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灣區

2019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東莞舉行,院士大咖熱議人工智慧産業發展

2019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活動現場。主辦方供圖

28日,2019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暨第五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在東莞舉行開幕式暨特邀報告會及多場專項論壇,中國工程院院士周濟、李培根等院士、專家以及政府、産業界人士圍繞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AI)産業發展、人才培養等話題展開對話。

  談智慧製造▶▷可走並行推進融合發展路線

東莞是製造大市,智慧製造是本屆峰會的熱點議題之一。“今後15年是智慧製造這個新一輪工業革命核心技術發展的關鍵時期。”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主席團名譽主席周濟在峰會開幕式暨特邀報告會上説。

“我國智慧製造可以走‘並行推進、融合發展’的技術路線。”周濟指出,一方面必須因企制宜、循序漸進地推進企業的技術改造、智慧升級,製造企業和廣大中小企業必須扎紮實實完成數字化“補課”,打好數字化基礎;另一方面,必須堅持創新引領,可直接利用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先進技術,走出一條並行推進智慧製造的新路。

同日舉行的5G+工業網際網路技術創新與産業發展高端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教授李培根關注了“智慧製造與5G環境”的話題。他表示,作為新一代無線通信技術,5G將為智慧製造生産系統提供多樣化和高品質的通信保障。

“傳統製造業企業和研發單位都要主動融入智慧製造技術研發與應用生態圈。”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劉煥彬同樣表示,應用新一代資訊技術提升傳統製造業效益的空間很大,應持續有力地推進傳統製造業向智慧製造轉型。

  談産業發展▶▷同質化明顯 應錯位發展

在28日下午舉行的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創新與産業發展高端論壇上,東莞市新一代人工智慧産業技術創新聯盟揭牌成立。論壇上,專家們圍繞人工智慧的産業化、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人工智慧産業錯位發展展開討論。

平安科技副總工程師王健宗認為,人工智慧技術在很多領域廣泛應用,粵港澳大灣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應選擇一些前景較好的領域發力,如金融、教育、醫療等。

“粵港澳大灣區在人工智慧領域一定能走在全國前列。”浙江大學教授莊越挺認為,大灣區在人工智慧領域具備人才、政策和産業基礎等多方面優勢。他建議,目前人工智慧發展同質化問題比較明顯,“大灣區內城市可根據各自特點,錯位發展”。

雲從科技副總裁溫浩的觀點與莊越挺不謀而合。他認為,灣區內城市的協同和差異化發展非常重要。“譬如深圳可聚焦研發,廣州側重軟體和演算法,東莞、佛山側重製造”。

  談人才培養▶▷結合具體産業培養不同人才

人工智慧産業正當風口,人才培養再一次成為關鍵詞。

“簡單依靠加速培養碩博生,彌補不了中國人工智慧人才缺口。”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計算技術研究所首席科學家李國傑提出,解決人才問題應該善用逆向思維,通過打造工具鏈和公共開發平臺,大幅度降低人工智慧的人才門檻,同時需要校企聯動發力。

溫浩也認為,要培養“産業化的人工智慧人才”,也就是降低人工智慧的人才門檻,結合具體産業培養不同類型的人才。“大量人工智慧産業人才的出現,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人工智慧領先發展的重大保障。”溫浩説。

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教授楊知行從人才培養模式上給出建議。他認為,當今科技發展出現融合趨勢,而我國高校中人才培養則將專業分得過細。“在本科教育階段應當加強專業融合,擴大學生知識面。”楊知行説。

南方日報記者 卞德龍 見習記者 張仕婷

來源:南方網  責任編輯:姬雯

(原標題:2019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東莞舉行,院士大咖熱議人工智慧産業發展)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