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全面禁食野味如何落實到位?監管部門回應社會關切
新修訂的《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即將於下月起施行,那麼,到底野生動物的定義邊界在哪?廣東省從事野生動物繁育飼養的特種養殖業者將如何應對?3月31日下午,在條例通過後,省人大常委會隨即舉行新聞發佈會,省人大農業農村委、常委會法工委及條例明確的監管部門省林業局、農業農村廳、市場監管局等單位負責同志出席發佈會,介紹條例修訂有關背景,回應社會公眾關切。
全面禁食如何落實到位?
網路訂餐將全面“去野”
全面禁食要求寫入法規後,如何確保這一條款成為硬約束?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副主任余建紅表示,針對條例在徵求意見過程中,有意見認為對違法食用者的處罰過輕,通過後的對非法食用野生動物的,按照野生動物及其製品價值的倍數進行處罰,其中對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的,最高可以罰到其價值的20倍,比此前確定數額的罰款更嚴更重。
在餐飲交易環節,省市場監管局副局長錢永成透露,今後將督促商品交易市場及電子商務平臺內經營者不得以食用為目的出售、購買、利用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不得購買、儲存、加工、出售禁止食用的野生動物及其製品;督促商品交易市場開辦者、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不得為相關違法行為提供交易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省還將加強對網路訂餐領域野生動物的經營監管,錢永成表示,將強化省內各大網路訂餐平臺的主體責任,加強對入圍餐飲服務提供者排查,禁止經營野生動物菜品,同時對入圍餐飲服務提供者進行隨機核查,發現經營野生動物線索的,立即通報當地市場監管部門。
哪些野生動物可養殖食用?
有關部委正抓緊制定畜禽遺傳資源目錄
根據目前全國人大決定和省條例規定,畜禽遺傳資源目錄以外的陸生野生動物,包括人工繁育、人工飼養的陸生野生動物,均全面禁止食用。
對於各界均高度關注的可食“白名單”——畜禽遺傳資源目錄,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馮彤透露了最新進展。他介紹,目前農業農村部已組織開展全國畜禽遺傳資源的調查,現在已基本摸清了畜禽遺傳資源的家底,編纂完成了《中國畜禽遺傳資源志》,起草制定了《畜禽遺傳資源目錄》,正按照全國人大決定的新要求,進一步加強溝通協調,爭取儘快報國務院批准後公佈。
對於水生野生動物的可食範圍,馮彤表示,列入《國家重點保護經濟水生動植物資源名錄》的物種和農業農村部公告的水産新品種,以及依據《漁業法》管理的其他水生動物,均可以繼續養殖、食用。
關於兩棲爬行動物,馮彤表示,目前農業農村部正在和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協商,調整完善相關的目錄和配套規定。目前已明確中華鱉、烏龜、牛蛙、美國青蛙等兩棲爬行類動物,可以養殖、食用。此外,僅野外種群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核準名錄的人工繁育種群,如黃喉擬水龜的人工種群,按照野保法的有關規定,也可以依法養殖利用(包括食用)。
目前,農業農村部正在抓緊制定配套法規政策和調整相關名錄。
禁食野味將影響養殖戶脫貧?
由縣制定補償方案
條例修訂出臺後,預計廣東省將有一批從事野生動物養殖的農戶不得不轉産,這對廣東省脫貧攻堅將帶來哪些影響?對此,馮彤透露,全省有脫貧任務的粵東粵西粵北10個地市,共有231個人工養殖野生動物扶貧産業項目受到影響,涉及貧困戶約1105戶4000余人,估算將給這些貧困戶造成約3600萬元的經濟損失,其中影響較大的産業種類有竹鼠、豪豬等養殖。
為摸清禁食野生動物規定對貧困戶增收的影響,省扶貧辦已牽頭對廣東省貧困戶養殖野生動物項目進行了摸查。3月12日,省扶貧辦、省農業農村廳、省財政廳聯合印發《關於扶持人工養殖野生動物扶貧産業轉型的通知》,指導各地有效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對人工養殖野生動物扶貧産業的影響。由縣(市、區)扶貧辦(局)會同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對轄區內貧困戶人工養殖野生動物制定補償方案及處置意見,報同級政府批准。
馮彤表示,對已經獲得扶貧貸款的項目(貧困戶),因受禁食影響造成還款困難的,可申請延長還款期限,符合申貸、續貸、追加貸款等條件的,及時予以支援。對選擇轉型的企業或貧困戶,降低貸款門檻和簡化貸款審批手續,由縣(市、區)在産業扶貧資金中給予貸款財政貼息,支援發展新的扶貧産業項目。
受影響的養殖農戶,如何調整、轉變生産經營活動,能獲得哪些補償?省林業局局長陳俊光介紹,廣東已主動向國家有關部門反映廣東省養殖戶的訴求,積極爭取將一些人工繁育技術成熟,傳統上用於食用的有關物種納入國家畜禽遺傳資源等目錄,並組織有關專家專題研究養殖戶調整轉型、評估野生動物退出處置機制,為後續分類分期妥善處置和補償提供依據。
目前,省裏已要求各地政府做好養殖戶人工繁育野生動物存欄數量的摸底排查和核實工作。部分市縣如肇慶市、河源東源縣已組織開展補償試點和退出處置相關工作。
近期,省裏將研究出臺人工繁育野生動物處置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導市、縣開展相關工作。(記者 尚黎陽 駱驍驊)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李瑞
(原標題:廣東全面禁食野味如何落實到位?監管部門回應社會關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