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堅持科學扶貧、注重實效,做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前實現省定標準貧困人口全部脫貧。目前,我省仍有300萬左右的貧困人口。導致他們貧困的原因究竟是什麼?怎樣才能幫助他們儘快脫貧致富?除了經濟扶貧,在制度上還要進行哪些頂層設計?
“著力點要放在具體産業項目的選擇上”
據山東人民廣播電臺《山東新聞》報道,一場大雪將博山區池上鎮上小峰村裝扮的銀裝素裹、景色迷人。60歲的村民牛思恩早早就在小院裏忙活起來,經驗告訴他,一會兒來自城裏的攝影愛好者們就會蜂擁而至,自家的農家樂又該熱鬧起來了。
作為曾經的省級貧困村,上小峰村近幾年憑藉發展生態旅遊換了個活法:農家樂每天接待遊客500多人,一年下來戶均增收近萬元。駐村第一書記劉昌法認為,找到好項目是他們實現脫貧致富的關鍵。他説:“山林資源這麼豐富,發展鄉村旅遊是必然的選擇,以産業來支撐這個村實現整體脫貧。”
上小峰村的做法,與省政協委員高月明的建議不謀而合。在她看來,精準扶貧需要精準發力,著力點要放在具體産業項目的選擇上。
高月明表示:“應當根據鄉鎮和村的地理位置環境,因地制宜,因時制宜。你比如説,你這個地方適合種果樹,還是適合種農作物,或者適合鄉村旅遊?産業扶貧,這是從根本上解決他們脫貧的有效方法。”
目前,我省還有300萬左右貧困人口分佈在17市的1500多個鄉鎮的6萬多個村莊裏,他們的年每人平均純收入不到3300多元錢。去年,省財政拿出了8個多億的專項資金進行扶貧。省政協委員徐超麗認為,這些資金的使用要依靠市場的手段,推動城鄉要素的平等交換。
徐超麗向記者表示:“項目資金的使用,實現機制來看,恐怕更重要的不是一個政府機制,包括財政撥款的使用,它應該更多地貼合市場機制,因為市場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的。我們要通過這個項目形成一個盈利點,這個項目本身要有盈利模式和能力,社會各界團體包括資本,都可以在這個平臺上找到投資點。”
正是充分發揮了市場的作用,十二五期間,山東180多個村的30多萬人通過發展鄉村旅遊脫貧致富,一大批蔬菜種植、牛羊養殖的專業村蓬勃興起,農村電商漸成規模。省人大代表、平原縣縣長王洪霞告訴記者,他們那裏很多鄉鎮正想方設法把小錢變成大錢,把死錢變成活錢,激活農村生産要素,增加貧困群眾收入。
王洪霞説:“整個的操作模式是把這些扶貧資金集中使用,三塘鄉魯莊村和周圍的幾個村就採取用30萬塊錢建大棚。貧困戶你到大棚裏面來工作,通過種菜你有一部分收入,然後我再把你的土地進行流轉,還有一塊收入,等於是兩個收入來保障他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