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

持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品質(人民時評)

分享到:
連結已複製
字體:

過去20多年來,即便影響收入,海南昌江黎族自治縣昌化鎮漁民鐘強彬仍一直堅持出海捕魚的同時打撈海洋垃圾,並帶回岸上處理。

一半是生存,一半是守護。隨著人們生態保護意識的提升以及打撈海洋垃圾兌換積分等激勵政策的出臺,如今,在昌江縣,既捕魚又“捕垃圾”的漁民越來越多,上千名漁民陸續加入“漁船打撈垃圾”行動,形成了一支長期打撈海洋垃圾的可靠力量。

海洋垃圾污染是全人類面臨的共同嚴峻挑戰。近年來,沿海地方和有關部門加強海洋垃圾監督管理,建立健全海洋垃圾清理長效機制,海洋污染防治取得積極成效。監測顯示,我國近岸海域海洋垃圾和近海微塑膠平均密度處於中低水準。

也要看到,在部分海域特別是沿海城市毗鄰的海灣,海洋垃圾仍然是人民群眾感受最直接、反映最強烈的污染問題之一。加快治理進度,讓海洋垃圾密度繼續下降、常態化達到清潔水準,是群眾所盼、當務之急。

海洋垃圾規模龐大、來源廣泛,分散于各個海域,治理必然是一個長期過程,既要著眼長遠,也要找準突破口,讓群眾看到變化。比如,可集中開展岸灘垃圾和海面漂浮垃圾的打撈清理,為群眾的親海活動創造更好條件。不久前,生態環境部等部門印發《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動方案》,提出開展為期3年的拉網式海洋垃圾清理行動。進一步壓實屬地治理責任,以海灣為基本單元開展集中清理,有助於增強群眾獲得感,進而贏得更多社會支援。

海洋污染物80%以上來自陸地。強化陸海統籌、河海聯動,從源頭上減少陸源垃圾入河下海,才能避免陷入“一邊傾倒、一邊治理”的局面。一方面,可在滿足防洪要求的前提下,結合各地實際在入海河流、溝渠入海口、水閘處等設置垃圾攔截和收集設施。另一方面,要積極運用衛星遙感、無人機、視頻監控等手段,建立能精準識別垃圾來源的監測體系,同時加強區域和部門聯動,形成各負其責、聯合治理的常態化機制。

比如,山東青島西海岸新區加強灣長制與河長制的聯動,由灣長負責海灣的污染防治、生態修復等,河長則統籌協調城管、水利等部門,確保河流水質達標排放,形成了治理合力。建體系、陸上截、海上治、及時清、規範處、常態管,既減少存量,又遏制增量,才能形成良性迴圈,讓海洋垃圾總量進入下行通道。

監測、攔截、收集、打撈、運輸、處理,海洋垃圾治理環節多、成本高,必須創新模式,動員公眾積極參與。比如,浙江台州運用區塊鏈和物聯網等技術,實現塑膠污染物“從海洋到貨架”的全過程可視化追溯,並設立“藍色聯盟共富基金”進行價值二次分配,反哺參與海洋塑膠廢棄物收集的群眾,實現了生態保護與增收富民的“雙贏”。著眼未來,要加快構建多元共治體系,通過委託運營、特許經營、購買服務等方式,提升海洋垃圾治理和資源化回收利用水準,探索更多長期可持續的解決方案,進一步提高治理實效。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産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聚焦海洋垃圾污染等群眾身邊的生態環境問題,進一步強化系統觀念,形成治理閉環和長效機制,就能持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品質,讓人民群眾更好地享受碧海藍天、潔凈沙灘。



【責任編輯:】
(原標題:持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品質(人民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