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肖芳報道 出口到寮國的“瀾滄號”動車組從中車四方股份公司駛出。
“2月20日截至北京時間20:00,安監報故障0件,車輛重點運用故障0件,庫內檢修重點故障0件……”2月20日晚上剛過8點,王冰松手機準時響了起來。他手機上的工作平臺上收到了駐寮國的同事發來的新消息。
這表明,在剛剛過去的一天裏,疾速賓士在鄰國寮國的“瀾滄號”動車組,和往日一樣安全平穩運作。身為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技術中心負責“瀾滄號”動車組項目的副主任,王冰松每天24小時線上提供跨國“把脈問診”。
“瀾滄號”動車組誕生的搖籃,是位於青島市城陽區的青島軌道交通産業示範區,這裡是“和諧號”“復興號”動車組的誕生地。近年來,山東不斷加強創新和科技研發,驅動汽車、軌道交通、工程機械等高端裝備産業建鏈、補鏈、延鏈、強鏈。去年,青島軌道交通裝備集群成功躋身工業和資訊化部先進製造業集群競賽決賽優勝者名單,成為國內製造業集群最高水準的典型代表。
出口動車組
每次都不一樣
在山東軌道交通裝備産業版圖中,龍頭企業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是國家軌道交通裝備重要出口基地,其産品出口到全球28個國家和地區,成為駛向海外的一張亮麗的“中國名片”。
在中車四方股份公司海外事業部總經理劉傳峰看來,中國出口動車組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每次都不一樣”——出口到不同國家的訂單産品,會根據當地運營環境和歷史文化量身打造。
他舉了幾個例子: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出口斯里蘭卡高山茶園火車線的內燃動車組,考慮到乘客中觀光客佔很大比例,將車廂所有玻璃窗都設計為可推拉式,方便遊客“打卡”最美火車線;出口寮國的“瀾滄號”動車組,車體採用寮國國旗色紅、藍、白三色涂裝,座椅內飾圖案融入寮國“國花”佔芭花和當地織錦元素……
這種量身定制的背後,是動車組工業設計團隊的精益求精。
以“瀾滄號”動車組為例。王冰松介紹,為了拿出符合寮國當地風格的美工方案,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先是組織設計團隊赴寮國進行實地采風,調研當地人文、自然、建築等領域,積累了大量美工素材,然後提煉出國旗、國花、織錦等富有當地特色的主題設計元素,設計出8種外觀方案、4種內飾方案,供客戶比選,最後確定了“瀾湄之誼”“佔芭天香”等外觀和內飾方案,得到當地政府和人民的高度評價。
為出口列車
制定最合適技術方案
來自中國的列車,不僅外觀設計符合當地人審美,技術方案更是適配當地交通實況,確保乘客乘坐舒適。
埃及齋月十日城的鐵路在熱帶沙漠,沿線風沙大、氣溫高、光照強。但在這條線路上乘坐動車組出行的乘客,卻絲毫感受不到外部環境的嚴酷:車內空氣清新,沒有風沙瀰漫帶來的污濁;車內光線舒適,雙層中空灰色玻璃和遮陽簾隔離了刺眼的光照;車內溫度適宜,即便車外有著50℃的極端高溫和強紫外線照射。
“每個項目的技術團隊,都會根據當地氣候特點和列車運作環境,為出口動車組制訂最合適的技術解決方案。”王冰松説。
他以自己所負責的“瀾滄號”動車組為例:中老鐵路的隧道佔比較高,全程需穿過兩國境內166個隧道。“瀾滄號”動車組在運作過程中頻繁進出隧道,會帶來兩大問題,一是産生大量噪音,二是引發車內壓力較大波動,導致乘客出現耳鳴等症狀。
針對噪音問題,技術團隊總結以往經驗,拿出了所有方案:車體增加氣密性指標;空調送風加裝消音措施,設置條縫式回風口;地板夾層結構採用彈性安裝方式,有效阻隔振動傳遞……測試數據表明,當“瀾滄號”動車組以160km/h速度在隧道內運作時,客室內噪聲低於60分貝,達到了辦公室的相對安靜水準。
針對進出隧道導致的壓力差問題,設計團隊為動車組空調系統增設了壓力保護裝置。“我們為動車組車內壓力波動設置了一個閥值,一旦壓力差達到這個閥值,空調風口就會自動調整進風量的大小,從而保證車內壓力相對穩定。”王冰松説。
“線上+線下”
跨國服務不斷檔
産品再好,也不能一賣了之。隨著每一個中國動車組訂單“出口”到海外的,往往還有一支由診斷工程師、技術技能專家等組成的售後維保團隊。劉傳峰介紹説,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目前擁有超過200人的駐海外團隊,保障著1800多輛出口海外車輛的安全穩定運作。
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總裝分廠前裝配管二班的王凱,便是其中一員。2021年10月21日,他被派駐到位於寮國萬象的“瀾滄號”客車整備所。
在一段他自己拍攝的視頻裏,王凱講述了售後服務團隊的工作日常:每天早上七點半,工作人員準時到崗,開始一天的檢修工作。有的負責跟車添乘,與隨車機械師共同巡檢,協助處置他們解決不了的突發故障;有的負責每日逐列對車內設施、關鍵部件進行高標準點檢;有的負責每日下載車輛數據,監控各項車輛狀態參數,主動發現隱性故障,確保動車組零故障出庫;還有的負責對寮國當地學員進行培訓,幫助他們掌握動車組維護保養的相關知識和技術。
“有的崗位很辛苦,比如跟車添乘,車輛沒有出現問題的時候不能隨意走動,大多數時間需要待在小小的隔離車廂裏。”王凱説,今年春節同事們都沒有回國和家人團圓,但大家都毫無怨言地堅守崗位,“想家想孩子了,就連個視頻、打個電話。”
王凱和同事們在國門之外奮戰一線,王冰松等技術專家團隊則為他們提供遠端技術支援。王冰松介紹説,公司建立了固定的資訊溝通渠道,團隊每天晚上定時上報車輛當天故障情況、檢修計劃和次日上線安排。“前方團隊能夠隨時與‘家中’技術團隊取得聯繫、獲得支援。”
正是一線技術人員的辛苦付出,中國動車組駛向全球才有了重要保障。2月7日,老中鐵路有限公司專門發來感謝信,對中車四方股份公司等提供的優質鐵路裝備産品和售後服務表示誠摯感謝。
□ 本報記者 肖 芳
本報通訊員 畢建奎 高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