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第二輪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在山東】山東:保護與修復並舉 守護好海洋發展“生命線”
山東有綿延三千多公里的海岸線,近年來,山東堅持保護與生態修復並舉,著力打造“水清、岸綠、灘凈、灣美”的海洋生態環境。
休閒垂釣、兒童樂園、房車基地,如今位於威海經開區的逍遙港,成為人們娛樂聚會的好去處。
威海市民王女士説:“今天我們是七家在這聚會,這的環境感覺非常好,有海有沙灘,特別適闔家庭聚會。”
但在兩年多以前,逍遙港還是另外一番樣子。
威海市經濟技術開發區泊于鎮泊于村村民徐新道告訴記者:“那邊都是荒灘,以前沿海全部是養殖蓋的房子,以前海水沒有這麼清澈。”
“原來這裡可以説寸草不生,因為鹽鹼化特別嚴重,老百姓也種不了莊稼。”威海廣安城市建設投資有限公司部門經理林沫含説道。
土地種不了莊稼,村民只能將耕地變成魚池,這樣一來,土地鹽鹼化的面積進一步擴大,形成生態惡性迴圈。幾年前,威海市啟動逍遙港整治修復工程,上游河道拓寬、養殖大棚拆遷、湖心島綠化等多個項目同步啟動,鹽鹼地變濕地,水體水質穩步提升,但是濕地的生態系統恢復卻沒有達到預期。
林沫含説:“(項目團隊)和威海市海洋局一起溝通,當時找了中國海洋大學也過來做調研,覺得這個地方也特別適合種大葉藻。”
威海市海洋發展局副局長董崇強介紹説:“這個地方適宜增殖(大葉藻),包括我們局和公司也好就是一拍即合,雙贏的一個事情。”
2017年以來,逍遙湖共增殖大葉藻24萬株、種子55萬粒。不斷生長蔓延的大葉藻,吸引了大批魚類來此繁衍,生物多樣性增加20%以上,曾經臟亂差的逍遙湖,蛻變成小有名氣的休閒漁業公園。
董崇強表示,按照突出重點,循序漸進的原則,對海岸線進行逐一修復,讓海岸線變得更加美麗,環境更加宜人,生態更加文明。
近年來,威海市累計實施51個海洋生態修復項目,修復受損岸線超過100公里,清理垃圾200萬立方米。不僅是威海,近年來,東營市也頒佈施行《東營市海岸帶保護條例》,促進海洋資源節約集約利用,分步分段實施總面積1862公頃的生態修復項目,完成退養還灘545.87公頃。煙臺自貿片區以5家國家級海洋漁業原良種場為主體,實現了海洋生態修復由“為捕撈而修復”向“為生態而修復” 轉變。“十三五”期間,山東近岸海域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到94.1%,優於年度目標6.1個百分點,比2015年提高近10個百分點。
閃電新聞記者 馬萌萌 路玉超 單大偉 王繼偉 陶曉東 威海臺 任博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