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新更又一春。在北京冬奧會的冰雪“榮光”中,我們迎來充滿希望的一年,開啟新的追夢之旅。
習近平總書記“三個走在前”的重要指示要求強音在耳,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鼓點催徵,億萬齊魯兒女的美好生活嚮往時不我待。
實現“三個走在前”,關鍵是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增強創新力,昭示著山東牢記總書記殷殷囑託、把準方向保持定力的奮進之勢;激發著山東鞏固拓展比較優勢、高標定位敢為人先的求進之心;蘊含著山東讓發展動力更加澎湃、讓山東人民生活更加美好的惠民之情。
願除舊妄生新意,端與新年日日新。創新,必是虎年齊魯大地的最強音。
把比較優勢變為發展勝勢
在2022年新年賀詞中,國家主席習近平飽含深情地説:“在飛逝的時光裏,我們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國,是一個堅韌不拔、欣欣向榮的中國。這裡有可親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異的發展,有賡續傳承的事業。”
一幅“天工人巧日爭新”的創新、實幹畫卷讓全國人民為之共鳴。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十四五”規劃實施的關鍵之年,這樣的歷史方位和偉大事業,呼喚創新創造的精神和品格。
山東,是習近平總書記牽掛的地方。2018年視察山東時,總書記就要求山東“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型發展”。可以説,從“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到“在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上走在前”,總書記對山東的要求是一脈相承、一以貫之的。
這是總書記的重托,是山東對全國大局應有的擔當,也是我們責無旁貸的歷史使命。增強創新力,是我們的必由之路和必然選擇。
犯其至難而圖其至遠。任何偉大的目標都不是輕輕鬆鬆、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百年變局、世紀疫情、三重壓力,加上自身長期積累的一些矛盾、問題,都是前進道路上繞不過去的“攔路虎”。當然,我們也有“伏虎”的信心和勇氣:經過多年的奮鬥積累,我省在九個方面形成了相當突出的比較優勢。這些優勢,就是我們的底氣所在、潛力所在,更是強化創新、尋求突破的切入點和方向所在。
“真正有影響力的創新都離不開對資源稟賦的考量,對已有積累的把握。在鞏固拓展優勢上增強創新力,才能讓比較優勢轉化為發展勝勢。”青島大學黨委書記胡金焱説。
歲末年初,山東全面展開擴需求“十大行動”的部署鼓舞人心,每一行動都有重大項目、重大工程及明確目標舉措,全面增強三大需求對經濟增長協同拉動作用,讓人們看到山東鞏固拓展供需兩端可以協同發力這一優勢的新思路新辦法。
精準管控“兩高行業”、整體提升先進製造業、做強做大工業網際網路,讓新老動能相得益彰;全面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任務,實施省屬企業對標世界一流企業質效提升工程,為中小微企業減負紓困,讓各類企業比翼齊飛;佈局四大省級新區,實施新型城鎮化建設行動,讓城鄉區域更加均衡發展……
當我們把山東今年重點工作的這一個個“創新點”連在一起時,一條在鞏固拓展比較優勢中全面增強創新力的主線清晰可見。
可以説,九個方面比較優勢是山東增強創新力的重要切入點和著力點。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全面增強科技、制度、管理、文化等方面的創新力,推動各項工作事爭一流、唯旗是奪。
短板弱項就是發力空間
木桶原理告訴我們,不補齊短板,長板效應就會大打折扣。增強創新力,實際上就是增強破解問題、補齊短板弱項的能力和水準。
這些年全省經濟發展的結構、品質、動力、活力等之所以發生趨勢性、關鍵性變化,一條重要的經驗就是,從薄弱環節入手,向短板之處發力,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
從“四新”經濟佔比達到32%左右到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萬家,從“上雲用雲”企業超過35萬家到營商環境建設整體水準位列全國第一方陣,去年山東加快補齊科技創新、數字經濟、營商環境等方面的短板差距,高品質發展取得新成效。
冬奧會上,不少中國健兒身上穿的防切割滑冰服,有山東建華中興手套股份有限公司的影子。這家企業研發出輕薄複合材料,攻克了滑冰服製作的最大難點——防切割。除此之外,冬奧會上還有中國首臺自主研製的雪蠟車、澳柯瑪高溫造雪機等山東“硬核”科技元素。
“山東智造”閃耀冬奧,背後是近年來山東對科技創新工作的不斷加碼:連續三年省級科技創新資金投入保持10%的速度增長,許多關鍵技術實現突破——時速600公里磁浮交通系統下線,3個一類創新藥獲批上市,柴油機本體熱效率達到51.09%……
成績固然可喜,但全社會研發投入仍然不足,自主創新能力有待增強等問題仍然較為突出。增強創新力,是把“第一動力”和發展底氣蘊蓄得更充足一些的迫切需要。
今年,山東將持續推進“四個一批”:攻克一批創新技術、搭建一批創新平臺、壯大一批創新企業、引育一批創新人才。企業是創新的主體,膠州市科技和工業資訊化局局長劉強表示,膠州將支援海爾、中集等領軍企業聯合上下游,組建一批創新聯合體,培育一批“殺手锏”技術和産品,打造一批具有持續創新力和競爭力的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專精特新企業。
韆鞦基業,人才為本。這兩年,我省對人才的吸引力日益增強,“雙一流”高校優選生來魯就業人員大幅增加。但隨著我省新舊動能轉換步伐加快,高層次、創新型、科技型人才需求猛增,結構性人才短缺越發凸顯。強化科技創新,必須更大力度聚天下英才而用之,打造具有山東特色的人才發展雁陣格局。
當前,我省發展正處於轉型升級、新舊動能轉換“五年取得突破”的緊要關口。增強創新力,是搶抓科技革命新機遇,把發展潛力充分激發出來的必然舉措。
産業數字化和數字産業化是大勢所趨,是賦能傳統産業、催生新動能的關鍵之舉。山東在數字經濟上起步較晚,雖還不是發展的長板,卻是令人充滿想像的“潛力板”。
山東雄厚的産業基礎為數字經濟提供了廣闊、豐富的場景,加強數字變革創新,一方面要加力提速以工業網際網路為代表的數字經濟,通過數字賦能讓産業發展“如虎添翼”,另一方面要以數字政府的建設為引領,帶動數字經濟、數字社會建設,全面提升社會治理創新力。
無論是優化産業結構還是加強自主創新能力,要素保障都是基礎資源。能源資源瓶頸制約比較突出問題,是包括山東在內的諸多省份必須直面的難題。
去年8月,獲批我省排污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試點後,東營市出臺了排污權有償使用與交易試點暫行辦法,明確了市場化試點範圍為精煉石油産品製造、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製造等行業新建、改建、擴建項目,在這些領域最大限度讓市場配置資源。
土地、能源、環境、資金要素調控機制側重點各異,需要我們找到更多創新辦法,破解要素“天花板”,為高品質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不僅僅是科技創新、産業結構,在基礎設施、城鄉區域發展、統籌發展與安全等領域,我們都還不同程度存在短板弱項。唯有通過創新把短板補齊,讓弱項強起來,把基礎打得再牢靠一些,把騰飛的跑道鋪砌得更堅實一些,才能贏得主動、贏得優勢、贏得未來。
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的動力活力
創新力的強弱,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增強創新力,必須強化系統整合,激發全社會創新創造的動力活力。
人民群眾中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和活力。山東是人口大省,常住人口、戶籍人口“雙過億”。在改善民生和社會建設上加大改革創新力度,做優社會生態,調動社會和群眾的積極性,本就是增強創新力的題中應有之義。
面對嚴峻就業形勢,扛牢穩就業保就業重大責任,不僅要鞏固過去管用見效的“實招”“硬招”,更得拿出“新招”。今年我省面向城鄉就業困難人員,創新設立公益性崗位40萬個左右,讓他們以工代補、以就業促增收。眼下,各地正建立工程化、項目化推進機制,倒排工期、挂圖作戰,讓黃金政策儘快發揮黃金效用。在共同富裕背景下改善民生,這樣的創新舉措應該越多越好。
營商環境是生産力、競爭力,也是創新力。山東有1300多萬的市場主體,激活這一龐大群體的動力活力,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是基礎和關鍵。
近年來,山東以“一次辦好”改革為主線,以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突破行動、政務服務“雙全雙百”工程為抓手,統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全省營商環境建設整體水準位列全國第一方陣。對標最高標準,山東將實施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努力營造高效便捷的政務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保障有力的要素環境、和諧穩定的人文環境、公平透明的法治環境、優質溫馨的服務環境。
激發動力活力,必須始終用好改革開放“關鍵一招”。去年底,山東四大省級新區揭開“紅蓋頭”。新區新在哪?核心在體制機制創新。比如煙臺黃渤海新區整合了各類支援政策和制度創新成果,被賦予市級開發建設等經濟管理許可權及與其密切相關的社會事務管理許可權,實現“新區事新區辦”。
“這幾年,山東通過改革攻克了很多新的老的發展難題,破解了很多有形無形的瓶頸制約。下一步,山東要持續深化‘九大改革攻堅’,全面激發經濟社會動力活力。”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院長黃少安説。
開放的空間決定發展的空間,開放的活力決定發展的活力。大年初一零點剛過,RCEP對南韓正式生效後不到一分鐘,中國—上海合作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範區海關原産地證書審簽中心內,首份對韓RCEP原産地證書籤出。
自貿試驗區、上合示範區等國家級高水準對外開放平臺落戶山東,RCEP、CPTPP在山東試點示範,綜保區、高新區、經開區等快速發展……一系列載體平臺相繼加持山東、青睞齊魯。
新的一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海運價格上漲多、供應鏈堵點多、外資大項目偏少等嚴峻形勢,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迎來巨大挑戰。山東將實施外貿固穩提質行動,謀劃用好自貿試驗區、上合示範區等平臺“試驗田”“橋頭堡”“主陣地”作用,穩住老市場、拓展新市場,加快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
因循守舊只會裹足不前,亦步亦趨無異於自甘落後。虎年來臨,我們要以虎虎生威的雄風、生龍活虎的幹勁、氣吞萬里如虎的精神,永葆“闖”的精神、“創”的勁頭、“幹”的作風,不斷增強經濟社會發展創新力,奮力書寫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新篇章。
□ 記者 趙洪傑 李子路 劉 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