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郵箱
聯繫我們
招聘資訊 | 版權聲明 | 廣告合作 | 關於我們 |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531-88556595 | 網站無障礙
城市
濟南 青島 淄博 棗莊 東營 煙臺 濰坊 濟寧 泰安 威海 日照 臨沂 德州 聊城 濱州 菏澤
山東聊城沿黃村見聞:護綠又“生金”
發佈時間:2023-06-20 09:19:58 | 來源:新華網 | 作者:張力元 | 責任編輯:闞金劍

  “別小看這片林子,村裏人能過上好日子,多虧了有這些樹。”山東省聊城市于集鎮太平新村黨總支書記周潤秋説。

  在四面有林、三面環水的太平新村,夏天好像比別的地方來得晚一些,一陣風吹過,煞是涼爽。

  太平新村地處山東省最大灌區——位山灌區。位山灌區引入的黃河水滋養著聊城約500萬畝農田,同時,黃河中的泥沙沉積下來,在當地形成了佔地3.5萬畝的沉沙池。

太平新村一景。新華社記者張力元 攝

  太平新村人對家鄉的樹木有很深的感情。村裏的老人周慶喜介紹,上世紀50年代,村裏的土地出現沙化問題,村民的生産生活受到影響。“那時候,風一刮就吃一嘴土,家裏的被褥上都蓋著一層沙,村莊好像一個沙窩窩。”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村黨組織開始帶領村民清淤挖河,在房前屋後、田間地頭種植樹木,營造防風林帶。村民用了近30年時間,種下了2000畝地的楊樹林,佔全村面積70%以上,讓村莊有了一道“綠色屏障”。

  2022年,九三學社聊城市委員會在調研時發現,村裏的樹林還有很大的經濟價值可以挖掘,便聯繫了多名高級農藝師為村裏發展林間種植提供技術支援。

  在不破壞當地水源和林木的基礎上,太平新村逐步發展起了林下經濟,地下養金蟬、地表種耐陰蔬菜、地上養食用菌……如今,林地畝産值達4萬元。

周潤秋在大棚裏查看苗情。新華社記者張力元 攝

  記者看到,一排排樹木的間隙處有大小不一的蔬菜棚,有村民在棚內勞作。今年52歲的村民郎電輝是“棚主”之一。他説:“當年只盼樹木能防風固沙,沒想到還能生出錢。”

  每逢週末和節假日,來村裏林下露營的人絡繹不絕,還有人專程來研學、舉辦鄉村音樂節等。“城裏人來了,把我們的土特産都買走了。金蟬雖然還沒到收穫的季節,但已經全部有了買家。前一陣子我們還在林下種上了薺菜,守著這片綠,還有好多文章可以做呢。”周潤秋説。

  從“土漫天”到“滿眼綠”再到“綠生金”,太平新村是聊城市眾多沿黃村莊巨變的一個縮影。多年來,聊城市在位山灌區展開大規模、長週期的綠色生態建設,在多引水、擴水面、建水系的基礎上,引進能防風固沙的林下作物,建設生態景觀,越來越多沿黃群眾吃上了“生態飯”。(記者張力元)

熱點新聞
滾動
山東濰坊:科技助糧油作物增産減損
探尋農業社會化服務“德州經驗”
濟南今年將打造高水準現代化都市圈
山東濰坊:50歲也能“發光”的旗袍手藝人
德州市193家智慧接種門診惠及百姓
山東惠民:藍莓成鄉村振興“致富果”
山東泰安:黃精産業富農家
垂深8937米“德州造”鑽具顯神通
濟南西晉之前位於章丘!還有個濟南國
山東威海文登:春色滿大棚
山東惠民:繩網企業滿負荷運轉“搶外單”
德州:全方位“連結”省會經濟圈
+更多
山東濟南:賞景納涼“夜趵突”
山東濟南:賞景納涼“夜趵突”
菏澤市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服務群眾“零距離”
菏澤市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服務群眾“零距離”
【于燕説電影】女性成長電影:苦難澆灌的墨西哥玫瑰弗裏達
【于燕説電影】女性成長電影:苦難澆灌的墨西哥玫瑰弗裏達
山東聊城沿黃村見聞:護綠又“生金”
山東聊城沿黃村見聞:護綠又“生金”
濟鄭高鐵山東段鐵軌鋪設忙
濟鄭高鐵山東段鐵軌鋪設忙
打造城鄉供水現代化德州樣板
打造城鄉供水現代化德州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