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谷超新星是少數肉眼可見的超新星之一。記者10日從中國科學院雲南天文臺了解到,該臺焦承亮副研究員和廈門大學薛力副教授團隊合作,通過三維數值模擬揭示了第谷超新星前身星的吸積過程。

第谷超新星是一顆著名的Ia型超新星,Ia型超新星作為“標準燭光”在宇宙學測距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被成功應用於宇宙學常數的計算,此外它們對於星系化學演化的研究也非常重要。

焦承亮介紹,通過對第谷超新星爆發後的遺跡進行觀測研究發現,在雙星系統的吸積階段需要有較強的外流,從而在雙星系統周圍吹出一個空腔,超新星爆發後拋出的物質需要在這個空腔中進行演化,才能形成目前觀測到的超新星遺跡的特殊結構,但是這個外流的産生機制尚不清楚。

合作團隊對第谷超新星前身星系統的吸積過程進行了三維數值模擬,並對不同情況下産生的外流結構進行了研究。不含磁場的情況下,吸積流在達到準穩態以後,産生的外流主要集中在赤道面上;假定磁場能和內能滿足能量均分的情況下,準穩態下高緯度的外流和赤道面處的外流強度大體相當;要産生觀測所需要的外流結構,所需要的磁場強度應為以上兩種情況之間。經過多次模擬計算,這個磁場強度約為B=5.44×103G,其中包含了吸積物質中的磁場以及白矮星自身的磁場。

在這個強外流的吸積模式下,吸積過程中的物質損失率很大,但是持續時間有限,所以並不會影響最終的超新星爆發。研究成果已發表在著名國際期刊《英國皇家天文學會月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