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全面不全面,和諧很關鍵。
“和諧”是人文精神與東方智慧碰撞形成的價值形態,“和實生物”的和諧之真,“和而不同”的和諧之善,“和為貴”的和諧之美,構成了古人的和諧觀。和諧是一個亙古常新的觀念。從深遠處走來,古人的哲學智慧已經滲透到現代生活的肌理,並在一代代人的實踐中日漸豐富和系統化。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到建黨一百年時建成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的小康社會。織就民生保障幸福網、下好社會治理“一盤棋”、增強生態核心競爭力……更加和諧的社會已為青島的全面小康打下堅實基礎,一幅暢享和美生活的畫卷正徐徐展開。
織就民生保障幸福網
民惟邦本,本固邦寧。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
“十三五”期間,青島民生支出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始終保持在七成左右。尤其是去年,面對疫情衝擊,青島市在民生投入上的力度不減,無不透露著青島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出發點,織就民生保障幸福網,突出民生兜底的溫情。
醫療保障一直以來都是民生的熱點領域。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
“以前換導尿管,要麼租車去醫院,車只能開到村裏大路上,兒女們得請假陪著,把我從家抬過去。要麼打120,來回一趟至少得400元。現在好了,我們一個電話,醫生就來家了。”嶗山區青山村的劉大爺今年81歲,提起“家庭醫生”,他讚不絕口,“真好!太方便了!”
王哥莊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科醫生張作峰是劉大爺的家庭醫生,他和鄉村醫生、助理護士共3人組成團隊,為劉大爺“到府”提供管路護理、慢病治療、康復、測血糖、量血壓、初病診斷等服務。在王哥莊社區衛生中心,像這樣的家庭醫生團隊共有7個,服務轄區34個村。
然而,“農民也有家庭醫生”只是青島市構建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的一小步。建立城鄉統一的基本醫療保險、大病醫療保險、長期護理保險、醫療救助……青島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已為市民編織起“小病有所保、重疾有所托、特藥有所補、年老有所護、困難有所助”的多重保障網,有效防止全市納入醫保覆蓋範圍的390余萬城鎮職工、480余萬城鄉居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除此之外,“十三五”期間,關乎民生的其他領域成績也十分亮眼——城鎮累計新增就業197.47萬人;新建、改擴建幼兒園338所,中小學210所;城鄉低保標準分別提高32%、46%;全市6萬多貧困人口和200個省定貧困村、310個市定經濟薄弱村、10個市定經濟薄弱鎮全部脫貧摘帽。
切實解決老百姓的“急難愁盼”是促進社會更加和諧的治本之策。站在新起點,如何不斷完善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教育事業發展,全力推動社會保障制度改革,進一步增進民生福祉,讓廣大群眾感受民生的溫度、幸福的質感,成為青島的新課題。
下好社會治理“一盤棋”
打造全民共建共治共用的社會治理格局,是構建和諧社會、實現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1100多萬市民,5天完成全員檢測!在2020年10月的那場抗疫戰中,青島的迅速響應、高效運作,贏得了國內外廣泛讚譽。青島的“善治”也在那次“大考”中展現無遺。
“十三五”時期,青島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和省有關指示精神,圍繞基層社會治理、法治政府建設等方面發力攻堅,並鮮明提出,構建具有時代特徵、市域特點、城市特色的社會治理新模式,打造全國一流的市域社會治理標桿城市。
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社區。基層社會治理好不好,要看群眾笑不笑。從“社會管理”到“社會治理”,一字之差,突出的是構建以人民為中心的多元化治理模式,歸根到底是實現全民共建共治共用,讓老百姓“心氣兒順”。
“早些年我干支部書記的時候,打掃個衛生,難啊!現在院裏院外哪用得著別人催,家門口有點兒垃圾就不能換道德幣。”平度新河鎮洪山四甲村的老黨員張學松提到的“道德銀行”,是新河鎮探索高品質黨建統領村級治理的創新舉措,對文明行為進行量化管理、積分獎懲和存檔入賬,“道德行為—積分—道德幣—實物或服務—道德行為”的閉環式道德正向轉化生態,倒逼了村風文明和村民素養極大提升。
在西海岸新區,基層治理則更加“智慧”。在其搭建的“一體聯動”資訊系統上,全區213萬人口、34萬餘家市場主體等基礎數據全被抓取,依託資訊系統和4000多名專職網格員,西海岸新區優化資訊匯聚、研判、分辦、處置、反饋的閉環工作流程,創新了“民有所呼、我有所應”的綜合響應機制,有效實現了鎮街呼叫和民生訴求統一受理、統一調度、快速響應。系統運作以來,累計受理各類問題事項483萬餘條,均得到有效處置。
如今,在青島,這種“反映問題—解決問題—反饋評價”的社會治理新平臺已不是新鮮事,圍繞探索黨建引領提升基層社會治理能力,青島各區市都形成了自己的獨特打法,涌現出了一批民主協商品牌、工作模式和工作制度,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後一公里”。
增強生態核心競爭力
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是和諧社會的應有之義。
近年來,以建設環境友好、人民幸福的美麗青島為目標,青島瞄準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等重點工作,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品質,為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發展之路,做出了“青島注解”。據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青島市區空氣品質優良率達86.3%,位列全省第二,“藍天白雲繁星閃爍”天數達到295天,位列全國北方城市前列;近岸海域水質狀況總體良好,海水水質優良面積比例達98.8%。
推進綠色發展,真抓實幹才能見效。為了將綠水青山“常態長效”,將生態環保工作滲透到生産生活全過程,青島不斷創新、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相繼發佈《青島市海岸帶保護與利用管理條例》《青島市濕地保護條例》等制度方案,推出全國首個“灣長制”,全省首個“河長制”,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加速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進程。
3000多畝釀酒葡萄,年産葡萄酒近50萬瓶;帶動周邊村民種植新式葡萄3000多畝,每人平均每年增收2萬元——萊西院上鎮隋坊村村民董作苗做夢也沒想到,家門口曾經寸草不生的廢棄礦山上竟能長出葡萄,而他和周邊村民則靠著礦山修復打造的葡萄酒莊,走上了綠色發家路。
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産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産力。昔日礦山變身“金山”,這只是青島把生態變成發展競爭力的一個縮影。竹岔島198戶居民集體搬遷,作為青島海島開發的首個佈局點,竹岔島將在島民搬出後作為旅遊景點進行保護性開發;利用自然海洋環境在海上“造田”,建設海洋牧場,推動漁業與海工、旅遊等三次産業深度融合發展……這些都是青島關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
風物長宜放眼量。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韆鞦的事業。站在新起點,青島只有把握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內在要求,才能把良好生態環境化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彰顯“走在前列”的使命和擔當。
□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余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