,近年來,攸縣“城鄉同治”的工作經驗,不但大大改善了當地城鄉面貌,更在全國範圍內打響了招牌,並被廣泛推介,改縣設市的願望也已得到省、部各方支援。
此時,重提改縣設市夢,不僅是當地政府的意願,更成為當地居民的集體意志。年初開展的徵名活動,就吸引了6000余名網友積極參與、踴躍投票。
“改縣設市,已正式進入全縣的重點工作。”攸縣縣長龔紅果稱,將聚全縣之力,爭取早日實現“設市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