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家都有小,人人都會老。“一老一小”是一個家庭需要守護的兩端,牽動千家萬戶,關乎百姓生活。以改革增動力,織密“一老一小”服務保障網,是山東增進民生福祉的重要內容。近日,記者跟隨“改革潮涌風正勁 齊魯揚帆徵新程”山東改革·媒體行採訪時看到,積極順應人民群眾對高品質生活的期待,圍繞“一老一小”工作,山東強化資源整合、創新服務模式,以新思路、新招數,推進幼有所育、學有所教、病有所醫、老有所養,用心用情守護“朝夕美好”。
以社區為陣地,讓群眾“近”享便利
山東是老年人口大省,超九成老年人選擇社區居家養老。對於雙職工父母來説,就近“寄娃”是他們的現實需求。聚焦這些“急難愁盼”,山東把社區當作服務“一老一小”的重要陣地,在此推動養老、托育服務改革創新,讓老百姓在“家門口”享便利惠民服務。
“早上9點半,我把孫子送到三樓托育中心進行感統訓練,自己到二樓老年活動室活動,中午孩子在托育中心吃飯,我在助老食堂吃飯,下午再一起回家。”7月5日,在聊城市東昌府區古樓街道向陽社區黨群服務中心,72歲的居民王文麗不住稱讚社區提供的便捷服務。
針對平時老年人照看孩子較多情況,向陽社區將黨群服務中心二三樓開闢為日間照料中心和托育中心,讓老人送孩子來托育的同時,也能在照料中心活動。“照料中心有棋牌室、閱覽室及助老食堂,方便社區老人休閒就餐;托育中心有訓練室、保健室、睡眠室,可為0—3歲嬰幼兒提供全日托、半日托、小時托等多種托育服務。”向陽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于興奇説。
由社區免費提供場地,將養老、托育、託管等服務集合在一起,引入第三方機構管理運營……這種“老幼共托”模式已在聊城3個大型社區推廣實行。
除了集合服務進社區,不少社區還在拓展服務內容上下功夫,盡可能滿足周邊群眾不同服務需求。其中,嵌入社區的綜合養老服務機構最具代表性。
從到府助餐、助潔、助浴,到為居家臥床老人提供夜間陪護,再到24小時全托服務……走進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清風社區九星居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幾乎可以找到所有類型的養老服務。此外,中心還運營社區食堂,可以滿足周邊老年人就餐需求。
“以社區為陣地,我們全力做到托養、居家全覆蓋,既為自理、半自理老人提供到府協助類服務,也為失能老人提供到府陪護或機構全托服務,全力打造‘沒有圍墻的養老院’。”九星居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副院長王海珍説,中心有托養床位41張,入住老年人34人,入住率穩定在75%以上;居家入戶照護服務月均服務量在480人次左右。
在山東,越來越多養老、托育資源正進入社區。全省13個縣(市、區)開展家庭托育服務省級試點,托位超過5000個,在托嬰幼兒3800余人;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農村幸福院、養老服務站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達2.4萬處,老年食堂達1.2萬處。
整合多方資源,滿足多樣化個性化服務需求
談老必談醫,老人安享晚年離不開醫療保障;幼有所育,不僅是簡單的生活照料,還要結合早教、保健,確保寶寶身心健康成長。為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個性化服務需求,山東發揮有關部門職能優勢,整合多方資源,形成服務“一老一小”的強大合力。
“上了年紀,最擔心的是身體健康問題,入住縣人民醫院總醫院張樓分院養老部後,每天都有值班醫生巡診,遇到問題也有醫護人員過來處理,既方便又安心。”菏澤市成武縣張樓鎮78歲退休教師劉增玉説。
與普通鄉鎮衛生院相比,張樓分院最大特色在於其開設的養老部,這裡將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深度融合,提供醫養床位300余張。“利用緊密型縣域醫共體改革試點支援政策,我們推動縣鎮兩級公立醫療機構養老功能迭代升級,走出一條‘兩院一體、普惠兜底’的醫養結合道路。”成武縣副縣長李本君介紹。
“1歲半兒童正處於語言和認知能力迅速發展時期,要多與寶寶進行簡單對話,選擇適宜玩具引導寶寶認知事物”……近日,在東營經濟技術開發區遼河社區托育點內,區婦聯選派的家庭教育指導師開展公益早教活動,7位家長到場聆聽。除了區婦聯定期派員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東營市婦幼保健院也會定期進社區為嬰幼兒提供保健服務。
“我們開展的社區托育工作,特色之一是聯合婦聯、工會、婦保院等有關部門形成合力,實現資源共用。”東營市衛生健康委開發區醫療衛生服務中心家庭服務科科長劉澎説,要實現幼有善育,就要讓更多力量參與到托育服務之中。
整合資源、共同發力,已成為山東開展“一老一小”工作的共識。近年來,山東積極探索創新,打造了“居家醫養、醫護巡診”“機構醫養、兩院一體”等一批醫養結合服務模式,推動職工長期護理保險全覆蓋,15市啟動居民長期護理保險試點;逐步打造以婦幼保健機構、兒童醫院為主體,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基礎,綜合醫院和相關科研教學機構為支撐,其他養育托育機構為補充的兒童健康服務體系。
科技賦能、機制保障,推動服務向高品質邁進
“只要撥打養老服務熱線,把自己的需求告訴接線員,就有專業人員到府服務。”7月4日中午,吃完服務人員到府包的餃子,家住德州市德城區祥和社區的77歲老人王洪臣説。
“老人打電話預約所需服務,熱線工作人員會記錄內容,並將任務分配給臨近老人的鎮街養老服務點,專業人員即會按照要求到府服務。而在養老服務平臺上,訂單及服務照片、視頻均可顯示,我們能對服務對象、工作人員、服務過程等進行跟蹤了解。”德城區民政局局長張雲峰説,通過打造一條養老服務熱線和“兩台一網”(養老服務運營平臺、資訊監管平臺、養老門戶網站),德城區實現了“老人點單、機構接單”的“外賣式”居家養老服務模式。
隨著新一代資訊技術快速發展,智慧化養老成為養老事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從入戶安裝一鍵緊急呼叫器到打造居家養老供需對接平臺,再到投入使用智慧健康養老設備,山東各地不斷改革創新,以科技賦能養老服務,推動養老服務工作再上新臺階。
除了用好科技力量,建立健全機制也是做好“一老一小”工作的重要方面。聚焦兒童早期發展,棗莊市不斷擴展幼兒體檢範圍,測評項目不僅包括身高、體重、基本發育,還包括兒童智慧情況等,一旦發現孩子在大運動、精細運動、認知等方面存在問題,可以及時加以干預。
“目前,全市對1歲半孩子開展自閉症常規性篩查,這對早期自閉症兒童的診斷、干預及減輕後遺症具有重要意義。”棗莊市婦保院兒童早期發展中心主任杜慧介紹。
聚焦兒童成長關鍵節點,山東均建立了健康保障機制:關注生命早期1000天,確定試點地區開展嬰幼兒營養餵養評估和諮詢指導;為0—6歲兒童進行13次免費健康檢查和評估指導,建立兒童健康檔案,及時給予生長髮育和疾病預防等健康指導;10個市實現兒童自閉症篩查全覆蓋,對初篩陽性兒童,進一步指導、復查、干預、康復……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聚焦“一老一小”,山東向改革要動力、向創新要活力,出實招、求實效,用實際行動把“民生清單”變為老百姓的“幸福帳單”。
(記者 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