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

西安市新城區打造優質均衡新高地推進教育高品質發展

1

新城區教育大會。

2

新城區中小學生德育基地開展思政課教育活動。

3

新城區慶祝第36個教師節表彰大會。

4

西光中學匯文校區新生入學教育活動。

5

西安市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交響管樂團演奏會。

6

新城區名校長論壇。

7

新城區教育系統集團化辦學暨教師“區管校聘”推進工作會。

8

新建西安市第89中學分校。

9

新城區後宰門小學教育集團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

10

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馬駿指導學生探索實驗。

近年來,西安市新城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認真貫徹落實全國及省市教育大會精神,始終堅持把“辦好人民滿意教育、建設教育強區”作為頭號民生工程,按照“鞏固基礎、打造高地,突出重點、攻克難點,系統推進、高標完成”的工作思路,高品質推進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率先開啟了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的新征程。

精準督導 整合資源 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

西安市新城區位於西安市城區東北部,是西安市三個中心城區之一,轄區總面積3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80萬人。新城區是教育大區,全區共有各級各類學校133所,在校學生92671人,教職工8043人。其中,省級示範高中3所,省級標準化高中9所,省級示範小學10所,省級示範幼兒園15所,國家級重點、省級示範職校1所,省、市實施素質教育優秀學校24所,優質教育資源佔比達68.4%,教育綜合實力居西安市前列。

2016年,新城區通過全國義務教育基本均衡區驗收評估,2018年,啟動“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創建工作。今年以來,在持續加大教育投入的基礎上,走出“抓改革提品質,抓引領促內涵,抓治理增動能”的突破路徑,蹄疾步穩、追趕超越,創建工作躍上了新臺階,整改達標12條,銷號臺賬60%,加快了新城教育“由大向強”的發展步伐。

區委、區政府先後出臺《西安市新城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實施方案》等系列配套文件38個,召開教育專題會議16次,全力確保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優先保障教育投入。2018年以來全區預算內教育投入共計18.46億元,預算內教育投入佔比2018年增長8%;2019年增長19.5%,平均每年籌措1.2億元發放教師績效增量,確保義務教育教師平均收入水準不低於當地公務員。從2020年開始,單列350萬元專項獎勵資金、850萬元保安工資、850萬元班主任津貼,積極支援教育改革創新。

近三年,共計投入5.7億元,新建西安市第89中學分校、韓森寨小學(後宰門小學幸福校區),改擴建學校5所,改造提升50余所,優質學位供給能力不斷增強。優先引進教育人才,按照“應編盡編、應配盡配”原則,開通教育人才引進“綠色通道”,建立常態化的教師補充機制,新招錄專任教師588名,專業化師資隊伍持續壯大。2021年,擬招聘各學段、各學科教師420名,配齊配優體音美等專任教師,為教育發展提供強力支撐。

精準督導、跟緊優質均衡。依託自主研發義務教育學校校際差異動態監測系統,新城區聘任38名責任督學,跟進監測“異常值”。在項目建設、資金投入上持續向新優質學校傾斜,新配置學校功能部室236個,購買圖書80萬冊、課桌椅1.2萬套、59所學校資訊化提標建設。今年義務教育學校差異系數小學0.30、初中0.44,既鞏固了基本均衡創建成果,又達到了優質均衡評估指標要求。

目前,新城區是全國資訊技術教育先進區、中小學校掛牌督導創新區,陜西省“雙高雙普”區、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先進區、義務教育學區制管理改革示範區,先後榮獲全省德育工作先進集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先進集體,西安市教育強市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創新模式 錨向發展 縱深推進“名校+”集團化辦學

新城區自2012年以來,在全市創新實施“名校+”工程,首創提出“把好學校辦在孩子的家門口,把孩子家門口的學校辦成好學校”,在全市邁出“名校+”改革的第一步。

2020年,新城區持續深化“名校+”內涵發展,由一批辦學實力雄厚、教育理念先進、師資隊伍強大、家長學生公認的名校牽頭,靈活採取一長多校、委託管理、學校聯盟等辦學模式,採取“公辦+公辦”“公辦+民辦”“名校+新優質學校”“名校+新建學校”等方式,組建了22個教育集團,其中有5個中學教育集團、8個小學教育集團和9個幼兒園教育集團,實現了中小學、幼兒園集團化辦學全覆蓋。全區擁有19個市級“名校+”、91個區級“名校+”、一長多校36個,特別是在公辦義務教育品質提升的16所學校中,一長多校高達60%以上,構建起深度融合、動態孵化的集團化辦學新機制。

眾智謀事必明,眾力幹事必成。教育集團推行“一個法人一體化管理、多個法人聯合管理、孵化培優動態管理”機制,形成“從引領示範到突破發展、從融合幫扶到獨立發展”的閉環培優新發展動態,突出“學校本位”,高品質推動辦好每一所學校。當集團成員校孵化成長為新優質學校後,調整集團辦學模式,從一長多校轉向學校聯盟,並逐步脫離原集團管理,重新引入新的成員校,培育生成新的優質學校。在優勢互補和優化重構的發展框架下,探索建立對學生貫通培養的連結通道,逐步完善中小學銜接、幼小銜接、産教融合等育人機制。西安職業中專成為西安文理學院學前教育實訓培訓基地、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合作辦學新城校區和繼續教育培訓基地。挖掘職業中專“名校+”集團化辦學和學前教育專業的潛能,做大做強教育集團和專業品牌。在“名校+”集團化辦學做大做強的基礎上,通過後宰門區域、康樂路區域教育集團的輸出帶動,引領打造大明宮區域、朝陽門區域新優質學校集群,聚合優勢強力推進整體發展。

全區出臺了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指導意見,依託教育集團,實施教師“區管校聘”管理改革,全面落實“以區為主”的管理體制,對公辦學校教師進行統籌管理和均衡配置,配套實施“三定一聘”,建立教職工退出和待崗培訓機制,加強對落聘人員管理。各中小學和教育集團實行“兩層三輪”競聘,“兩層”即管理崗位和專業技術、工勤技能崗位兩個層次,“三輪”為專業技術、工勤技能崗位競聘,按校內競聘、教育集團內競聘、跨教育集團雙向選擇競聘順序逐級進行。首批310名教師進行全域流動聘任,發揮出“頭雁效應”,樹起“學校人”向“集團人、系統人”轉變的鮮明機制導向。全區義務段外聘教師減少近300名,名師交流97名,實現師資優化盤活和均衡配置。

今年,417名教師進行全域交流,名師交流比例達到15%以上。“區管校聘”加速教師從單一集團“內迴圈”,走向全域流動“外迴圈”和“大迴圈”。由省市級卓越教師牽頭,組建214個“名師+”研修共同體。組建30個校長研修共同體,開設“名校長大講堂”,促進校長專業化辦學。在全區全日制公辦學校和幼兒園實施校長職級制,按照4級9檔和0.5:4:4.5:1的結構比例,設置特級、高級、中級、初級校長職級。建立校長任期目標考核管理制度,打造成長型、專家型、領航型校園長人才梯隊體系。

深耕厚植 追趕超越 打造硬核優質教育圈

2020年初,新城區合併自弘中學與大華中學,設立西安市第89中學分校,由89中教育集團一長多校,運作“人員聘用、崗位工資、經費包乾”辦學模式,實現高標準建成、高起點辦學預期目標,一年時間“新校”變“名校”,成為新建學校高品質辦學的新標桿,有力帶動了大明宮區域辦學層次優化升級。

按照“領導包抓、集團牽頭、學校落實”公辦品質提升工作機制,集團總校牽頭制定16所公辦學校“一校一策”提升方案,9所學校直接由名校教育集團一長多校,通過加大投入、名師輸入、調整辦學結構、打造校園文化等措施,以89中尚德校區、西光中學匯文校區、後宰門小學勵志分校、秦川幼兒園電力分園等為代表的新優質校園,優質學位擴容增倍,實現疫情防控和品質提升“雙戰雙勝”。新優質學校迎來“換擋升級”和“彎道超車”的新機遇,主動適應了全市“公民同招”新政,實現滿員招生。特別是創新實施的“教育集團統籌聯動派位”機制,促使義務段優質學位供給呈現增長趨勢,最大化滿足群眾“上好學”需求,“擇校熱”明顯降溫。

另外,新城區教育局印發了支援西安市第89中學教育集團、西安市西光中學教育集團高品質發展的通知,持續加大後宰門區域、康樂路區域教育集團的帶動輸出,引領打造大明宮區域、朝陽門區域新優質學校集群,實現優質學位供給的存量更優、增量更強、總量更大,孩子家門口的公辦學校越辦越好。目前,已啟動新一批13所義務教育學校品質提升行動,全區義務教育學校57所中,品質提升的學校已達50%以上,實現辦學水準躍升。

全區建立“教育局對教育集團、教育集團對教師雙層考核獎勵”機制,打破“平均主義”,搞活“二次分配”,注重體現“新增績效工資總量主要用於獎勵性績效工資分配”。實施中小學、幼兒園、職業學校、直屬單位績效工資增量發放辦法,按照“多勞多得 優勞優酬”原則,做到“一考核兩突出”,確保機制公平、結果公平,出以公心、激勵人心。嚴格分類考核,用好考核“指揮棒”,充分發揚民主,實行分類考核,強化考核結果的公信力。區教育局對校園長考核評價,將“德、廉”設定為基礎合格性指標,將“能、勤、績”作為評優的核心標準,量化賦分考核,嚴格排名通報,突出對承擔品質提升、改革試點、增加學位等重點任務的教育集團和校園長激勵獎勵。

通過發揮績效增量激勵效能,不斷增強校長教師的獲得感榮譽感幸福感。擴大學校在副校長聘任中的參與權和選擇權,調整校級領導幹部24名。推行區屬學校中層幹部管理暫行辦法,10所學校自主選拔任用和管理中層幹部31名。組建597名職稱評審專家庫,38個初級和11個中級職稱評審委員會,89中、實驗小學聯合8所中小學名校,已先行評審出56名中小學中初級職稱。開展教育系統專業技術崗位分級聘用工作,共設置副高級崗位851個,中級崗位1875個,初級崗位1618個,各校按照實施方案,正有序推進實施,不斷激發教師幹事創業的內生動力,辦學自主權持續增強。

勇擔使命 立德樹人 構築教育優質均衡新高地

堅守教育報國初心,勇擔立德樹人使命。新城區從“思政課程”轉向“課程思政”,創新豐富辦好思政課載體,增強學生思政實踐體驗,充分發揮八路軍辦事處、新城區中小學生德育教育基地、育英小學勵志館、東方小學航太科普館等思政教育基地的育人作用,讓思政課在實踐活動中走深走實。深入開展“一訓三風”(校訓、校風教風學風)徵集提煉、培育弘揚活動,創作設計富有文化內涵、時代特徵和學校特色的校歌、校徽、校旗,以科學正確的辦學理念,凝聚廣大師生的價值追求和共同願景。

積厚已成勢。黃河中學教育集團在國家級“萬人計劃”B類人才、正高級二級教授馬駿引領下,高中物理特色課程基地已成為獨樹一幟的教科研品牌。黃河小學教育集團棒球課程,實現了三校共建共用,學生棒球隊多次參加省市賽事,並受邀參加國際聯賽。明志小學納入崑崙小學教育集團後,崑崙小學發揮自身省級藝術示範校優勢,為其量身打造“足球特色課程”,連續舉辦了三屆“崑崙杯”校園足球賽,讓體育精神在每所學校綻放出別樣風采。八府莊小學教育集團開闢紅領巾成長種植園,通過年級聯建勞動實踐基地方式,開設“種植節”“採摘節”等主題隊會,讓不同學段的孩子們走進自然,體驗勞動的辛苦,學會珍惜糧食和感恩分享。

聚焦“破五唯”目標,科學實施教育評價,堅持把立德樹人成效作為根本標準,不斷摸索完善中小學、幼兒園、職校等層面不同主體對象的評價辦法。89中教育集團以百年校史為歷史文化背景,構建“近、小、實、親”多元評價機制細則,提供學生自我管理、勞動教育、志願者服務、社會實踐、對外交流等“五個平臺”,鼓勵學生自主選擇,或進行陳述性評價,或計入學生學分,力求讓每一個學生“天天有進步,人人能成才”,育人品質全面提高。

靶向主陣地,著力推進資訊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建立“五系統兩平臺”,即智慧校園管理系統、校園安防遠端巡檢系統、網路巡查評課系統、教育品質監測系統、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動態監測系統、課堂常態錄播平臺、教育督導網路平臺。投入1.8億元,裝備智慧校園5個、智慧思維創客空間實驗室10個、理化生特色課程基地5個、智慧音樂創客教室3個、STEAM創新實驗室10個、德係吊裝式理化生實驗室4個。配備常態錄播教室60個。創新應用優質線上教育資源,為全區教育高品質發展賦能加力。創建國家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3所、省級實驗學校14所、市級實驗學校9所。

教育資訊化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充分共用,進一步縮小了全區學校之間的差距。實施教師資訊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常態化開展資訊化教學能力大賽,開播名師公益優課,上線優質教育資源10萬餘件,疫情期間,為師生的線上教學提供了強有力的資訊技術保障,實現跨校區、跨集團、跨區域優質教育資源共建共用。2020年26所市級以上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承擔國家、省、市級現代教育技術實驗項目近100個,資訊化驅動教育高品質發展不斷升級加速。

上好人生第一課,係好人生第一顆扣子。新城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以創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優質均衡”為新起點,只爭朝夕、真抓實幹,爭當時代弄潮兒,奮力譜寫建設教育強區追趕超越新篇章,以優質均衡教育創造美好生活,努力建設人民滿意的幸福城區。 (李艷梅)

來源:陜西日報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揚帆奮楫風正勁 勇立潮頭譜新篇)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