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高陵區助力37個試點村發展集體産業項目 “金方子”鼓起“錢袋子”
金秋九月,微風不燥,秋陽正好。走進陜西西安市高陵區的村村落落, 處處呈現一派欣欣向榮、生機勃勃的景象:仁村黨建花園農場裏,各色草花姹紫嫣紅,暢銷各地;高墻村特色美食街火熱建設,投運在即;張家村、南郭村、賈蔡村“村企聯營”協同發展,現代田園美好可期……
近些年來,高陵區緊抓國家級改革試驗、試點機遇,緊抓黨建“源頭”,理思路、出點子、開方子,激活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一池春水”,一個個村級合作社競相發展,一項項集體産業項目競相爭艷。
“一對一”包抓到村
37個扶持村除50萬元扶持金外,區財政還為每個村配套注入10萬元資金,整合涉農資金3600萬元定向投入扶持村;各級部門“一對一”包抓到村,出錢出力扮靚人居環境,發展集體經濟……
2019年,高陵區被確定為“堅持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改革”試點。試點工作開展以來,高陵區將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作為“一把手”工程全域謀劃,成立區委書記、區長任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建立組織部牽頭的工作專班,建立部門“一對一”包建機制。聘請專業機構深入一線專題調研,制定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施方案》和37個扶持村的子方案。
此外,凝聚各方力量,為“村企合作”牽線搭橋。區委組織部牽頭策劃開展“企業家進鄉村”“政協委員鄉村行”等活動,促成7家企業與村裏就土地託管、田園綜合體建設等方面開展合作。
配強“頭雁”全盤活
“事實證明,我們定對了方向,選對了人!”回憶起兩年前聯村黨委剛成立時的情形,張卜街道黨工委書記王華至今記憶猶新,在她看來,“給錢、給物,不如選個好支書。一個合格的黨支部書記,既要有思路、有想法,還要有公心和情懷,不僅能幹,還要會幹。”
而這一點,在張南聯村黨委書記程軍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印證。聯村黨委成立兩年多來,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創建田園綜合體,盤活土地資源,贏得群眾拍手叫好。如今,村民們遇到難事,也都會第一時間想到聯村黨委。
村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村子強不強,要看“領頭羊”。高陵區積極創新培養選拔機制,選優配強“一肩挑”隊伍,持續深化培養鄉村振興領軍人才“雛雁工程”。同時,統籌實施“領頭雁”培育、主陣地提升和“雙培工程”三大工程,成立全市首家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基地和94個“鄉村振興講習所”,舉辦鄉村振興“書記匯·創智慧”論壇,累計開展各類特色專題培訓468場次,培訓人數18600人次。
因村施策泛“春水”
“現在的日子好啊,在家門口就有事做,還多了份收入,錢袋子都鼓起來了!”在高陵區通遠街道仁村黨建花園農場,村民尹金玲正和其他幾位村民圍坐一起,一邊忙著栽植,一邊有説有笑地拉家常。説起村裏這幾年的變化,村民們豎起了大拇指,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仁村曾是2016年確定的軟弱渙散村,當年實現動態銷號後,在新任“兩委”班子的帶領下,建起佔地62畝、投資650萬元的“黨建花園農場”,2019年實現為群眾分紅,被農業農村部授予“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村黨支部書記肖鵬被評為“西安市十佳黨支部書記”,實現從軟弱渙散到全國示範的華麗轉身。
仁村的變化是高陵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縮影。近些年來,高陵區以黨建為引領,因地制宜探索形成了“土地託管型”“村企聯營型”“集體經營型”“資産租賃型”等多渠道、多類型、多元化的發展模式,結出了一個個“碩果”。
張卜街道新建村、張橋村和鹿苑街道江流村黨支部,與央企中化農業陜西公司開展合作,累計託管土地1000余畝,僅小麥一季經營收入達81萬元。張橋村創新性地推出“糧食銀行”,實現群眾增收致富。
楊官寨村的樓宇經濟、廟西村的基層黨建、源田夢工場的農村改革試驗區、仁村黨建花園的集體經濟、江流村的土地託管……行走高陵,淳樸的村民會告訴你,村莊面貌翻天覆地,農村事業蓬勃發展,靠的是他們的帶頭人能幹事、會創業。
來源:西部網 責任編輯:石進玉
(原標題:西安市高陵區助力37個試點村發展集體産業項目 “金方子”鼓起“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