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套傳統文化必修課程
今秋將進中小學課堂
山東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發祥地之一,在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傳統美德方面理應走在全國前列。張志勇今年也建議,希望支援山東建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國家試驗區。
“全套教材已經做了第一次專家審查,選出的5套教材根據專家的評審意見修改後再進行第二輪專家評審,評審通過的就會進入今年秋季的中小學生的課堂。”張志勇表示,傳統文化教育作為地方必修課進入國民教育體系,這在全國尚屬首次。
張志勇介紹,我省中小學傳統文化課程內容堅持以儒家文化經典為核心,用儒家文化原典滋養中小學生的文化血脈、道德品格,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們不去搞離開原典的二手教材的傳承,什麼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規,我們不把這些作為教材。
此外,我省大中小學四位一體德育課程體系,還特別強調實踐育人。“把孩子校內外的實踐活動進行系統的課程化設計,我們正在推行研學旅行,正在規劃山東省內的研學旅行路線。”張志勇介紹,這不是簡單地組織學生去遊玩,而是在實踐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這需要系統化的研學課程體系來保障。在去年試點基礎上,全省中小學德育課程實施一體化改革將於今年全面推開。
將建後備校長人才庫
中小學校長從中“選”
在破解教師隊伍建設的很多難題上,山東也有不少創新性舉措。過去,受制于各種原因,我省中小學普遍存在“超編缺人”的現象。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到底是什麼?
張志勇表示,原因有很多,包括編制標準不太合理,比如,農村小規模學校、教學點,存在許多達不到規定班額的教學班,無法按照1:19的師生比配備教師。提前離崗的教師很多,但他們仍然佔著編制。此外,幼兒園長期沒有單獨的編制,幼兒園的公辦教師佔用的大都是中小學教師編制資源。
至於未來教師隊伍建設,張志勇説,要加快招聘方式的改革,給教育系統和學校更多的招聘自主權,包括面試前置、在一些高中開展引進人才試點等。還有,在縣域範圍內全面落實縣管校聘管理體制改革,推進教師校長交流輪崗。2016年,有2萬多教師進行輪崗,其中,到農村去的就有12000多人。
對於校長職級制改革,此前山東已經進行過幾輪試點,去年全省17市全面出臺改革方案,其中9個市的校長職級已經確定。“今年,要全面落實改革方案,加快中小學校長去行政化改革,讓懂教育的人辦教育。”張志勇説,先行先試的地區要進行深化,還沒有落地的市要抓緊政策落地。此外,各地要加快建設中小學校長後備人才庫。將來校長崗位需要人,只有具備校長任職資格的人才能參與選聘。(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周國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