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速度穩:保持持續中高速增長
中國政府主動調整經濟發展速度和經濟結構,是為了中國和世界經濟更健康、更持久地發展。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上,習近平在關於《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説明中,特別就經濟增速問題作出説明:“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産能過剩化解、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創新驅動發展實現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經濟下行壓力明顯,保持較高增長速度難度不小。考慮到正向引導市場預期和留有一定餘地,在綜合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建議稿提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目標。”他同時強調:“‘十三五’規劃作為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後的第一個五年規劃,必須適應新常態、把握新常態、引領新常態。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表現出速度變化、結構優化、動力轉換三大特點,增長速度要從高速轉向中高速,發展方式要從規模速度型轉向品質效率型,經濟結構調整要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調整存量、做優增量並舉,發展動力要從主要依靠資源和低成本勞動力等要素投入轉向創新驅動。”
經濟增速換擋回落、從過去10%左右的高速增長轉為的中高速增長是新常態的基本特徵。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經濟增速始終保持高增長。據統計,GDP增速只有4次連續2—3年低於8%:第一次是1979—1981年,第二次是1989—1990年,第三次是1998—1999年。目前出現的是第四次:2012年GDP增長7.7%、2013年GDP增長7.7%,2014年GDP增速為7.3%, 2015年GDP增長6.9%。這表明,我國經濟已經處於中高速增長階段。習近平在五中全會上指出:“建議稿提出今後5年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目標。主要考慮是,確保到2020年實現國內生産總值和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必須保持必要的增長速度。從國內生産總值翻一番看,2016年至2020年經濟年均增長底線是6.5%以上。從城鄉居民每人平均收入翻一番看,2010年城鎮居民每人平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每人平均純收入分別為19109元和5919元。到2020年翻一番,按照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的要求,‘十三五’時期經濟年均增長至少也要達到6.5%。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有利於改善民生,讓人民群眾更加切實感受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果。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産能過剩化解、産業結構優化升級、創新驅動發展實現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和空間,經濟下行壓力明顯,保持較高增長速度難度不小。考慮到正向引導市場預期和留有一定餘地,在綜合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建議稿提出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目標。”
經過30多年高速增長,中國經濟體量已今非昔比。2015年中國經濟新的增量部分大致相當於歐洲一個中等發達國家的經濟總量。因此,即使是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無論是速度還是體量,在全球仍是名列前茅。習近平指出:“我們看中國經濟,不能只看增長率,中國經濟體量不斷增大,現在增長7%左右的經濟增量已相當可觀,集聚的動能是過去兩位數的增長都達不到的。”“十三五”期間,中國政府有信心、也有能力讓經濟將保持7%左右的中高速增長,並始終保持著對世界經濟發展較高的貢獻率。習近平指出:“中國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繼續為各國發展創造機遇。中國在世界經濟最困難的時刻,承擔了拉動增長的重任。2009年到2011年間,中國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0%以上。目前,中國經濟增速雖有所放緩,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仍在30%以上,仍是世界經濟重要動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