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7分鐘丨追趕豐收的腳步,現代麥客與鐮刀割麥人的苦與甜
過去,陜、甘、寧一帶流行著一種農民外出打工的方式:就是每年麥熟季節,農民帶著鐮刀外出走鄉到戶,替人收割麥子,被人稱為“麥客”。隨著機械化程度的提高,這種傳統的勞動方式已經基本消失。
現代“麥客”
聯合收割機駕駛員:大雨來前忙搶收 山東幹完再北上
他叫孫鳳龍,是一名聯合收割機駕駛員。麥收季節他們一行十幾人,開著收割機,從安徽老家一路北上,被稱為現代版的“麥客”!
記者在聊城臨清的鄉間地頭見到了身體並不壯碩的孫鳳龍,此時他正跟自己的搭檔為一戶村民家割麥,手裏還拿著剛剛賺到的八百塊錢。
他告訴記者,他們這群“麥客”都是兩兩搭夥,正在開收割機作業的是他的妹夫,“一起拿錢買機器,出來賺錢回家分嘛。”一個在底下收錢量地,一個在上面開機器。如果開累了,兩個人互換。
記者了解到,這個收割機車隊一共6台車,12個人,除了他是親戚搭夥以外,其餘的幾臺車都是夫妻搭檔,還有一台車是父子搭檔。見到孫鳳龍的時候已經是下午3點多,但這些人卻都還沒有吃飯。
不僅吃不好,這幾天他們也沒睡好,因為忙著搶收,睡眠嚴重不足。收割機供不上,天氣不好老百姓怕下雨,顯得有些著急。孫鳳龍説,今年這裡的麥子倒伏的厲害,機器開的慢,費油、收割價格也高,而且搶收效率有些低。不過他們也有苦中作樂的時候。
當地幾乎家家購買收割機,每到收穫的季節,他們便出來跑生活。
當然在到處跑的路上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就在前幾天,他們的車隊被村民扣留了。
孫鳳龍説,“就在臨清市,沒有多遠,被村民圍住了不讓走,打了110,市長熱線全部都打了。非要扣住我們在那邊割,沒吃一口飯,沒喝一口水。”
説話間這塊地已經割完了,孫鳳龍忙急忙指揮收割機專場。在車上他又問起了記者問題。“這個片子,家裏能看到嗎!”孫鳳龍擔心家人看到他們在外面幹活辛苦。
剛安排完這家,孫鳳龍又被迫不及待的農戶叫走了,他們都想早點收完。説著話天已經陰下來了,風也在加大。大雨來的很快,並沒有給他們太多的時間,轉眼便暴雨傾盆了。大雨過後,割麥人和農民要等出了太陽曬乾後再進行收穫。收完了山東的麥子,麥客們也將繼續北上,去完成他們的收穫之旅。
最傳統鐮刀割麥人
80歲山區老人:鐮刀一刀一刀收 一顆麥穗不捨丟
看完了機械收割,記者再帶您走進山區,尋找最傳統的鐮刀割麥人。我身後照片上的這兩位老人,今年都已經是80歲的高齡。由於地處山區,大型機械化無法使用,每當這個時候,他們只能用鐮刀,一刀一刀去收穫屬於他們的幸福。
日照五蓮縣的石場鄉地處山區,大型機械化無法使用,在這裡,多少年來,所有的麥子都是通過鐮刀,一刀一刀收穫的。這片豐收的土地是他們兒子種的,由於搶收等的原因,每到這個季節,都要全家老少齊上陣。
村民聶蘭友告訴記者,老人們是堅持要來的,每年都是這個傳統,雖然年紀大了,但是依然閒不住。對於幹活,老人説他們並不覺著累,而是一種收穫的喜悅,趁著身體硬朗,必須要到地裏走走轉轉。
老人們幹活精細,一棵麥穗都捨不得丟,他們一輩子牢記那句古詩: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説起收成,老人們顯得很滿足。他們説相比以前的生活,現在已經好了上百倍了。
在這裡由於地少,其實麥子的産量並不高。一個季節的收穫,家裏面很少拿出去賣。
四分地,一家三口需要割整整一天。麥子割完打捆,再運出去通過機器脫粒,曬乾後進行儲存,以後再需要經過磨面等多道工序,才能走上餐座。他們説這就是幸福,人要感謝大自然的給予。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雖然説現在的生活好了,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每一份收穫的來之不易。例行節約,反對鋪張浪費,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