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絲路文明

奏響風與電的協奏曲——記新疆最美科技工作者王維慶

烏魯木齊市達坂城,一台颱風電機組好似奏響了風與電的協奏曲,新疆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王維慶和團隊成員,則是當之無愧的總指揮。

王維慶是我國最早從事風電機組研發的專家之一,他研製成功國內第一台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大型失速型風力發電機組電控系統,填補國內空白並實現産業化。

“風力發電機組電控系統猶如人的大腦,負有指揮操控所有設備的功能。”6月8日,63歲的王維慶説起自己的研究領域,目光炯炯有神。

1989年,王維慶從浙江大學電機係碩士研究生畢業後,回到當時的新疆工學院任教。吸引他拋卻繁華毅然返疆的,正是被他視為具有無限能量、可以大有作為的新疆風能資源。

一次,王維慶到達坂城風電場實地考察研究風電機組,發現風電場使用的風電機組全部從國外購買,價格昂貴。王維慶深知要打破西方發達國家對風電機組産業的關鍵技術壟斷,必須實現“中國造”,中國風力發電産業才有核心競爭力。

在“為國家而戰”的崇高使命感召下,王維慶組織團隊向風電機組控制系統這個高精尖技術的“攔路虎”發起攻關。

手裏沒有任何可利用的資料,從零起步的研究無疑艱辛而漫長。王維慶和團隊制定技術路線後,就立即前往達坂城風電場做現場研究。50米的塔身,相當於20層樓高,直上直下攀爬無數次,對體力和安全都是巨大的挑戰。塔頂在風力的作用下搖擺幅度有時會達到近一米,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在王維慶的帶領下,每個成員都鼓足了幹勁。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9年,王維慶和團隊成功研製了國內第一台具有自主智慧財産權的水準軸、定槳距失速型風力發電機組電控系統;主持完成國內第一座大型風電場並網、監控及運作管理系統,並應用於金風科技600kW/750kW國産化風力發電機組中。

2003年開始,中國風電産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大型風電機組成了發展方向。王維慶又研究突破了制約我國風電機組大容量高品質升級的相關理論和技術,解決了風電機組受制於人及環境適應性的關鍵技術難題,構建了一套完整的大型風電機組控制理論與大規模風電場集群並網工程技術體系。

豐碩的研究成果使王維慶多次榮獲國家級、自治區級科技進步獎。他還入選中國工程院2021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

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30餘年,王維慶堅持把論文寫在解決企業生産一線的難題上。教學中,他常常結合一些真實案例,引導學生們更好地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用最少的成本來解決實際問題。

國家提出“十四五”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王維慶正帶領團隊向這一方向攻關——提升風力發電在電網的佔比,讓風力發電成為守護新疆綠水青山的主力。石榴雲/新疆日報記者 趙西婭

來源:新疆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奏響風與電的協奏曲——記新疆最美科技工作者王維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