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滋生杠桿投資的低利率環境已扭轉,並且CD、理財的發行規模也預計將被管制,因此銀行委外業務亂象必將終結,行業將進入有序發展的新階段,這將極度考驗受託管理人的資産管理水準。”國泰君安研究所銀行組近日發佈研報稱。
近年井噴的銀行委外業務,除了讓基金、券商、私募、信託等獲益外,保險資管公司也得以分一杯羹。不過,在債市不確定性增加以及銀行委外需求可能減少的趨勢下,保險資管公司對銀行委外資金的受託管理業務,也經歷了從一哄而上到逐漸減緩的過程。
競爭萬億級銀行委外
近年來,銀行委外投資業務(包括自營資金和理財資金的委外投資)快速增長。國泰君安研報指出,委外投資産生的背景在於,此前規模擴張不受監管制約,可擴大盈利,吸引客戶,於是部分中小銀行大量發行同業存單和理財産品,産生大量資金需要投放運用,但自身缺乏相應的人才和技術。
而銀行委外得以快速發展,在於銀行和受託管理每人平均有“套利”動力。從委託機構銀行來講,有擴表套利衝動,同時央行以“利率走廊”的方式承諾向市場供應低成本資金,因此銀行通過發行同業存單和理財募集資金,購買委外産品套利。而受託機構,則可以通過加杠桿和期限錯配投資于債券,滿足銀行收益要求和自身套利需求。
其預計全市場委外業務規模在3萬億-5萬億元之間,投向以債券為主,佔90%以上,另有3%-5%的權益投資。
快速增長的銀行委外需求,讓基金、券商、私募、信託乃至保險資管公司等資産管理機構,都加入到市場受託管理人的競爭行列。
“雖然看到機會,把這個業務作為重點之一了,但是市場競爭很激烈,單子很難拿到。”一位保險資管公司第三方業務負責人對《證券日報》記者説,全資管行業在競爭銀行委外,保險資管公司去年也爭相進來。
該人士稱,這項業務一般由銀行總行發起,設置準入門檻,委託給滿足要求的幾家管理人,基金公司、券商,再考慮保險資管公司的情況,大的銀行會授權到分行。
爭取這項業務的原因,除了套利外,還在於增厚管理費,千分之二為銀行委外的市場一般管理費水準。
數據顯示,獲益於銀行委外業務,銀行係基金公司的資産管理規模迅速增長。截至2016年年末,資産管理規模前十基金公司中,已有4家銀行係,同時14家開展公募業務的銀行係基金資産管理規模達2.21萬億元,佔113家基金公司資産管理總規模的近四分之一。
野蠻生長時代結束
而保險資管公司相對基金、券商、信託來説,風格更為穩健,在(預期收益率)報價上不佔優勢。上述保險資管人士稱,“每家銀行風格不同,有些銀行更看重資金安全性,有些是更在乎收益。”
一般而言,銀行會對受託管理人有收益率方面的考核要求,比如年化4.5%、5%等。各家管理人機構都要對收益率有一個報價,提供預期收益率,激進的可能報價較高,但是實際達不到。比如去年下半年債市劇烈下跌,很多管理人的實際收益率可能都達不到報價的收益率,“這時候,銀行作為資金委託方就要來承擔這個損失,具體是自行承擔還是分擔到客戶身上,是銀行要去處理的事情。”上述保險資管人士表示。
銀行委外資金主要投向是債券,銀行一般不會介入具體的資金投向策略,只是會對債券評級有相應標準,只要符合這個標準的就可以投資。
“儘管都願意往銀行委外業務上做,但是債市經歷了下跌,讓受託管理人的資産管理能力受到考驗,加之銀行的需求也是減少的,預計之後對這一業務的熱情會有所降溫,業務增長也會放緩。”上述人士説。
國泰君安研報預計,銀行資金委外投資業務的野蠻生長時代已結束,委外的增量會顯著回落,銀行將會更加審慎地選擇投資管理水準較高、風格嚴謹穩健的投資管理人。這也意味著,委外業務的市場份額可能會向部分優質管理人集中。對於真正管理能力出色,且與大中型銀行業務合作關係良好的管理人,其委外市場的佔比有可能反而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