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壟斷了嗎
無論京東與天貓誰對誰錯,但有一個問題不容回避:他們壟斷了沒有?有沒有強迫商家或者消費者服從“二選一”?
對此,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主任曹磊表示,類似于讓商家站隊、進行“二選一”之類的明爭暗鬥,在零售行業屢見不鮮,或許很難真正説清其中的誰是誰非,但是給商家和消費者造成的負擔和困惑,在所難免。商家與平臺之間合作是打開銷路的前提,希望雙方能營造一種良好的銷售環境。
獨立電商戰略分析師李成東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品牌肯定是要多渠道,滿足不同用戶需求,“二選一”損害了品牌商的利益,而一家獨大,肯定導致價格上漲,最後損害消費者的利益。
“但是未來一家獨大不可能,天貓現在也只是在服裝品類規模領先而已。”李成東表示,“二選一”其實是天貓為了保護自己服飾核心品類的市場份額用的競爭策略。唯品和京東聯合,因為他們都是這次“二選一”的受害者。
知名網際網路學者、上海社科院網際網路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易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此次事件本質上是話語權之爭,是市場壟斷競爭。
“其實這不是第一次了,熟悉他們(京東、天貓)的人都知道,2015年就發生過類似的事,京東拿不正當競爭説事,要告天貓。”李易表示,幾年來京東和天貓的競爭一直都是這個套路,但他相信,如果有朝一日京東成為老大,在壟斷這件事上,不會比天貓做得更委婉。
李易還表示,京東喜歡蹭熱點(如樂視和順豐、菜鳥事件),由於京東本身較為弱小,這是他們的戰略方式,但是如果一直這樣下去(蹭熱點),遲早會踩到“高壓線”。
誰才是受害者
“他們的聯合表明,一旦商家退出京東和唯品任何一個平臺,視為兩個平臺都退出,以此增加自己對抗天貓的籌碼。這會給商家帶來一定壓力,讓商家猶豫,不敢退出其中任何一個平臺。”曹磊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此次京東和唯品可以説是抱團取暖,因為他們的生存空間都在被壓縮,而兩者之間的市場有差異化,市場份額有差距,這為這次聯合聲明和合作造就了可能性。
“我們發展網際網路,本質上不是發展企業,不是為了造首富,真正的目的應該是造福民眾和國家。”李易則表示,從1994年中國接入網際網路到如今,中國甚至沒有一起反壟斷案件。“在這樣的情況下,消費者和商家都是真正的受害者”。
一位不願具名的業內專家則表示,“沒有制衡、沒有威懾的權力和資本,只會變成危害社會的暴君。”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方超強律師認為,電商平臺競爭,不應讓消費者遭殃。作為負責任的商家,應當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商家維權應當明確主體,不能將對平臺敢怒不敢言的怨氣撒在消費者身上。方超強還提醒,針對這種情況,消費者可以通過平臺或消協直接找商家維權。
初審編輯:高聰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