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銅川市探索財政國稅地稅融合服務

摘要:陜西省銅川市面對“營改增”後對稅收監管、稅源分析、稅務稽查等提出的新要求和助推“三去一降一補”的新任務,探索財政部門參與國、地稅融合服務,從數據共用、一廳辦公等多方面入手,實現了服務對象“進一家門,辦三家事”的高效辦稅。

近日,記者在陜西省銅川市採訪了解到,面對“營改增”後對稅收監管、稅源分析、稅務稽查等提出的新要求和助推“三去一降一補”的新任務,陜西省銅川市探索財政部門參與國、地稅融合服務,從數據共用、一廳辦公等多方面入手,實現了服務對象“進一家門,辦三家事”的高效辦稅,這一做法得到了相關部門和群眾的認可。銅川市財稅服務大廳也成為全國地級市中率先實現財政、國稅、地稅融合服務的窗口,促進了當地簡政放權、優化服務的深入。

陜西銅川是資源型城市,以煤炭、水泥為主的資源開發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

吸收稅務、財政人員參與的銅川市綜合治稅辦公室是利用政府力量收集各種涉稅數據的機構。銅川市國稅局局長李袁濤説,去年稅務部門對醫藥零售行業進行稅收監管評估時,它們的業務管理單位配合度不高,影響了核心數據取得。在這種情況下,財政部門發揮綜合治稅職能作用,主動作為,與零售行業主管單位多次溝通,並代表政府講清利害關係,在國地稅多次索要數據沒有成功的情況下一次性取得了涉稅核心數據,解決了國地稅稅收監管方面的燃眉之急,並增加稅收723萬元。“通過這個事例,財政部門與各涉稅單位的業務主管部門建立了長效涉稅核心數據定期報送機制,綜合治稅辦公室代表市政府行使職能,為稅收風險控制、稅務稽查起到了重要作用。”

銅川市地稅局局長張波説,近年來,由財政部門牽頭,聯合國、地稅及社會專業機構,每年都會開展市、區兩級財源建設調研、稅收分析調研、重點行業專項調研,這些舉措摸清了底子、提供了稅源建設方向。

銅川市財稅服務大廳去年12月30日投入運作,成為一個窗口辦理財政、國稅、地稅業務的綜合治稅管理平臺。記者在現場看到,採用“一窗一人雙機雙系統”的每個窗口工作人員同時操作兩台電腦,通過一鍵切換國、地稅徵管系統,可以實現國地稅收業務“一窗辦結”。

銅川市財稅服務大廳副主任付彥説,考慮到服務對象的實際情況,財政部門為辦稅業務部門配備了國內為數不多的發票發售、代開和報稅認證自助服務機,實行24小時服務。“納稅人只要在網站的電子稅務端口輸入賬號資訊,點擊申請發票,系統就會接收到這一資訊,工作人員按照納稅人要求,將發票放在儲票櫃內,納稅人可隨時在自助發票發售機上輸入賬號資訊、驗證碼,打開儲票櫃取走發票。”

根據統計,僅在1月3日大廳申報服務開始到16日的10個工作日內,財稅服務大廳申報業務量較上年同期增長89.04%,代開發票業務量增長248.44%,徵收稅款增長43.75%。

銅川市市長楊長亞説,財政參與國稅、地稅一體化服務是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一種探索,是順應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應有之義,是利用政府資源更好地服務納稅人的探索。

據了解,涵蓋銅川全市5個區、縣,包括財政、稅務等47個單位在內的綜合治稅資訊管理平臺將於今年9月投入運作,所有涉稅資訊都能夠在這個平臺上查詢,這將對避免稅款流失、有效減免符合條件的辦稅主體的稅負、服務銅川經濟社會發展,起到更好的作用。

記者採訪發現,隨著財稅服務大廳的啟用,納稅人“進一家門、在一個窗口辦結所有涉稅業務”的“一站式”服務,解決了納稅人辦稅“多頭跑”、資料“多頭報”、政策“多口徑”的問題。

陜西正陽國際酒店有限公司辦稅員張亮説,原先當地國、地稅辦稅大廳在銅川城區的南北兩邊,相似的同一種報稅資料、同一個辦事程式,耽誤時間、程式繁瑣不説,財務成本也居高不下,在“營改增”的大背景下,財稅服務大廳的一站式辦公服務,使報稅程式大大簡化,申請發票的時間也從過去的10天減少到了3到5天。

銅川市第二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財務人員趙彥説,去年“營改增”剛剛開始時,各個辦稅大廳熱熱鬧鬧,跟農村趕集赴會一樣。現在財稅大廳提供國、地稅綜合辦稅,改變了納稅人“路多跑、事難辦”的情況,給企業提供了良好的投資環境。

李袁濤説,按照陜西省國稅局初步制定的數字,2017年銅川國稅的收入預期目標為13.2億元,增長13.8%,隨著財政收支壓力和減稅規劃的擴大,組織收入形勢相當嚴峻。“基於綜合治稅和資訊管理的職能,財政和國、地稅的數據共用、資訊共用,有效避免了稅款的流失,方便了納稅人辦稅,是一個‘雙贏’的結果。”

相關專家、學者表示,銅川財政部門參與國、地稅一體化服務的積極成果,在“營改增”深入推進和服務供給側改革的大背景下,對於強化稅收管理、優化納稅服務有著積極的借鑒意義。

中國社會學會副會長、陜西省決策諮詢委員會專家組組長石英認為,銅川財政、國稅、地稅利用辦稅廳聯合服務當地經濟轉型發展,依法依規組織收入,落實稅收優惠政策,充分發揮了稅收杠桿的調節作用,為納稅人辦了好事、實事。“隨著財稅一體化服務的深入,綜合治稅機制、聯合稽查機制、稅收數據共用機制、稅收科研合作機制的開展也有了基礎和條件。”

銅川市地稅局局長張波、西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馬晨認為,在明確各自職責範圍的前提下,財政和稅務部門的聯合服務,有助於三方提升工作效率。“當地跳出‘責任田’的工作範圍互通有無,起到了相互配合相互監督的作用,確保了營改增後續工作順利推進,在第一時間釋放了改革紅利,落實了‘整體稅負只減不增’承諾。”

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黨委書記、博士生導師宋麗穎認為,財政參與稅務工作一體化服務的探索,解決了原先稅務部門只了解收入而財政部門只知曉支出,雙方資訊互不對稱的問題,對於有效解決收支結合、進行專業化協作、減輕群眾辦事成本增加政府有效收益,銅川進行了有效的嘗試。“稅收是財政收入的最大部分。這種探索進一步提高了辦稅效率,最大限度為納稅人和服務對象節約了納稅時間、降低了納稅成本,併為他們提供了優質、高效、便捷的服務,值得總結和推廣。”

來源: 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吳玉琪

返回首頁
相關新聞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