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炭疽
炭疽是由炭疽芽胞桿菌引起的一種動物源性疾病,牛、羊等動物一般在吃草時經口感染土壤中的炭疽芽孢桿菌,在動物間傳播並延續,一定條件下會感染人。
根據感染途徑不同,人類炭疽分為皮膚炭疽、肺炭疽和腸炭疽主要原發病類型,以皮膚炭疽最為常見,多為散發病例,肺炭疽及腸炭疽病死率高,有時會引起炭疽敗血症和腦膜炎。
炭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規定的乙類傳染病,其中肺炭疽按照甲類傳染病管理。
流行病學特徵
1、流行特徵:發病前14 天以內,接觸過疑似炭疽的病、死動物或其殘骸,或食用過疑似炭疽的病、死動物肉類或其製品,或吸入可疑炭疽芽胞桿菌污染的粉塵,或從事與毛皮等畜産品密切接觸、與炭疽芽胞桿菌研究相關的職業,或在可能被炭疽芽胞污染的地區從事養殖、放牧、耕耘或挖掘等活動。
2、傳染源:主要是患病的家畜,如牛馬羊豬等。人與人間的傳播極少見。
3、傳播途徑:接觸病畜和污染的皮、毛、肉等畜産品可感染皮膚炭疽。接觸皮毛或灰塵時吸入炭疽桿菌的芽孢可感染肺炭疽。食用未經充分烹飪熟透的帶炭疽桿菌的肉食和被炭疽桿菌污染的其他食物和飲用水,可感染腸炭疽。
4、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感染後可獲得持久免疫力。
分型及臨床表現
1、皮膚型炭疽:手、前臂、面、頸等暴露部位的局部皮膚出現不明原因的斑疹、丘疹、水皰,周圍組織腫脹及浸潤,繼而中央壞死形成潰瘍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圍皮膚發紅,腫脹,疼痛不顯著,稍有癢感。除皮損外,患者多出現發熱、頭痛、關節痛、全身不適以及局部淋巴結和脾腫大等症狀和體徵。
2、腸炭疽 :發熱,腹脹,腹部劇烈疼痛,腹瀉,通常為血樣便或血水樣便。伴有噁心、嘔吐,嘔吐物中可含血絲及膽汁。可伴有消化道以外症狀和體徵。
3、肺炭疽:高熱,呼吸困難,可有胸痛及咳嗽,咳極黏稠血痰。胸部X線的主要表現為縱隔影增寬,胸腔積液。
4、腦膜炎型炭疽:劇烈頭痛,嘔吐,頸項強直,繼而出現譫妄、昏迷、呼吸衰竭,腦脊液多為血性。多繼發,也可能直接發生。
5、敗血症型炭疽:高熱、寒戰,感染性休克與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表現,皮膚出現出血點或大片淤斑,腔道出血,迅速出現呼吸與迴圈衰竭。多繼發,也可能直接發生。
怎樣預防
1、對家畜要實行圈養,嚴禁放養,家畜圈舍要定期用生石灰消毒,新進家畜要先分圈飼養觀察一段時間。病畜隔離飼養,及時淘汰。
2、對牲畜免疫接種。在疫區,家畜每年注射一次炭疽芽孢苗。
3、引進牛羊時,要做好檢疫工作,防止引進患病的牲畜。
4、從事家畜養殖、屠宰、皮毛加工、擠奶、肉類和乳製品加工銷售等人員工作時要做好個人防護,要戴口罩、手套、穿工作服。工作服嚴禁穿出工作場所,工作中禁止吸煙、喝水和吃東西,工作後及時洗手。為家畜接生時要戴手套,禁止徒手接生,家畜流産物要深埋消毒處理。
5、牛羊肉等烹調熟透後食用,特別吃涮火鍋時,一定要煮熟煮透;生熟肉案板一定要分開使用,案板和操作容器一定要清洗並用熱水燙洗,必要時消毒。
6、提高防護意識,做到“三不”:不要屠宰、剝食、銷售病死牲畜。
7、從事家畜養殖、屠宰、皮毛加工販賣、擠奶等職業人員,一旦出現在面、頸、手或前臂等暴露部位的皮膚出現紅斑、丘疹、水皰,周圍組織腫脹及浸潤,繼而中央壞死形成潰瘍性黑色焦痂,焦痂周圍皮膚發紅等症狀時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並告知流行病學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