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爾尼茨宮:在易北河畔遇見天馬行空的中國風

發佈時間:2019-08-28 17:03:46  |  來源:中國網  |  作者:任斌 Frank Höhler Jürgen Karpinski  |  責任編輯:尚槿
大字體
小字體


水宮中的“中國茶室”


事實上,自奧古斯特強力王去世之後,薩克森境內的中國風一度偃旗息鼓,但在十九、二十世紀之交,薩克森的貴族又開始重新發掘中國元素之美,這大概也是出於對薩克森“黃金時代”的懷戀吧。茶室從整體來看,無論是裝飾,還是傢具的陳列方式上,建築師古斯塔夫·佛力施(Gustav Frölich)都遵守了新洛可可式的設計語言,與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佈局大相徑庭。但在細節之處,他又反覆使用的中式素材,彰顯了異域風采,可謂中西合璧之佳作。據説,王室對這一作品極為滿意,還寫了一封感謝信,以嘉許其藝術造詣。


中國茶室中青花瓷瓶托架上的中國人物浮雕(來源:《皇宮園林中的中國風》插圖,攝影:Jürgen Karpinski)


除了“中國風”元素,山宮、水宮中陳列的是德累斯頓國家藝術博物館裝飾藝術博物館的展覽,新宮中陳列的是王宮的舊時文物,也值得鑒賞。園中還有一株巨大的山茶,相傳是瑞典植物學家卡爾·彼得·通貝裏(Carl Peter Thunberg)18世紀晚期從東方帶回歐洲的四株名花之一,其種植年代大約可以追溯至16世紀末,是歐洲阿爾卑斯以北地區最古老的山茶花,如今它依舊葳蕤,吸引著各地遊客駐足觀賞。


水宮的臨河一側


即將離開之時,天公作美,雲開見日。在陽光的照耀下,皮爾尼茨宮宛如一個盛裝的女子,更添幾分嬌艷動人。水宮的南側有開放的臺階延伸至易北河中,若此時能從對岸一睹其水中的倩影,一定是件賞心樂事。然而受時間之限,只得踏上歸途。留此一憾,待他日故地重遊,四美具全,或許又是一份全新的感受。

(任斌 Frank Höhler Jürgen Karpinski

<  1  2  3  4  


客戶端中查看
手機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