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國土部確定不動産統一登記時間表:3年後 ...·2014第四屆北京(春季)國際珠寶首飾展 ...·大理白族文化周舉辦 "下關沱茶"製作工藝...·技術讓生活更精彩 第二屆上交會打造"科 ...·第4屆北京國際電影節開幕 首設IMAX單元·第七屆海峽兩岸保生慈濟文化旅遊節18日 ...·第十二屆香山山花節開幕 營造5000平米花...·“娘本唐卡藝術展”國博開幕 65幅精品展...·2014重慶春季房交會 旗袍美女做宣傳吸人...·第三屆廣州金交會6月舉行 突出展示互聯 ...
聯盟中國union.china.com.cn >> 快訊 轉播到騰訊微網志 字號:

煤炭將淘汰落後産能1.17億噸 銷售利潤率創十年新低

聯盟中國union.china.com.cn 時間: 2014-04-22 來源: 中國經濟網—《證券日報》 

受市場需求疲軟和大氣污染治理等因素影響,煤炭銷售收入增速已經降至近15年來新低;銷售利潤率為5.1%,也創下了10年來最低水準

近日,國家能源局發佈了《關於做好2014年煤炭行業淘汰落後産能工作的通知》(下稱《通知》)。該《通知》要求,2014年我國將淘汰煤礦1725處,淘汰落後産能1.17億噸。其中,關閉退出煤礦800處,涉及産能4070萬噸;改造升級煤礦402處,涉及産能1766萬噸;兼併重組煤礦523處,涉及産能5912萬噸。

之前,汾渭能源研究員曾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産能過剩、供過於求是目前煤炭行業面臨的主要矛盾,根據其相關研究,國內煤炭産業産能過剩甚至高達10億噸。

資深煤炭專家李朝林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一些小煤礦的産能已經基本上不發揮作用了,“因為現在煤價低,中小煤礦大多是私營煤礦,生産效率低,現在生産根本不合算”。

同時,李朝林認為,通過行政手段而不是市場手段淘汰落後産能的話,某些行業曾出現的“落後産能越淘汰越多”的情況仍有可能在煤炭行業上演,“這個淘汰1.17億噸落後産能《通知》很難完全落實下去,能落實一半就不錯了”。

南方五省小煤礦成淘汰重點

成本高的煤會率先被“擠出”

《通知》要求,全國要逐步淘汰産量在9萬噸/年及以下煤礦;對非法違法開採和不具備安全生産條件的煤礦,堅決予以關閉;對安全基礎條件差且難以改造,以及煤與瓦斯突出等災害嚴重的小煤礦,要加強監管,加快引導其退出煤炭生産領域;對具備資源優勢和改造提升條件的小煤礦,鼓勵其參與煤礦企業兼併重組,實施改造升級。

而之前國家能源局下發的《2014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也提出,停止核準新建低於30萬噸/年的煤礦和低於90萬噸/年的煤與瓦斯突出礦井,逐步淘汰9萬噸/年及以下煤礦。

從上述《通知》可以看出,今年貴州、重慶、四川、湖南、雲南等省市淘汰落後産能任務較重,分別將淘汰煤礦400處、390處、250處、170處和120處,分別將淘汰落後産能6540萬噸、1270萬噸、1050萬噸、850萬噸和360萬噸,五省市淘汰煤礦數量和落後産能合計分別佔今年淘汰總量的77.1%和85.7%。數據顯示,2013年,以上五省市煤礦單井平均産量分別只有18萬噸、3萬噸、3萬噸、9萬噸和9萬噸,均遠遠低於全國超過30萬噸的平均水準。

內蒙古煤炭交易中心總經理師秋明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稱,未來3年時間,煤炭行業將遵循優勝劣汰的市場化原則 “去産能”。位於我國中東部地區的河南、河北、山東、安徽以及東北的遼寧、黑龍江等産煤省市,由於部分煤炭生産企業的老國企和煤層深等特徵,造成開採成本高。隨著煤炭市場化發展,這些地區高成本煤炭會首先受到致命衝擊,逐步退出市場。

一季度煤炭景氣指數大降

銷售利潤率創十年來新低

記者調查發現,今年第一季度,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接連下滑,山西、陜西、內蒙古有大量中小煤企處於停産、半停産狀態,榆林、鄂爾多斯等的中小煤礦停工率超過80%,甚至高達90%。

近日,經濟日報發佈的《2014年一季度中經煤炭産業景氣指數》顯示,2014年一季度,中經煤炭産業景氣指數為96.6,比去年四季度略降0.2點。該報告稱,受市場需求疲軟和大氣污染治理等因素影響,煤炭銷售收入增速已經降至近15年來新低;銷售利潤率為5.1%,也創下了10年來最低水準。

煤炭運銷協會的快報統計顯示,3月份,全國煤炭産量完成3.05億噸,同比增加1000萬噸,增長3.39%。1月-3月,全國煤炭産量累計完成8.58億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銷售方面,3月份,全國煤炭銷量完成2.94億噸,同比增加609萬噸,增長2.1%。1月-3月,全國煤炭銷量累計完成8.20億噸,同比減少547萬噸,下降0.66%。庫存方面,3月末,煤炭企業庫存為8700萬噸,同比增加493萬噸,增長6%。

與此同時,雖然一季度國內動力煤價格指數一直在下滑,2月-3月份針對進口煤的“自衛反擊戰”取得一定成效,但由於1月份煤炭進口量高達3590.9萬噸,環比增加32萬噸,同比增長17.5%;從整個一季度來看,進口煤仍有8396萬噸,同比增長5.1%。

海關總署發佈的數據顯示,3月進口煤炭2529萬噸,同比下降3.3%,出口74萬噸,同比下降4.7%;累計進口煤炭8396萬噸,同比增長5.1%;出口197萬噸,同比下降3.5%;凈進口8199萬噸,同比增加415萬噸,增長5.3%。

從全國重點發電企業的用煤狀況看,1月-3月,全國重點發電企業累計供煤3.25億噸,同比減少223萬噸,下降0.68%;耗煤3.33億噸,同比減少92萬噸,下降0.28%。月末庫存6947萬噸,同比減少447萬噸,可耗用18天,比同期減少2天。

神華中煤一季度銷量下滑

或因去年年底漲價丟了市場

在煤炭産能過剩的大背景下,神華、中煤兩大煤炭巨頭的銷量下滑也未能倖免。兩公司的經營數據顯示,一季度銷量同比均有下滑,其中,中煤降幅接近10%。

中國神華公佈的經營數據顯示,3月份公司煤炭銷量為3970萬噸,同比下滑8.9%;1月-3月累計銷量為1.10億噸,同比下滑1.8%。3月商品煤産量為2750萬噸,同比增長1.5%;1月-3月累計商品煤産量為7990萬噸,同比保持不變。3月公司總發電量為19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8%;總售電量為177.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5.7%。

而中煤能源的銷售降幅似乎更大,其發佈的經營數據顯示,3月煤炭銷量為1314萬噸,同比下滑10.2%;1月-3月煤炭銷量為3332萬噸,同比下滑9.4%。3月份商品煤産量為1039萬噸,同比下滑1.1%;1月-3月商品煤産量為2999萬噸,同比增長1.1%。

李朝林認為,神華、中煤兩巨頭去年年底接連提價,推高了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但同時也造成了有價無市的局面,去年年底交易量很少,給了進口煤可乘之機,因此失掉了部分市場份額。

“市場需求的盤子就那麼大,由誰來供應都一樣”,李朝林説,“神華中煤提價之後,沒有跟隨提價的中小煤企以及進口煤自然就會來填補市場空間,這也是導致兩巨頭今年一季度銷量下滑的一個重要因素”。

記者3月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採訪調查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當地煤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去年10月中旬至12月底大約兩個半月的時間裏,雖然環渤海動力煤價格一路上揚,但産地的坑口煤價並沒有提高,依然維持原來的價格水準,只是銷售量有了一輪較大提升。

責任編輯: 曹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