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據網路
東南沿海高鐵首次實行跨省調價,票價將根據各車次的客流狀況,呈現差異化、有漲有降。
調價有利於通過價格杠桿調節客流,提高長途高鐵的座位使用率,加快鐵路總公司融入市場的步伐;同時,可以改善鐵路行業的收入預期與經營環境,提高鐵路行業對社會資本的吸引力。
4月,中國高鐵迎來第一次跨省調價。東南沿海高鐵的車票從4月21日起將不再“一刀切”。
旅客小張算了筆賬,清明節小長假從深圳回潮汕老家,無論坐哪趟高鐵都是89.5元,但是“五一”小長假再坐高鐵回家,最高票價與最低票價間能差出34元,相當於一頓高鐵盒飯錢。“我覺得有點像坐飛機,不同航班價格不一樣。選擇更多了。”
這是中國鐵路總公司自2016年獲得高鐵車票定價權後,第二次調整車票價格。那麼,這次調價對百姓出行有何影響?咱們也來算算賬。
調價後價格有漲有降
早在年初,“東南沿海高鐵將漲價”的消息就不脛而走。2月中旬,中國鐵路總公司發佈公告,依據《國家發展改革委關於改革完善高鐵動車組旅客票價政策的通知》,將對東南沿海高鐵開行的時速200公里至250公里動車組列車的公佈票價進行優化調整,調整公佈票價提前30天對外公告。
“此次票價調整前,東南沿海高鐵長期執行國家1997年批復的高等級快速軟座票價標準,明顯低於同區段公路票價,不利於各種交通方式合理分工和充分競爭。”中國鐵路總公司相關部門負責人説。
工作人員介紹説,始自杭州、經寧波至深圳的東南沿海高鐵,全長1600多公里。2016年,東南沿海高鐵日均開行動車組622列,平均客座率達80%以上。不過,旅客運得這麼多,賬本凈利潤卻沒有。
虧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條就是定價偏低,且明顯低於同區段公路票價。如寧波至廈門,公路運作13.5小時,票價312元,高鐵運作5.5小時,票價僅250元;廈門至深圳,公路運作8小時,票價372元,高鐵運作3.5小時,票價僅150元。換言之,高鐵運作時間不足公路的一半,可是票價卻低得多。
那麼調價就是漲價嗎?其實並不是。工作人員介紹説,以深圳北至潮汕的高鐵票價為例,調整前二等座執行票價為89.5元,調整後同樣區間,D3108次為107元,漲幅19.6%;D2342次為102元,漲幅14%;D2350次為85元,下調5%;D7406次為73元,下調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