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金箍棒”讓嫌犯現原形
濰坊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獲國務院大獎
5月19日,全國公安系統英雄模範立功集體表彰大會在北京召開,濰坊市2個集體、5名個人受到表彰,特別是市公安局刑科所被國務院授予“模範刑科所”榮譽,這是濰坊市歷史上公安系統獲得的最高榮譽,是對全市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的最高褒獎。6月7日,全市公安機關學講話學先進全面深化作風建設工作會議暨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先進事跡報告會在市公安局召開,對做出重要貢獻的5名同志進行通報表彰,刑科所集體做了先進事跡報告。
成績·刑科所
刑事科學技術助力破案
今年2月份以來,濰城區連續發生多起爬樓入室盜竊案件。由於犯罪嫌疑人作案時在鞋上套襪子、手上戴膠皮手套,辦案人員一直沒有提取到有效物證線索。濰坊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現場勘查人員圍繞案發地點擴大勘查範圍,最終在被盜居民樓下的一輛車上提取到一枚指紋,根據這枚指紋成功鎖定並抓獲犯罪嫌疑人,破獲入室盜竊案件33起。
近年來,濰坊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緊緊圍繞服務破案、服務辦案、服務訴訟主線,全市現場勘查率、物證提取率、物證比中率逐年提升,僅2016年就勘查現場300余起,受理檢驗鑒定3000余起,出具各類鑒定文書850余份,利用刑事科學技術直接破獲各類案件600余起,發揮了刑事科學技術在偵查破案中的尖刀作用。
2012年以來,濰坊公安機關破獲命案385起,其中由刑事科學技術直接破案的佔80%以上。同時,濰坊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全力攻克命案積案,他們對1995年以來的命案積案進行集中梳理,對原有物證進行重新檢驗,不間斷地利用DNA、指紋資訊庫進行查詢比對。截至目前,已破獲命案積案63起,偵破命案積案數居全省第一。
打造DNA檢驗品牌團隊
一系列重大案件的成功破獲,得益於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構建的以刑事技術為支撐的立體化偵查破案體系。他們構建了現場勘查、Y-DNA數據庫、視頻偵查+合成作戰的“3+1”立體化偵查破案體系,並於2014年10月建成濰坊市公安局合成作戰平臺,與110接處警系統、警綜系統等進行關聯,有效提升了偵查破案效能和水準。
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不斷進行科研攻關,多項科研項目分獲山東省公安廳科技進步一、二、三等獎。
2013年9月12日,江西省余江縣一電機公司發生特大盜竊案,被盜物品價值200余萬元,現場提取的一坨糞便是唯一物證。由於純糞便中DNA提取難度大,余江縣公安機關連夜派人帶著檢材,來到濰坊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送檢。刑警支隊六大隊副大隊長王新傑受理後,僅用一天時間就成功檢出DNA,直接比中違法犯罪嫌疑人。
王新傑是全省乃至全國聞名的DNA檢驗專家,為發揮他的引領帶動作用,濰坊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專門成立了“王新傑工作室”。在王新傑的言傳身教下,培養出一支具有多名專家、梯度合理、專業精湛、富有創新活力的DNA檢驗品牌團隊。
多人次獲省級以上表彰
截至目前,濰坊市公安局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有兩人被聘為“全國公安機關刑事技術特長專家”,12人次入選公安部、山東省青年人才庫,5人被評為齊魯公安英才,兩人分獲全國公安機關優秀專業技術人才一、二等獎。
據了解,刑事科學技術研究所成立於2008年,現有技術人員43名,主要承擔全市刑事技術工作規劃、管理、指導、考核,重特大案件現場勘查,物證檢驗,指掌紋、DNA、現場勘查、足跡系統等數據庫建設、管理,全市重大疑難案件的會檢會診等工作,實現由現場分析向案件分析的轉變。
市局刑科所研發的“濰坊地區漢族男性34個X-STR遺傳多態性”科研項目獲2012年濰坊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研發的“ABO基因型技術、線粒體測序技術、SNP檢驗技術、miniSTR檢驗技術、陳舊骨骼和糞便DNA檢測技術”五項技術屬省內首次應用,研發的“X-STR複合擴增技術”屬全國首次應用。市局、昌樂縣局研發的“水霧法顯現成熟前西瓜上的指印”科研項目獲2011年省公安廳科技進步二等獎、第三屆全國公安基層技術革新優秀獎……
人物·張曉華
死者患有艾滋病
他挖屍塊劃傷手掌
今年43歲的張曉華是青州市公安局刑警大隊法醫物證室主任,負責法醫、理化及DNA工作,是受到表彰的其中一人。從警以來,張曉華就把這個在別人眼裏既“又臟又累”也“沒有發展前途”的職業作為了自己終生追求的事業。
2016年4月15日淩晨,青州市發生一起惡性殺人碎屍案。4月30日,嫌疑人供述了拋屍地點是在濟南市東南郊區。得到消息後,正在家裏慶祝生日的張曉華,來不及跟家人道別就匆匆趕往濟南勘查現場。
在拋屍地,隨著泥土被一锨锨剷除,包裹屍塊的塑膠袋逐漸顯現,一股惡臭撲面而來。因為事先知道死者是雲南籍有吸毒史人員,並且極有可能是艾滋病患者(事後確定為艾滋病7年患者),張曉華比其他同志更知道接觸艾滋病人血液的風險有多大!“你們都退後,我是法醫,更專業,知道該怎麼處理。”説完,張曉華就獨自一人踩著混合著血水的泥土繼續挖掘屍塊。
就這樣,張曉華一點點拼湊著屍體的碎塊。可是,意外發生了!當張曉華搬運最大的塑膠袋時,銳利的屍體骨頭透過塑膠袋刺破了三層防護手套,劃傷了他的手掌,頓時鮮血直流。
劃傷手掌意味著很可能感染艾滋病毒,可是張曉華沒有退縮,用清水簡單沖洗後就又重新戴上手套投入到工作之中。將屍體拼接完整後,此刻的他已是艾滋病三級職業暴露,需要立刻進行阻斷治療。
連續一個月服用艾滋病阻斷藥物,張曉華的生化檢驗指標全部異常,嚴重影響了他的肝功、腎功,並且導致骨髓抑制,造成骨骼肌難以忍受的疼痛,不過他堅持了過來。
在19年的工作中,張曉華共勘驗各類刑(交)現場1780余起;出具傷害案件、交通事故等活體傷情檢驗鑒定書11900余份;傷殘鑒定書3900余份;屍體檢驗1800余具;酒精檢驗5000余人次。
2006年“2·10”爆炸案、“2·25”計程車司機被殺案,2013年“6·06”劉某某、劉某、潘某某故意殺人案,2014年“5·20”魏某某殺人焚屍案……在每一起案件破案後,張曉華都要重溫現場,了解犯罪過程、犯罪心理,進而明確每一處損傷的形成機理,並對這些案例加以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