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保護目前無法可依
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昆明動物博物館常務副館長梁醒財就曾提醒,中國螢火蟲正從南往北呈加速消失的態勢,其中青海、寧夏、內蒙古等省份已很難再採到樣本。早在2007年11月,在天津舉行的歐亞自然歷史博物館高層論壇上,與會專家表示:中國螢火蟲正面臨滅絕的危險。
“螢火蟲的幼蟲是吃那些對農作物有害的螺類、蝸牛等,是有益的。”但人為捕捉販賣對螢火蟲種群的影響很直接,岳樺舉了個例子,2014年寧都小布鎮農民普遍每晚能捕捉1000隻螢火蟲;到2016年,每晚能捕到的只有300隻左右,還得到很偏僻的地區才有。
“螢火蟲買賣造成的滅絕式的人為捕捉(捕捉率超過60%),對於螢火蟲的種群是沉重的打擊。”由於螢火蟲不是我國的保護動物,現在沒有一種螢火蟲被納入動物保護名錄中,付新華希望螢火蟲保護有法可依,推動地方政府,將一些珍稀的螢火蟲生存的區域列為保護區。
“浙江整體情況要比周邊省份好多了,一方面是環境保護意識強,第二方面也是天然條件好。”此前,付新華也在西溪濕地考察過,結果發現該地區的螢火蟲數量依舊尚多,種類也相對豐富,至少6種以上。但現實問題依舊存在,我國在法律法規上的空白給螢火蟲保護增加了難度。岳樺等人只能靠宣傳溝通去勸阻,但是在錢的面前,效果甚微。
“目前螢火蟲畢竟不是受保護物種,所以農林局和畜牧局都不會管。”雖然國家林業局在不斷呼籲保護,但目前螢火蟲的境況依然堪憂,岳樺對此深有感觸,他們在呼籲或阻止螢火蟲商業放飛活動時,經常遭遇各種尷尬,“從捕捉販賣者到商業活動組織者,甚至很多農林環保部門的官員都不理解我們的做法,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抓了幾隻小蟲子而已。”
從捕捉販賣者到商業活動組織者,都不理解我們的做法,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抓了幾隻小蟲子而已。
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