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七溝八梁”到“道路平展”;從“天晴一身土,天陰一身泥”到“晴天不沾塵,雨天不粘泥”。近年來,濟南市農村公路建設獲得了質的飛躍,截至目前,濟南市農村公路里程達1.6萬公里,新建改造“四好農村路”6300余公里,全市近3000個村莊、8000余公里道路硬化任務全部完成。鄉村振興,交通先行,打通農民出行“最後一公里”助力了沿途鄉鎮的脫貧攻堅工作,促進了鄉村與外界連通,為鄉村地區的百姓生活打開了希望之門。
路面拓寬至6.5米,6300公里“四好農村路”改造完成
“我們要走出去”這是景銘(化名)的信念,從南方回來後,他承包了土地用來種植水果,南部山區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給他的水果園提供了無限可能。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運輸成為了他的難題,一個人一輛車,逢三逢五早上拉到仲宮大集上售賣,很多時候,出售不及時導致水果隔夜腐爛。山路顛簸,那些有緣被世人看到的水果也在路上被擠壓的不成樣子。
“通到了門口,路寬了也平了。”景銘從果園回來,看到村口平坦寬闊的縣道,言語中滿是激動。2018年開始,濟南市積極開展“四好農村路”三年集中攻堅行動,濟南新建改造“四好農村路”6300余公里,近一半農村公路舊貌換新顏。截至目前,全市近3000個村莊、8000余公里道路硬化任務全部完成,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工作圓滿收官,全市基本實現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全覆蓋,打通了群眾出行“最後一米”,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勢動能。
“增加路面寬度,普遍達到6.5米或更寬,農村群眾走起來更通暢。”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黨組成員、濟南市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中心主任楊峰表示,增加路緣石或硬化路肩、施劃標線,提升公路檔次,更好地展現農村公路線形美的特點。除此之外,完善標誌、護欄等設施,部分路段安裝了路燈,群眾走在路上更有安全保障。
濟南市農村公路路網結構越來越合理,通行條件和服務品質明顯改善,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顯著提升。昔日的小鄉村,如今變了新模樣。
一路美景!鄉村公路遊登場
宋龍是一名騎行愛好者,足跡遍佈山東,今年他要打卡濟南的鄉村道路騎行。“地圖上顯示,從李家塘到西營正好15公里,若加上途中尋找景點、欣賞景致所走路程,估計今天要徒步行走20公里左右。”在宋龍騎行的路上,他也見證了濟南鄉村的日新月異。
回憶一個雨天騎行的經歷,宋龍稱那天冒著淅淅瀝瀝的小雨,沿著老柳線向東南方向進發。四週峰巒起伏、青山環繞,兩邊叢林密布、樹木蔥蘢,空氣極其清新。在這樣的環境中穿行,遠離喧囂城市,脫離繁鬧紅塵,感覺腳下生風。無需欣賞什麼景點,就這樣沿著鄉村公路微雨騎行,也是一番樂趣。
“從前的南山很難走,可以説是進不去出不來。”對於旅行者,之前的南部山區讓人“望山興嘆”,如今周道如砥,吸引了不少驢友前去觀賞南山風光。縣道051,也就是大家廣為熟知的老柳線,從小清河邊的老僧口村向南,經唐王、董家、郭店、孫村、彩石、西營、柳埠等7個鄉鎮,一路蜿蜒至柳埠街道的柳東村,縱貫濟南的東部與南部。沿途古跡眾多,山泉汩汩、小橋流水、滿目蒼翠,老柳線猶如一根精美的珍珠繩,將周邊的景點串聯起來。
“農村公路不僅要建設好,還要養護好。”作為濟南市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中心的主管領導,建立全市“四好農村路”的網格化管理體系是楊峰所堅持的。推進農村公路小修保養,及時修復公路病害,加大保潔頻率,保障農村公路實現有路必養、管護到位。“道路兩側不僅要綠樹成蔭,我們還要讓它花開遍地。”楊峰説。
濟南市在“四好農村路”建設中積累了很多有益經驗。按照“修一條路,成一片景,富一方百姓”的理念,精心打造公路+旅遊項目。目前歷城區港九路、南部山區摩葦路、平陰縣旅遊路等一批高顏值有氣質的農村公路已經成為泉城旅遊圈的“網紅路”,騎行隊、旅遊團、親子團,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慕名打卡。
改造86條黃河灘區撤離道路,7.6萬人受惠
“自古黃河多水患,灘區群眾多磨難。”這是一句順口溜,更是黃河灘區的歷史寫照。
8月16日下午,省委副書記、省長李幹傑主持召開全省推進黃河灘區脫貧遷建專項小組會議,會議要求強化統籌協調,推進灘區發展同鄉村振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品質發展等戰略有效銜接,促進力量集聚、效果整合。
濟南市黃河下游長平灘區由於常年受汛期洪水淹沒威脅等因素影響,基礎設施薄弱,尤其是灘區內撤離道路數量不多、路網佈局不合理、現有道路標準較低,不能完全滿足灘區群眾及時撤離、轉移需要。
從2018年開始,濟南市把“全面啟動黃河灘區遷建”列入政府工作報告,濟南市交通公路部門全力服務灘區遷建,積極推進臨時撤離道路項目建設相關工作開展。截至目前,新建改造86條黃河灘區撤離道路,建設總里程約216公里,工程主體項目提前一年完工。惠及長清區、平陰縣灘區8個鎮辦88個村莊的7.6萬人,為加快灘區經濟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據悉,商河縣、章丘區、萊蕪區、鋼城區等4個區縣順利通過了省級“四好農村路”示範縣中期驗收評估,創建成效明顯。
“戶戶通”通的不僅是路,更是致富經
“一到了冬天就滿是沙塵,風一吹到處都是。”王富國回憶,西營子村雖然靠近國道104,但是進村的道路曾經卻沒有那麼方便,最早的時候是村內自發鋪設的小路,沿著田地邊壟就開了一條路出來。
“那些大車開進來,從這裡繞行到國道104,路壓的坑坑洼洼。”緊鄰西營子村的東營小學也曾受限于羊腸小道,冬天的時候放了學,一陣風吹過來,咳嗽聲立即響成一片。
2019年7月,濟南市交通運輸事業發展中心負責村內道路硬化工作任務,按照“晴天不揚塵、雨天不粘泥”的要求,積極推進“戶戶通”工作。第一時間組成專門領導小組和工作機構,明確責任分工,成立鄉村振興“戶戶通”攻堅隊,不等不靠,迅速開展工作。積極牽頭組織各區縣調查核實全市涉農村莊數量及硬化村莊完成情況,摸清底數,為全面加快工作推進打下堅實基礎,不到半年的時間,就超額完成了當年全年工作任務目標。
“戶戶通”推進工作中,科學規劃,統籌推進相關建設項目。加強與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配合齊魯樣板村、美麗鄉村示範村打造,統籌推進鄉村振興試點和其他村莊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給排水、強弱電、綠化、燃氣等)齊頭並進,合理預留管線埋設空間,指導區縣做好道路硬化工作與其他工程施工的對接,避免前建後挖,節省財政資金。
“高度重視建設品質,強化品質管控,統一設計及專業監理,打造出精品工程,舉全行業之力確保把好事辦好,真正贏得村民百姓的口碑。”楊峰説。
截至目前,濟南市近3000個村莊、8000余公里硬化任務全部完成,全市基本實現農村通戶道路硬化全覆蓋,打通了群眾出行“最後一米”,為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注入強勢動能。
“十四五”期間,濟南市將繼續一體推進交通運輸服務支撐鄉村振興戰略,2021年將開展“四好農村路”提升行動,重點實施路網延伸通達、路網改造提升等五大工程,計劃年內新建改造農村公路266公里,實施養護工程1100公里。(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于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