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據網路
家家可能都有個小藥箱,裏面放著感冒藥、止咳藥、止瀉藥……只為在家人小病小痛時,第一時間提供幫助。
但你知道“藥該怎麼吃”嗎?如果只參照説明書,那你可能只會看到:一次×片,一日×次,飯前服用……
無論是自行服藥還是諮詢醫生,服藥劑量、服藥頻率等都十分重要,關乎藥效發揮,甚至生命安全。
專家指出10個常見的家庭服藥錯誤方式,提醒身邊人別再這樣做了。
錯誤1把“1日3次”當成“三餐前”
一般來説,藥品説明書上會寫著“1日3次,飯前服用”等指南。所以一些患者便每日準時在三餐前服藥。
事實上,這是錯誤的。
“1日3次”是藥物學家根據實驗測定出藥物在人體內的代謝速率後規定的,意思是將一天24小時平均分為3段,應每8小時服藥一次。
只有按時服藥,才能保證體內穩定的血液中藥物濃度,達到治療效果。如果把3次服藥時間都安排在白天,會造成白天血藥濃度過高,給人體帶來危險,而夜晚又達不到應有的血藥濃度。
錯誤2躺著服藥
躺著服藥,藥物容易黏附於食道壁,不僅影響療效,還可能刺激食道,引起咳嗽或炎症,嚴重的甚至損傷食道壁,埋下食道癌隱患。最好站著或坐著服藥。
圖據網路
錯誤3幹吞藥片
幹吃藥片是非常危險的:一方面,可能與躺著服藥一樣損傷食道,甚至程度更嚴重;另一方面,沒有足夠的水來幫助溶解,有些藥物容易在體內形成結石,例如復方新諾明等磺胺類藥物。
錯誤4將藥片掰碎或以水溶解後服用
有些人自己“吞”不下藥或怕孩子噎住,就自作主張地把藥掰碎,或用水溶解後再服用。這樣不僅影響療效還會加大藥物不良反應。
以阿司匹林腸溶片為例,掰碎後沒有腸溶衣的保護,藥物無法安全抵達腸道,在胃裏就被溶解,無法發揮療效,還刺激了胃黏膜。
所以,除非醫生特別吩咐或藥物説明書上標明,否則不要這麼做。
不過服用中成藥時,則有所不同。例如大粒丸劑,就應該用清潔的小刀或手將藥丸分成小粒後用溫開水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