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廣袤沃野再生金——山東濰坊從農業産業化邁向農業現代化的探索
山東省濰坊市是全國重要的農産品生産、加工和出口基地。改革開放後,這裡探索出了貿工農一體化、農業産業化經營等經驗。今天的濰坊,有領跑全國的設施農業,有創下單産紀錄的海水稻基地,有國家級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還有壽光蔬菜、青州銀瓜、濰縣蘿蔔等一大批人們耳熟能詳的優質品牌農産品,現代農業特質愈發鮮明。
數據顯示,平均每分鐘就有8526公斤蔬菜從濰坊的壽光銷往各地,全國新建的蔬菜大棚一半以上都有壽光元素。2020年,濰坊市蔬菜出口量佔全國1/8,禽肉出口量佔全國1/6,農機總産值佔全國1/4。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總目標”“産業興旺,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鄉村振興,關鍵是産業要振興。”
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程中,農業現代化之路怎麼走?曾經在農業産業化上先行一步的濰坊,又在努力探索。
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農業現代化,關鍵是農業科技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把發展農業科技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慧化,給農業現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對於科技的力量,濰坊農民感受深切。
從衛星地圖上看壽光,白色斑點密密麻麻,17.3萬座大棚星羅棋佈。“30多年前,我們憑著冬暖式蔬菜大棚技術‘一招鮮’,逐步發展成全國的‘菜籃子’。”壽光市蔬菜合作社聯合會會長崔玉祿説。
然而,隨著“壽光模式”的複製推廣,新的問題來了——全國許多地方都在種大棚,壽光下一步怎麼辦?
實際上,壽光蔬菜面臨的問題,也是濰坊邁向農業現代化的一道必答題。
“‘一招鮮’還要‘招招鮮’,靠拼資源、拼投入不可持續,種植規模和産量容易被別人趕超,農業的出路還要靠科技。”濰坊市委書記田慶盈説。
咬定科技,濰坊圍繞糧食、蔬菜、生薑、肉雞等12個産業集群,下力氣搭建創新平臺,打造創新高地。在寒亭區國家現代農業産業園,15個産學研平臺圍繞濰縣蘿蔔、寒亭西瓜攻關;在中國農科院壽光蔬菜研發中心,17個課題組聯合攻關,一個個新品種在壽光大棚安家;在落戶濰坊的北京大學現代農業研究院,第三代小麥雜交育種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
一個地級市,如何能集聚眾多重量級創新平臺?
“在濰坊,政策、資金、服務都向創新傾斜,實驗室設在田間,科研緊密連接市場,新品種能更快地推廣到全國多地。”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張聖平的回答,讓人看到濰坊的創新決心。
從源頭上保障糧食安全。從發展蔬菜基地到推動種業攻關,濰坊的種業企業佔山東省一半,自主研發140個蔬菜新品種,國産蔬菜種子市場佔有率提升到75%。
關鍵技術不斷突破。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團隊研發的新一代智慧大棚,應用發明專利120多項,蔬菜佩戴上感測器,潮汐灌溉、巡檢病蟲害等用上機器人,破解了蔬菜大棚夏季高溫期不能生産的行業難題。
新品種、新技術如何從“試驗田”走向大田?
濰坊打通農技推廣“最後一公里”。用好田間、網路、基地3個課堂,實施“百名專家聯牧場”“千人聯千社、培強新主體”等工程,3000多名農技推廣員常年活躍鄉間,村村有包乾技術人員,戶戶享受技術服務。
壽光蔬菜大棚不斷迭代升級,從當年的小土棚,到下挖式卷簾棚,再到智慧物聯網的“雲棚”,從第一代已經發展到第七代。科技推動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轉變。
走進壽光市稻田鎮崔嶺西村村民崔江元的大棚,高科技設施隨處可見。老崔打開手機上的APP,指尖輕點,棚頂的簾子緩緩拉開,“用上高科技,種菜輕鬆多了,一座棚一年能收入30多萬元。”目前,壽光的蔬菜大棚物聯網應用率達到80%,第七代智慧化大棚推廣數量達3萬多座。
科技感滿滿的,不只是壽光蔬菜大棚。
在昌邑市柳疃鎮青阜農業綜合體,10萬畝麥田喜獲豐收。“控制中心一台電腦唱主角,收割機、打捆機等300多臺(套)機械大顯身手。”宏豐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孫德東説,“從土壤改良,到全程機械化,科技讓鹽鹼地變成噸糧田!”
在高密市大牟家鎮豐俊種植專業合作社,一項水肥一體化技術,讓土地告別了“望天收”,合作社理事長劉風俊算了筆賬:“每畝地節水30%以上,減少肥料10%以上,可增産15%。”
一項項技術賦能廣袤的田野。目前,濰坊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67%,高出全國平均水準近7個百分點。正是插上了科技的翅膀,濰坊農業跑出了“加速度”。2020年農業總産值突破1000億元,居全省第一。全市糧食總産量85億斤,蔬菜産量、畜禽産量均佔到山東的1/5左右,扛穩了“米袋子”“菜籃子”的責任。
誰制定標準,誰就擁有話語權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産。
濰坊當年的農業産業化經營,解決的是小生産和大市場對接問題。然而市場並非一成不變。新形勢下,農業發展的主要矛盾已經由總量不足變為結構性矛盾,需求升級了,供給如何跟得上?
“誰制定標準,誰就擁有話語權。”濰坊依靠標準引領,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增加有效供給,減少低端供給,拓展高端供給,打造放心農産品的“金字招牌”。
2018年7月12日,由農業農村部和山東省政府聯合建設的全國蔬菜品質標準中心,在壽光揭牌。
國家級品質標準中心的落地,整合了2299條蔬菜産業鏈相關標準,啟動112項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研製,制定《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基地生産技術規範》,填補番茄、黃瓜兩個全産業鏈標準技術規範的國內空白。一項項成果推動“濰坊標準”上升為“國家標準”。
“以前的‘壽光模式’重在輸出産品和技術,現在,我們更看重輸出標準和體系。”壽光市委書記趙緒春説,瞄準蔬菜産業“微笑曲線”,前端、中間、後端一體聯動,通過標準化生産,實現“人有我優”,這是“壽光模式”探索出的新路徑。
推廣標準化生産,濰坊著力打造現代農業經營體系。
培育農業龍頭企業,塑造標準化“領跑者”。
“把清晨的朝露帶向傍晚的餐桌”,在中百大廚房加工車間流水線上,一棵棵帶露珠的蔬菜“穿”包裝、貼“品牌”,進入700多家城市商超。“車間連田間,我們的供應鏈帶動上游100多個基地標準化種植,保證産出放心菜、新鮮菜。”公司負責人介紹。
目前,濰坊擁有市級以上農業産業化龍頭企業836家。它們一頭連市場,一頭連農戶,串起一條條標準化産業鏈,形成10個産值過50億元的農業産業化聯合體,帶動農戶22.97萬戶。
扶持新型經營主體,壯大標準化“生産者”。
濰坊突出抓好家庭農場和農民合作社兩類經營主體,全市家庭農場數量達8949家,農民合作社達22.9萬家。
“過去種菜按畝管,現在要數葉子、算日子。”種了20多年番茄,壽光市于家村鵬遠果蔬專業合作社理事長高象鵬見識了標準的厲害,“咱照著標準幹,番茄含糖量提升一倍,價格翻了番。”從憑經驗到靠標準,于家村的菜農紛紛加入標準化園區。
創新社會化服務體系,發展標準化“服務隊”。
在高密市宏基農機專業合作社調度中心的螢幕上,農機數量、天氣情況實時更新。“合作社託管10多萬畝土地,從種到收再到賣全能管。”合作社理事長王慶偉説。
這是高密市“3公里土地託管服務圈”的一個縮影。依靠社會化服務,破解“誰來種地、怎麼種地”難題,全市土地託管面積50萬畝,佔到總耕地面積的35.7%。標準化生産落戶田野,帶動糧食作物每畝增收400元以上。
品質有保障,濰坊農産品不斷走向海外。安丘市連續7年成為全國出口食品農産品品質安全示範區,備案出口蔬菜加工企業163家,推動主要農産品加工轉化率達70%。在濰坊,500多種農副産品及加工産品出口到120多個國家和地區。
提高了品質,擦亮了品牌。青州探索建立全週期標準體系,推動銀瓜生産向規模化、標準化轉變。“有了標準,青州銀瓜的牌子更響了。”大關營銀瓜合作社理事長郇延慶説。
如今在濰坊,綠色食品、有機農産品、地理標誌農産品認證成為新風尚。2020年全市“三品一標”農産品總數達到1036個,這些無形資産積蓄起農業發展後勁。
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塑造發展新優勢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發展現代農業,確保國家糧食安全,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産業體系、生産體系、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由增産導向轉向提質導向,提高農業創新力、競爭力、全要素生産率,提高農業品質、效益、整體素質。
1斤大蒜賣幾元錢,製成黑蒜後,一顆就賣到十幾元。在安丘市源清田食品有限公司生産線上,大蒜價值實現提升。
“我們通過生物發酵技術,去除大蒜異味,保留營養成分,製成的黑蒜成了市場青睞的保健食品。”公司副總經理王秀珍介紹。一條條生産線讓大蒜告別“洗洗泥、扒扒皮”的原字號,變成蔬菜罐頭、保鮮蒜泥等精加工産品,讓蒜農分享到更多增值收益。
農業如何向高效産業轉變,這是濰坊邁向農業現代化的又一個課題。
“農村一二三産業融合發展,不是三次産業簡單疊加,而是更加注重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和多元價值,推進産業鏈相加、供應鏈相通、價值鏈相乘,實現全環節升級、全鏈條升值。”田慶盈認為。
數字化賦能,為濰坊農業注入新內涵。
走進諸城市惠發食品有限公司展廳,點擊“中央廚房+智慧餐飲”,彈出一個個健康功能表:在學校,營養套餐吃什麼;在醫院,患者食譜怎麼配……針對不同場景,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
“不同於以往的農産品加工,我們依託消費大數據,打造産業聯盟,搭建健康食材供應鏈平臺。”公司董事長惠增玉介紹,上游聯結生産園區、種養農戶,打造生態農業;中游聯合食品加工企業,建設智慧中央廚房和共用工廠;下游根據消費者需求,提供個性化營養配餐。“健康”標準引領,實現了從田園到舌尖的全鏈條可追溯。
農業不再止于耕田養殖,新業態新模式層出不窮。全市1418個休閒農業經營主體,542個綠色美麗牧場,讓一個個鄉村變得宜居宜業。
在寒亭區前闕莊村的東籬田園綜合體,創意農業風生水起。“這裡的番茄可以‘雲種植’。”村支書于英智打開手機示範,按下“直播”鍵,47個不同角度畫面讓智慧大棚內的場景盡收眼底。
“我們不光銷售農産品,把整個生産過程也一起銷售出去了。”于英智説。如今的前闕莊村,村前有産業園、村中是家園、村莊還有大公園,村民腰包越來越鼓。
向改革要活力。濰坊著力破解農村産業發展的 “人地錢”難題,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建立省級農村産權交易中心,出臺人才吸引政策。充分發揮國家農業開放發展綜合試驗區的平臺作用,提升産業競爭力。
既要發展鄉村産業,又不讓小農戶掉隊。高密市闞家鎮松興屯村村民孫烈英,嘗到了“村社合一”的甜頭,“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統一建大棚,咱農民拎包入駐,技術、銷路都不愁,掙的是穩當錢。”濰坊通過合作社帶動、産業園引領、社會化服務等6種形式,讓普通農戶緊密聯結在現代産業鏈上。數據最有説服力,全市農民收入增速持續跑贏經濟增速,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比縮小到1.99:1,遠低於全國水準。
從農業産業化邁向農業現代化,濰坊不斷塑造新優勢——
讓産業基礎更牢。“十四五”期間,努力打造50個全産業鏈龍頭企業,加快推進農業發展邁向中高端。
讓創新動能更足。“國字號”創新平臺集聚,形成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到“十四五”末,全市農業科技貢獻率力爭達到70%以上。
讓裝備支撐更強。濰坊擁有650家農機生産企業,在這裡,從建大棚的卷簾機,到各類專用機械,再到物聯網設施,應有盡有。到2025年,全市主要農作物機械化水準將達到95%以上。
讓發展底色更綠。今後5年,全市將推廣水肥一體化面積100萬畝以上,畜禽養殖廢棄物綜合利用率達90%以上,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鄉村。
…………
發展未有窮期,濰坊仍在路上。
本報記者 趙永平 王 浩 肖家鑫 《 人民日報 》( 2021年07月26日 第 0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