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考研失敗怪父母沒本事:你們又窮又難看(圖)

2016-01-13 09:02:57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王斯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都説狗不嫌家貧,兒不嫌母醜,名校大學畢業考研失敗的乖乖女,卻遷怒于父母:認為是父母沒本事送她出國留學,才導致她的困境。

  專家點評

  家長要學會讓孩子自己飛

  點評人: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12355青少年諮詢臺特約顧問李耕岩

  李耕岩認為,從本報此次系列報道的故事看,這些故事中的孩子,似乎都不成熟。可這種不成熟,父母要負責。

  一個孩子健康的成長模式,應該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給予呵護。孩子越來越大時,父母的影響力就該越來越小。到孩子25歲左右,父母對孩子的作用應該幾乎為零,這樣才健康。

  現實是,一部分獨生子女家庭,父母的愛變了味,想把孩子變成自己希望的那樣,讓孩子永遠弱小。對已經長大的孩子,一方面,父母總是不自覺做出呵護的行為;一方面又責怪孩子不成熟。

  李耕岩説,一些孩子到了二三十歲了,還不會洗衣、做家務。實際上是父母過度呵護把孩子害了,阻礙了孩子的成長。這是用軟刀子傷害了孩子,甚至看不到傷口。一些極端的父母,恨不得能替孩子過完這一生。

  現實中,隨著孩子的長大“反叛”,一些家長也發現了問題,為孩子長不大著急。可他們在處理問題時出現偏差,採取更加多呵護孩子的方式,希望孩子快點長大。在溫室里長大的孩子,想成熟非常緩慢,往往是事與願違、南轅北轍。

  李耕岩認為,孩子成年後,必須要獨立承擔自己的責任。作為父母,應該是教會孩子在不同階段負起自己的責任,促進他獨立。父母要學會放手,從精神上給孩子“斷奶”,讓孩子自己去經歷風雨。別再讓自己已經成年的孩子,心理年齡還停留在七八歲或十幾歲。

  記者手記

  別把孩子當私有財産

  在本報推出親子關係系列報道的這段時間裏,記者看到了太多母親的眼淚,在她們哀傷和無助中,記者也看到母親對孩子殷殷的愛意。很多母親説,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孩子好,因為自己經歷過太多,不能看著孩子走彎路。

  作家龍應臺在隨筆集《目送》中説:“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此中道出了父母和子女關係的實質。

  很多父母自覺不自覺的,總把子女當成自己的私有物。總認為,他們有權干涉,甚至決定孩子的未來。但是他們不曾注意到,孩子其實是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靈魂,而他們也終有一天將離我們遠去……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