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上賣家出售的各平臺文章採集偽原創軟體,通過搜索顯示閱讀量超過1萬的情感類文章。
圍繞做號形成“騙流量”産業鏈
在做號江湖中,像石磊這個團隊一個月收入數萬並不算多。
長期觀察這一領域的自媒體作者馬偉民介紹,草根形式的散戶和團隊做號者廣泛存在,但還不足撐起整個市場,真正的大玩家,早已經機構化運作,“一個近百名員工的公司,每天可産出數千篇文章。”
另有圈內人士介紹,這些公司化運作的機構,常常會通過地下渠道批量購買平臺賬號,在運營過程中,也會應用各種類型的軟體收集文章,進行“洗稿”(注:將他人的文章拼湊、轉化説法形成新的文章)。
事實上,如今圍繞做號已形成一條“騙流量”的産業鏈。
做號的門檻不高,因此不斷有人為了追逐利益而“踏入江湖”。他們有的像石磊一樣自己摸索,還有人願意花費數千元報名參加網上的培訓班。
去年11月,北京女孩李敏就曾花費近2500元接受了一場系統的線上培訓,在群裏,講師們會教授如何做號賺錢,從理論體系到實踐操作,如何大批量註冊賬號,如何在某一平臺打造爆款文章,如何悄悄打入自己接來的廣告,事無巨細。
此外,大量自媒體平臺賬號被公開叫賣,更有人出售“一鍵偽原創”的洗稿軟體。
在一個自媒體號主聚集的QQ群中,新京報記者發現了一款能夠蒐集檢索各平臺各類別爆款文章的軟體,售價30元,也有軟體能夠將文章中的詞語換成近義詞,以躲避平臺的查重審核。
同樣的“一鍵偽原創”洗稿軟體在電商平臺上也被公開售賣。
而在上述QQ群中,各類收號者、售號者層出不窮,根據不同的平臺和賬號等級,每個賬號的售價在十幾元到數百元不等。
根據馬偉民的觀察,目前超過百分之九十的自媒體賬號基本都是做號者,多不具有真正原創能力,産出的內容來自口水化行文、拼接、改換説法翻譯原稿、抄襲等,以獲取平臺點擊量來得到廣告分成,構成自媒體生態的最底層,他們中極少有人有願望和能力將自己的賬號打造成品牌。
這些所謂“最底層”的人也並不缺乏市場。在上述QQ群裏,常有公開招聘兼職寫手的廣告,要求有一定的寫作組稿能力,短文寫作800-1000字,配圖3-6張,領域涉及歷史、娛樂、健康、情感等。薪酬為:閱讀數50000以上的5元/篇,10萬+爆文加10%提成。
號主“自媒體老油子”稱,自己手上有很多公號,好一些的寫手每天能收入幾十到上百元。他推薦寫手從娛樂領域入手開始,寫某個人或者某種現象,首先要有一個觀點,然後扒一扒對方的黑歷史。
除了公開招聘寫手,也有平臺“約稿”的情況。馬偉民説,一些平臺的頻道將一些做號者聚集在群裏,頻道編輯一旦發現有話題可以做,就會在群裏“下單”,然後做號者“搶單”。編輯翻完牌子,接單的人則在最短時間內出稿,交稿。這也被視為這些平臺對做號者的默許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