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我們為何重走黃公望之路?

發佈時間:2019-10-12 19:28:44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林霖  |  責任編輯:宋卿
大字體
小字體

【點睛】為著是這一份歷史的厚重、文明的璀璨,以及對文化傳承的希冀與傳統文化重煥珍惜的呼喚。


為情懷嗎?不儘然。

為著是這一份歷史的厚重、文明的璀璨,以及對文化傳承的希冀與傳統文化重煥珍惜的呼喚。



2019年10月10日,來自6個國家與地區的18位著名水彩藝術家,即將從浙江杭州富陽啟程。將用10天的時間,沿著河流,漫遊360余公里。他們將以今日之眼光,重新品味《富春山居圖》;他們溯富春江而上,至新安江,與青山河流對話;他們百里寫生,古今對望,用手中之畫筆,致敬黃公望、黃賓虹、張大千!致敬新安畫派!



美麗的富春江,不僅山清水秀、美麗富饒,歷來也是文人墨客和藝術創作的靈感之源。早在魏晉南北朝時代,著名詩人吳均在《與朱元思書》中的這一句已傳頌千年:“……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裏,奇山異水,天下獨絕。”而東漢名士嚴子陵有釣臺于桐廬鄉間,至死不願出仕光武帝,終年隱居而耕作于富春山。嚴子陵釣臺即在今日浙江省桐廬縣城南15公里的富春山麓。後來,北宋黃庭堅有七絕詩《題伯時畫嚴子陵釣灘》,曰:“平生久要劉文叔,不肯為渠作三公。能令漢家重九鼎,桐江波上一絲風。”黃庭堅這首詩是為北宋著名畫家李公麟(字伯時)所繪嚴子陵釣臺這一題材的畫作而題,雖李公麟原作不存,而詩作流芳千古。伴隨著氤氳詩意,美麗的富春江也在汩汩而流,穿越歷史塵埃,抖落一身灰塵,依舊栩栩如生。而今,富春江的美麗依在,故事也依然在傳頌。就像當年,李伯時還為東坡留下了惟妙惟肖的傳神肖像,據説,我們若要參考東坡先生的長相,以李伯時版本最為接近,因黃庭堅在《跋東坡書帖後》中對此有明確的記述,他説:“廬州李伯時近作子瞻按藤杖,坐盤石,極似其醉時意態。此紙妙天下,可乞伯時作一子瞻像,吾輩會聚時,開置席上,如見其人,亦一佳事。”據考蘇軾本人很認同這幅畫。



“丹青寶筏”的董其昌與富春江及至新安江也有一段故事。所謂寶筏,是因為董其昌與友人多相約泛舟湖上,觀賞字畫,吟詩作賦。在他的足跡中,多見“長安”——此長安非彼“十二時辰”的長安城,而是長安鎮,隸屬浙江省海寧市,位於錢塘江北岸、海寧市西部,北鄰桐鄉市。



有兩則史料典故在此分享:

其一,董其昌于萬曆二十四年丙申(1596年),時年42歲。十月七日,龍華浦題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見諸《石渠寶笈初編》卷四十二等):“大癡畫卷,予所見若檇李項氏家藏《砂磧圖》,長不及三尺。婁江王氏《江山萬里圖》,可盈丈,筆意頹然,不似真跡。唯此卷規摹董、巨,天真爛漫,復極精能,展之得三丈許,應接不暇,是子久生平最得意筆。”董其昌遂高呼“吾師乎,吾師乎!一丘五嶽,都具是矣。”



1  2  3  >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