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省市兩級人大代表黨支部書記徐林收“鄉賢治村”繪出大美畫卷

2017-06-12 14:06:01 來源:中國網山東 作者:張志祥 責任編輯:張明冬 字號:T|T
摘要】徐林收,男,1968年12月出生,山東省委黨校大專學歷,200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産黨,省人大代表、濰坊市人大代表,現任高密市闞家鎮松興屯村黨支部書記,徐林收從16歲開始就外出闖蕩,經過20多年打拼,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能人。

專訪省市兩級人大代表黨支部書記徐林收“鄉賢治村”繪出大美畫

  中國網山東6月12日訊(張志祥)徐林收,男,1968年12月出生,山東省委黨校大專學歷,2004年12月加入中國共産黨,山東省人大代表、濰坊市人大代表,現任高密市闞家鎮松興屯村黨支部書記,徐林收從16歲開始就外出闖蕩,經過20多年打拼,成為遠近聞名的致富能人。2011年5月,他響應高密市“鄉賢治村”號召,回村擔任村黨支部書記。六年來,他團結帶領村“兩委”一班人,以“任期內戶均年收入達到10萬元”為目標,多方籌措資金2.06億元,組織全村黨員群眾流轉土地、建設新居、興建學校公園、發展大棚種植,使得松興屯實現了土地流轉、大棚覆蓋、遷居新村“三個百分之百”,2016年農民每人平均純收入達到3萬元,村集體收入28萬元。

  以現代農業為發展核心的松興屯,一年裏都是忙碌的身影,考察學習、土壤治理、葡萄上市、蔬菜旺銷、大棚換膜……整個村莊難見閒人。村委辦公樓裏常年豎著一塊醒目的松興屯村“兩委”幹部去向展示牌,展示牌上每名村幹部的姓名下都標注了手機號碼,當天所有村幹部的去向一目了然:徐林收,外出;孫烈日,在村;夏紀蘭,開會……“村幹部都是上班打卡,紀律嚴格。”村委委員徐鳳傑説道。接著他又回憶起了去年金秋葡萄收穫時那忙碌的景象,村幹部提前上班,他和村文書五點半上班,所有村幹部六點碰頭,當天要幹的活全部安排下去;批發萄葡分為六個組,幾點採摘、幾點外往送、幾點商販來拉都做好計劃;給蔬菜大棚換薄膜由一名村幹部帶領十七個人去幹,計劃在幾天內完工,那時候天很熱,但是群眾們都幹得很有勁。徐鳳傑介紹説,這種工作狀態是在徐林收回村擔任支書後才形成的。以前,由於村裏沒有産業,村幹部除了管理日常村務、種幾畝地外,再無強項,無所作為。

專訪省市兩級人大代表黨支部書記徐林收“鄉賢治村”繪出大美畫

  教育先行:惠及八個村莊

  從高處俯視松興屯,在一片紅瓦黃壁住宅樓的映襯下,教學樓以淡綠為主色調的闞興小學顯得格外清奇。校門前,翠綠的松樹、粉白的碑刻、深黃的校車交相輝映;校園內,紅綠相間的塑膠操場、寬敞整潔的休閒廣場涇渭分明。這個集小學、幼兒園為一體的省級規範化標準學校,已建成近五年,可容納12個多媒體教學班、幼兒園9個教學班,方便了包括松興屯在內的周圍8個村莊的孩子就近上學。徐林收説,“我上學不多,希望家鄉的孩子能好好上學,願盡最大努力為他們創造好的學習條件。”徐林收有濃厚的家鄉教育情結,擔任支書後,他率先籌資2100萬元建起了闞興小學。松興屯村民李汝江對此校為他家帶來的便利深有體會。李汝江有兩個兒子,由於松興屯以前沒有學校,大兒子上小學時去兩裏外的村莊,上中學時要去八里外的村莊。下雨陰天需要他去接送,感覺很不方便。“自從村裏建起了學校,小兒子上六年小學再也不用出村,我省心多了。不管幹啥都沒有後顧之憂了。”

專訪省市兩級人大代表黨支部書記徐林收“鄉賢治村”繪出大美畫

專訪省市兩級人大代表黨支部書記徐林收“鄉賢治村”繪出大美畫

  田園建設:攜手共奔小康

  放眼松興屯的農田,只見葡萄大棚、蔬菜大棚成方連片,頗為壯觀。村民徐鳳洲承包了一百畝葡萄大棚,預計今年純收入可達幾十萬元。“徐鳳洲承包大棚收入可觀,那些沒有承包大棚的村民,大都可以一天賺兩份錢,一份是土地流轉的收入,一份是打工所得。”徐鳳傑向記者介紹説,村民年齡不同分工也有所不同:四五十歲的人可承包葡萄大棚,不用自己投資,一個大棚一年最少可收入8萬元;六十歲左右的人在葡萄園打工,每天工資80至90元;村內有一二十個七十歲以上老人,修剪管理綠化苗木,每天工資50元;有十個門衛(包括看葡萄地的)老人,每月工資近千元。

  過去,松興屯村民都是小規模分散種田,主要以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為主,收入微薄。近年來,在徐林收的帶領下,松興屯從走規模化經營、專業化生産之路出發,依託市鎮村三級黨組織、農民專業合作社、鄉村能人理事會等陣地資源,在1200畝基本農田上做起“土地流轉”大文章,全面盤活土地資源,大力發展現代農業、規模種植等産業,推動農村勞動力向第二産業轉移,幫助農民在獲得土地收益的同時,又能上班拿工資,實現土地效益最大化。2012年秋天,全村一次性流轉土地1200畝,土地流轉成功率100%。隨後,松興屯村幹部在多次外出學習考察和市場調查的基礎上,結合本村水源、土質適宜鮮食葡萄種植的實際,決定群眾致富從現代農業開始,動員全村發展大棚鮮食葡萄産業。2013年春天,投資2200多萬元,建成了面積900畝的鮮食葡萄大棚,栽植新一代改良巨峰、維多利亞等高端葡萄品種,2014年第一年坐果,收入就達到1500多萬元。目前,鮮食葡萄已經成為松興屯的品牌。

  在鮮食葡萄栽培成功並見到效益後,徐林收又帶動全村採取“黨組織+合作社”的模式,以黨組織為紐帶,成立麗珠園專業合作社,統一技術指導、統一市場銷售,實行“保底+分紅”的分配方式,合作社每畝提取20%的純收入作為服務費和村級運轉、新村物業管理經費,不僅帶動了農民持續增收,也讓村集體經濟有了收入來源,一年下來每戶可收入10萬元,2016年村集體收入達28萬元。目前,合作社註冊資金5000萬元,社員304人,技術人員6人,管理人員17人。松興屯本屆村班子為實現任期內戶均收入10萬元、村集體收入100萬元的承諾目標,“兩委”幹部繼續加大産業發展力度。2015年以來,徐林收先後籌資4200萬元,建成冬暖蔬菜大棚116個,投資180萬元新打機井50眼,並與壽光蔬菜産業控股集團合作,在大棚建設、蔬菜育苗、栽培管理、技術指導等方面簽訂合作協議,引進荷蘭優質茄子品種“布利它”,按照合作社與個人“1:9”分紅,每個大棚4畝地産量約6萬斤,畝收入可達3萬元,實現了産品上檔升級,大棚覆蓋百分百。今年還計劃投資8000萬元發展鄉村遊、農家樂;硬化25000平方米的環村道路,建設綠色長廊;建設100畝的溫室聯動大棚,進一步提高村民收入。

專訪省市兩級人大代表黨支部書記徐林收“鄉賢治村”繪出大美畫

  家園改造:整村搬遷樓房

  由248棟聯排別墅和6棟多層公寓樓組成的松興屯新村,南鄰興園公園,北靠葡萄種植産業園,路邊豎立太陽能路燈和常青灌木,地下分佈雨污分離管道,空中覆蓋治安電子監控,還有配套設置的社區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超市、診所……這一切,讓村外人再也難以想像松興屯原來的模樣。

  65歲的村民孫樹生對村莊原來的居住環境非常熟悉。他説,村內有一戶人家養了一百隻羊,下雨的時候,羊尿幾乎從莊西頭淌到莊東頭,難聞的膻臭味,讓村民難以忍受,逃也逃不開。徐林收上任後,組織人員把村外二百米外廢棄的大灣墊起來,有五六畝地,讓那戶人家的一百隻羊圈在那裏養著,解決了村莊一大衛生難題。

  利用土地增減掛鉤政策來改善全村人的居住環境,拆遷舊村並復耕,松興屯可新增掛鉤流量指標160畝,而新村規劃佔地僅84畝。新村設施配套高檔齊全,外墻保溫,地暖供熱,配備“雙污”排放、“雙氣”供應、“雙水”利用等先進設施設備,水、電、暖、氣及有線電視、寬頻等全部配套到戶。新村還進行了高標準硬化、綠化、亮化,並實現電子監控全覆蓋。

專訪省市兩級人大代表黨支部書記徐林收“鄉賢治村”繪出大美畫

  打造萬人社區 萬畝蔬菜基地 讓老百姓繼續富下去

  談到下一步的發展規劃,徐書記説:雖然現在我們村村民的日子好了,但是附近其他村還不行;不僅要自己過好了,也要大家都過好,下一步計劃把我們的社區打造建成萬人社區、萬畝蔬菜基地;讓社區內的其他六個村建設的和我們村一樣,讓周邊村民也過上好日子。目前我們整個社區的人口有一萬多人,土地有一萬多畝;計劃利用增減掛鉤的政策、利用農業部相關農業的政策建設新農村。準備將社區內這一萬多畝的土地,運用三到五年時間全部建設成與我們村一樣的大棚,種植蔬菜、食用菌等高效農作物,讓老百姓有更好的收入。徐書記説自己回家幹村支書,第一個承諾就是讓松興屯村的老百姓戶均收入達到十萬元以上,目前已經基本實現;今後要讓社區內其他村居的老百姓達到我們的生活水準。作為山東省人大代表、又是濰坊市人大代表,徐林收肩負著重大使命,他帶領村民發家致富,走上了小康之路;他卻説,其實當村書記的時候也沒有什麼經驗,就是利用這六年是闖出來的,不管前面有多少困難、就算是刀山火海,也要去闖、去幹。社區的建設不是空口説,建設大棚也需要根據國家的相關農業政策扶持,我覺得再給我六年的時間,在政府的支援下,一定能建設好我們這個社區;打造成萬人社區,萬畝蔬菜基地,輻射到我們鎮,帶到整個高密市農業的發展。徐書記説,壽光現在發展的就非常不錯,別人能做到的,我們也能做到;只要是符合國家的有關政策、符合農村基本工作、適合老百姓實實在在的産業化收入,能使村莊持續的發展下去,老百姓才能繼續富下去。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