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有缺口將“中央調劑”
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有缺口將“中央調劑”
人社部表示,個別省份養老金有缺口,中央調劑可在全國範圍發揮養老保險互助共濟作用,擬明年實施
11月1日,人社部新聞發言人盧愛紅在該部三季度新聞發佈會上介紹,正在加快研究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工作,準備明年邁出第一步,先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
社保基金已4年支出增幅超收入增幅
十九大報告提出,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儘快實現養老保險全國統籌。
養老保險全國統籌也成為人社部加緊辦理的一項重要工作。據人社部近年的社會保險發展年度報告相關數據,養老保險基金不平衡現象存在已久,由於東部地區年輕人口較多,繳納社保的較多,基金結余較多;而中西部地區老齡化程度高,養老基金支出大,則出現虧空。
新京報記者查閱各省市已公佈的2016年社保數據。廣東的社保基金結余較大,2016年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已達7652.22億元,其中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為7258億元。
河北省公佈的2016年企業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為910.8億元。基金支出1000.73億元,增長了12.54億元。當期基金缺口89.93億元。
人社部公佈的《2015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5年五項社會保險基金收入46012億元,增長15.5%;支出38988億元,增長18.1%。據人社部公開資料,這是社保基金從2012年來連續4年支出增長率高於收入增長率。
中央調劑制度將在全國發揮“共濟”作用
10月22日,人社部部長尹蔚民介紹,我國區域發展很不平衡,老齡化的程度差異也非常大。比如黑龍江,這是現在養老保險基金支付最困難的一個省份,它的撫養比是1.3:1;廣東的撫養比最高,是9:1。尹蔚民表示,要儘快地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
“人社部會同有關部門,正在加快研究推進養老保險全國統籌工作,準備明年邁出第一步,先實行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中央調劑制度。”盧愛紅在發佈會上表示。
中央調劑制度將發揮什麼樣的作用?盧愛紅表示,該制度可均衡地區之間由於人口結構特別是人口的流動導致的撫養比差異過大帶來的養老保險負擔,調劑餘缺,進一步在全國範圍發揮養老保險互助共濟作用,促進養老保險制度的可持續發展。
2020年全國實現養老保險費率省級統一
除了全國各省的養老金資金池規模不等、養老撫養比不同、養老基金支付壓力不一樣之外,在各省內,也有地區不平衡的現象存在。
1998年,國務院發文提出,各省(區、市)要實行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建立基本養老保險省級調劑機制,調劑金的比例以保證省範圍內企業離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的按時足額發放為原則。到2000年,在省範圍內,基本實現基金的統一企業繳納比例、統一管理和調度使用,對社保經辦機構實行省級垂直管理。
據公開資料,目前,四川、陜西、寧夏、江西等地方建立了省級調劑金制度,由省級以各地市基金為基數收繳一定比例的調劑金。不過,到目前為止,仍有省份沒有實現養老金的省級統一收繳、發放,而是由縣市自收自支。
今年9月,人社部財政部下發通知,要求各地積極創造條件實現全省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統收統支。目前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費率尚未統一的省份,要制定過渡措施,最遲2020年實現全省費率統一。
■ 相關新聞
14省區市上調居民養老金 多數不足200元/月
上海850元/月領銜全國水準;人社部稱將增加財政投入不斷提高養老金水準
11月1日,人社部發言人盧愛紅在該部三季度新聞發佈會上通報,14個省份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新京報記者昨日盤點發現,截至日前,已有上海、北京、天津等14個省份提高了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其中上海市以每月850元標準領銜全國。
新京報記者梳理髮現,2017年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上調的省份至少包括上海、北京、天津、青海、浙江、江蘇、寧夏、廣東、福建、內蒙古、河北、湖南、河南、山西等14個省區市。
我國自建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制度以來,發放水準長期維持在55元/月,直至2015年,人社部宣佈將這一標準上調到最低70元/月。從目前各省的發放水準看,大多數省市都在100元左右的標準。
今年14個省區市提高居民基礎養老金後,上海市由每月750元上調至每月850元,居全國首位。其次是北京市,北京市從2016年的510元/月提高至了560元/月。位居第三的天津市目前的標準為180元/月。
除北京上海外,這14個省區市中的12個,都未超過200元/月的水準,河北、湖南、河南、山西標準雖然較過去有10元左右的提高,但目前的發放水準也都在百元以內。
除了這14個省區市,部分省份的城市也單獨出臺政策提高了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如山東省濟南市,從2017年1月1日起,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每月增加10元,從100元提高至110元。湖北武漢市也在今年9月宣佈,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由每人每月22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270元。
還有的省份,對部分弱勢群體出臺了優惠的養老金髮放政策。如山東省在今年9月宣佈,參加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的重度殘疾人提出申請,經審核後可以提前5年發放養老金。
■ 釋疑
人社部:將增加財政投入提高居民養老金標準
對於目前我國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70元/月的標準,曾有專家表示,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就像“零花錢”,沒有起到“養老”的作用。區別於城鎮職工養老保險,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個人賬戶積累非常少,資金池的體量不大。因此,發放到城鄉居民手中的錢並不多。
從上述各地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提標後的發放水準看,越是經濟水準發達的省區市,或者在某個省份內越是省會城市或發達城市,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發放標準也就越高,或越有實力提高。
人社部農村社會保險司相關負責人曾于去年介紹,覆蓋1.5億人的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財政的投入還不到1000億元。彼時,這位負責人表示,城鄉居民養老保險還是處於一個打基礎的階段,財政投入非常必要。
雖然個人賬戶累積不多,也就是説,領取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的人向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繳納的費用不多。但是,人社部農村社會保險司有關負責人還是表示,城鄉居民保險的問題,不能簡單地從收了多少錢,就要發多少錢來看。
“新中國成立幾十年來,農民為國家作出過很大的貢獻,交了多年農業稅,社會保障政策應該向低收入人群傾斜。”這位負責人表示。
居民養老保險到底是一項社會福利制度還是社會保險制度?對此,這位負責人表示,這個制度是面向低收入的城鄉居民的、具有托底作用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而不是一項福利制度。
“不要總批評我們待遇太低,也要看到進步。”這位負責人介紹,印度的甘地國家養老金從60年代開始建立,到現在只覆蓋了1000多萬人,且支付在500個印度盧比,也就是50塊錢左右。
初審編輯 楊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