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直播行業“泡沫”的最後受益人是誰?
家文給出的答案是——渠道仲介、經紀公司是第一受益人,網路主播是第二受益人,“網路主播拿到手的錢並沒有宣稱的那麼多,其中原因就在於層層扣款”。
網路主播三種盈利模式
記者在調查中了解到,一些網路直播平臺一邊大手筆砸下千萬元買網路主播,另一邊卻在拖欠小主播的費用。
按照家文的話來説,大主播與小主播的收入相比,“差距不成比例”。
“有人説有的網路主播的年薪是1000萬元,那麼,如果能做到他的十分之一,年薪就是100萬元。實際上,根本不是這麼回事。現在做網路直播,不要想著靠人氣賺錢,實際收入比你想像的要少很多。”胡雲曉説。
胡雲曉向記者介紹了網路主播的盈利模式:
第一種是時薪。直播平臺會根據主播每小時的直播人氣支付薪水。比如每小時的人氣在10萬以上的,1小時給多少錢。就這種盈利模式來説,網路主播的收入跟人氣劃等號。也就是説,人氣越多,收入越高;
第二種是禮物。就是網友花錢買禮物送給網路主播,網路主播在層層扣款後拿到分成。這種模式不依賴於人氣,網路主播的個人魅力更加重要。比如,一個女孩子的人氣只有七八千,但是她的收入可能比那些有十幾萬人氣的遊戲主播還高;
第三種是衍生副業。比如,接廣告、賣東西做電商。現在很多大主播都會這麼做,而且在電競直播初期,這種模式是網路主播很大的收入來源。不過,電商這種模式是衍生副業裏最初級的商業模式,如果你的電商是賣零食、賣衣服的,收益會很低。
“一個網路直播平臺的主播,稱得上一線的,只有萬分之一,甚至更少。每個平臺也就四五個一線主播,這些一線主播確實能給平臺帶來很大的收益。收益大,平臺給的資源當然就多,而且簽約費那麼高,平臺肯定是要賺回來的。這就導致了平臺會力捧那些高薪簽約的主播,基本上會把80%的資源都用在一二線主播身上。而大部分小主播都不能讓平臺賺錢,反而是虧錢的,因為頻寬費很高。”胡雲曉説,除了人力成本之外,大量的設備投資成本也十分高昂,寬頻投入是其中的一大部分。一些平臺每月的頻寬支出高達千萬元。寬頻,決定了畫質和速度,而這些因素又直接影響直播用戶體驗。受到高昂寬頻費用影響,許多直播平臺都在虧損。
不過,現實是,網路直播平臺也不能不要這些小主播。對此,業內人士給出的原因是,“如果都是大主播,那就不叫直播平臺了,不如改名叫‘大咖秀’,其商業模式也就垮了,就不再是全民直播。所以,網路直播平臺需要通過融資填補這些不能直接盈利的小主播的虧損”。(記者 趙麗 製圖 高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