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浐灞生態區幫扶:吸引人才回流培育“有情懷”的鄉村振興建設者
對於許多人來説,大學生和食用菌種植戶,似乎風馬牛不相及。但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的劉海濱,憑藉一身農業知識一邊當農夫創業,一邊用技術指導家鄉食用菌種植産業蓬勃發展。
在這裡,一股春意盎然的青春智慧和力量,正在鄉村田野上勃發。風馬牛不相及的關係,在他身上變得相得益彰。
浐灞駐業池村工作隊隊長陳江(右)在了解菌菇種植情況。
偶然接觸食用菌種植大學生返鄉種蘑菇
今年24歲的劉海濱家住臨潼區穆寨街道業池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2017年他考上大學後,便一直在西安鐵路職業學校上學,學習鐵路供電專業。
“學習理論是一方面,主要還是在外邊實習。”2月26日,劉海濱説2018年他就在江蘇省溧陽市華成檢測有限公司實習做管道檢測。而當時一個偶然機會,他在公司附近看到了一個食用菌種植生産基地,農村出身的他立即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當時我也在為畢業後幹什麼而發愁,但是看到那個食用菌種植基地經濟效益很好,我就想趁著年輕也闖一闖。”劉海濱説,而更為關鍵的是,他覺得這些年國家對農村的政策這麼好,尤其是看到新聞裏提到,國家下一步要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並以服務城市、滿足城鄉居民生活需求為重點,加快開拓現代農業新局面,這讓他對發展農業更有了信心。
於是,他便專程前往瀘州尋找專業老師到府求教學習食用菌的種植。經過幾個月的學習,他掌握了整個食用菌的種植流程。2019年大學畢業後,他便義無反顧地選擇返鄉創業種植平菇。
“剛創業的時候,我也沒有啥經驗,光種植大棚選址就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劉海濱説,好不容易選定了大棚位置,但真正做起來時還是遇到了難題。
去年,因為技術不過關、種植大棚不保溫,讓劉海濱棚裏的所有菌菇都受了凍。痛定思痛,劉海濱仔細思考了自己在種植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帶著自己的疑惑立刻前往瀘州再次請教了專業老師。最後所有問題都解決了,劉海濱種的菌菇品質也越來越好。
業池村劉海濱大棚種植的羊肚菌長勢喜人。
培育致富帶頭人吸引本土人才回流
正在這時,浐灞駐業池村工作隊隊長陳江找到劉海濱,並將業池村股份經濟合作聯社的4個大棚交給了他來種植菌菇。
為何敢把村集體經濟的4個大棚交給初出茅廬的小夥子?陳江説,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關鍵在人,而培養鄉村本土人才,更為重要。
在陳江看來,要真正開展好鄉村振興工作,就要搭設好平臺,創造有利條件,吸引本土人才在內的各種人才回流到農村基層,讓掌握現代農業經營、管理、生産的人才比例不斷提高,選拔培養出更多愛農村、會農事、懂技術、善管理的“新農民”。
“根據協議,他每年按照收成總産量的15%交給經濟合作聯合社,以擴大村級集體經濟。”陳江説,就在去年,劉海濱的4個大棚收了10萬斤平菇,村集體經濟凈收入五六萬元。
同時,劉海濱還聘用了村裏10余名建檔立卡戶,主要負責裝袋、織袋環節的工作。不僅消化了村裏的剩餘勞動力,還能助力鄉親們增收。
去年3月,穆寨街道由黨政主要領導帶隊先後赴長安、周至等地考察羊肚菌種植,劉海濱也參與其中。2020年11月,劉海濱再次投入1萬餘元建設大棚2個,種植羊肚菌,他不斷學習專業知識,積累經驗,持之以恒鑽研技術,自己的種植水準顯著提升。
“一開始我還不同意娃弄這蘑菇,沒想到他還真闖蕩出成果了!”劉海濱的母親馮曉燕説,現在全家人都非常支援兒子種植食用菌。
業池村股份經濟合作聯社的種植大棚。
人才振興産業旺共繪鄉村振興“聚寶盆”
陳江説,幫扶劉海濱只是他們尋找致富帶頭人計劃中的一個典型案例。在他看來,走向鄉村振興,産業是源頭活水,人才振興是保障。
但長期以來,鄉村人才一直是我國人才隊伍建設的一塊“短板”,在挖掘和培養方面做得不夠。
在接下來的鄉村振興中,浐灞駐業池村工作隊將進一步更新人才觀念,摒棄“唯學歷”“唯職稱”的思維定式,重視挖掘和培養潛在的鄉土人才,用好用活。同時,發揮政策的引導作用,對鄉土人才在政策、資金和技術上實行傾斜,積極扶持鄉土人才的成長,把開發鄉土人才資源作為鄉村振興的切入點和突破口,培養造就一大批鄉土人才,以更好地適應鄉村振興的需要。
近日,中辦、國辦就關於鄉村人才振興問題聯合發文,要讓鄉村有希望,就需要有思想有文化的年輕人。這讓陳江十分振奮。
“説明我們的路子走對了。”陳江説,與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其他類型人才相比,鄉村本土人才具有與家鄉群眾比較親近、社群關係相對穩固的天然優勢,也更容易得到家鄉群眾的信任和支援。
2月26日,記者在業池村蘑菇基地看到,大棚裏整整齊齊擺放著用以培育羊肚菌的營養袋,地裏的羊肚菌有的已經探出了腦袋,有的已經被收割。一幅“産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鄉村振興圖正在業池村的土地上徐徐展開。
陳江説,2021年是鄉村振興的第一年,業池村黨支部也將繼續發揮基層戰鬥堡壘作用,利用本次換屆選舉吸納新鮮力量,搭建更優質、更團結的班子,帶領全村走向富裕路。(記者 周金柱 段永林)
來源:西部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浐灞幫扶:吸引人才回流培育“有情懷”的鄉村振興建設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