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據網路
儘管議論很熱烈,爭論也激烈,但我們很自信。我之所以説不在乎衡水中學來不來浙江,就是源於對浙江教育的自信。浙江教育品質高,不是自封的,全國各高校甚至美國常春藤名校對浙江學生的學能綜合評價、持續發展力都評價很高。大學是檢驗我們基礎教育的重要主體,大學對我們教育的認可就是對我們學校辦學的肯定。
如果平湖引進衡水中學看重的是每年有100多人能考進北大、清華這個數量的話,大家更應關注進北大、清華的“畝産量”。浙江的高中大多沒有巨無霸型的規模,學軍中學每年500多名高三學生中就有30多人進北大、清華,大家算算這畝産量。
我們對教育的自信還來自於對教育面向未來的規劃和設計。一所好的學校不僅體現在與現代經濟社會相匹配的硬體條件,更反映在這個學校的軟實力裏,包含具有現代知識結構、情感態度的師資,學校文化和生源品質。
熱議的背後
是浙江教育界的
擔憂
浙江教育界對於此事的關注,不是一種不自信的表現,其實是對浙江教育改革的一種擔憂。
浙江教育改革已經進行10多年了,自新課程改革開始一直到現在進行的新高考,浙江的教育改革一直沒有停止,並作為改革試點站在全國前列。改革的目的在於,改變過去僵化的應試教育,轉變為多元化的、給於學生多種選擇的、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教育模式。
當然,改革不會是一帆風順的,甚至可能面臨著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來自於家長對於優質教育資源的需求,來自應試教育仍適應高考指揮棒下的教育模式。
在從應試教育到素質教育的轉變過程中,衡水中學作為高考加工廠的典型代表落戶浙江,浙江教育界的擔憂的確存在。
我們的招生制度雖然正在進行變革,分數為先的錄取模式仍是王道。在這種錄取制度下,考分仍是學生、學校所追求的一個重要維度,浙江的高中也許可以適當發展符合學生長遠發展的其他維度,但與把分數為先作為單一維度的學校相競爭,可能面臨不小的壓力。
所以,浙江教育界對衡水中學落戶浙江的發聲,焦點不是針對哪所學校,而是反映了社會對優質、多元化教育的需求和教育供給不能滿足的矛盾。當浙江的教育改革還無法完全擺脫應試教育束縛的情況下,一所把應試教育做到極限的學校有可能對浙江的教育改革産生不小的衝擊,甚至導致一些改革立場不夠堅定的學校、校長走回頭路。
衡水中學真的有這樣的影響力嗎?希望這種擔憂是杞人憂天。(實習生 王丹情 記者 梁建偉)
初審編輯:李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