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治霾背後的供煤江湖:閒與忙冰火兩重天

2016-12-07 09:28:23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高靜 字號:T|T
摘要】濟南治霾背後的供煤江湖:閒與忙冰火兩重天---劉剛最近忙得要死,甚至有些焦頭爛額、氣急敗壞,作為山東綠地泉公司一名負責清潔燃煤配送的普通員工,他第一次感受到,從政府接過來的活兒,並不如想像中好幹。綠地泉公司作為市內唯一中標企業,意味著它可以在市區供應清潔燃煤,市場價格為980元 噸,政府補貼400元 噸,向市民以580元 噸的價格供應。

  劉剛最近忙得要死,甚至有些焦頭爛額、氣急敗壞,作為山東綠地泉公司一名負責清潔燃煤配送的普通員工,他第一次感受到,從政府接過來的活兒,並不如想像中好幹。今年年中,他所在的公司獨家中標濟南市區清潔燃煤供應配送,還有政府補貼。這在很多外人看來的好活兒,怎麼會如此不好幹?

  與劉剛相比,濟南燃料集團的施振槐最近卻閒了,這在往年簡直是不敢想,因為每到冬天,都應是他所在的公司供應煤炭最忙的時候。

  兩個公司,同樣是供煤,同樣身處旺季,怎麼會一個忙,一個閒,這背後有什麼玄機?

  冰火兩重天

  同樣賣煤,閒得心慌與忙得要死“共存”

  “按原計劃,11月中旬,配送本該進入尾聲,不料,計劃不如變化快,老百姓購煤,不按你的計劃來。”劉剛説,不冷的時候,任你怎麼賣力宣傳發動他就是不出手,天氣冷了,呼啦啦全來了,根本招架不了。

  工作壓力大,劉剛倒不怕。只是這次,有些非同小可,領導不斷地催,由於煤炭不能按時送到,老百姓不能取暖,隨手拿起電話就打12345市民服務熱線投訴,一個個問題壓下來,需要解決;最關鍵的是,人們還捅到電視問政節目中,廣而告之。

  劉剛理解煤炭送不到老百姓家他們的焦急心情,但有時他也無能為力。出於環保角度考慮,濟南已很少有煤炭加工廠,綠地泉公司供應的清潔燃煤,全部需要從淄博運過來。“你也知道濟南的交通狀況,大卡車不讓進,只能先運到郊區,再用小車運進來,這一倒就需要時間。”劉剛説,晚了就會被投訴。

  與劉剛焦頭爛額不同,在濟南燃料集團旗下歷下分公司工作的孫先生,今年卻相當清閒,他負責大明湖南門對面明湖煤店的管理工作,供應周邊居民生活用煤。照理説,每年冬天,都是煤店的旺季,可本該繁忙的他今年卻坐在辦公室裏喝茶:“煤店目前正常營業,只是今年沒有開張。”

  記者在明湖煤店看到,倉庫大門緊鎖,裏面機器銹跡斑斑,已經很長時間沒有開動過了。不遠處老東門商圈附近,歷下分公司還有一家奎垣後煤店倒是正常營業,48歲的施振槐在這裡送煤已經23年,今年最閒:“能不閒嗎?過去一天得送兩噸煤,現在一週下來,還送不到兩噸。”

  歷史性轉變

  綠地獨攬市區供煤權僅招標代理費就130萬

  兩家公司一冷一熱、一忙一閒,背後是濟南在“抗霾”領域的努力。“大氣污染,群眾是受害者,但同時也是‘霧霾’製造者。”濟南市經信委相關人士説,根據環保部門發佈的數據,去年濟南大氣PM2.5來源中,燃煤污染佔到29%,這其中民用燃煤污染又佔到55%。

  從長遠來看,治理大氣污染,城區肯定要實現無煤化,但現階段,煤炭仍取代不了。比如沒有集中供暖的居民,還得靠燒煤取暖,因此,煤炭清潔化是必然選擇。統計數據顯示,潔凈型煤與普通燃煤相比,可節約煤炭量兩三成,減少顆粒物排放70%以上……

  近年來,工業領域用煤清潔化進步很大,治霾潛力挖得差不多了,下一步必須推進民用領域。“事實上,在北京、天津等城市,民用燃煤清潔化從2013年左右就開展了。”市經信委上述人士説,他們曾多次去考察學習,北京是“減煤換煤、清潔空氣”行動,天津是“散煤清潔化治理”。

  之後,濟南發佈《通告》,禁止在城區內銷售原(散)煤和不符合規定標準的型煤。“光靠‘堵’是不行的,還得‘疏’。”市中區經信委相關人士説,禁止銷售高污染普通燃煤,居民生活用煤怎麼辦?還得供應清潔燃煤,讓老百姓買得著、用得上。

  於是今年3月,市中區率先啟動清潔燃煤供應配送招標,很多要求都是參照北京、天津的。企業參與非常踴躍,近30家企業參加,最後綠地泉公司以拉開第二名幾十分的成績中標。

  隨後,天橋區、槐蔭區、歷下區、高新區、歷城區招標,綠地泉公司總是毫無懸念中標。“我記得最後,一些公司一聽説我們參加招標,就不參與了。”綠地泉公司負責人郭先生説,他們的投入不小,僅招標代理費就花了130萬元,這顯然非普通小公司甚至私營煤店所能承受的。

  綠地泉公司作為市內唯一中標企業,意味著它可以在市區供應清潔燃煤,市場價格為980元/噸,政府補貼400元/噸,向市民以580元/噸的價格供應。“供應價明顯低於市場價,就是要吸引市民購買使用清潔煤。”郭先生説,這也是以市場手段搶市場,畢竟,社會上還有不少供應劣質燃煤的煤店,銷售價格很低,如果清潔煤價高於劣質煤,居民就有可能圖便宜,購買劣質煤,從而影響清潔煤推廣和治霾效果。

  老國企“被冷落”:不賣煤能做什麼呢不解與徬徨

  與此同時,綠地泉的中標,讓老國企濟南燃料集團總公司感覺被冷落、被拋棄了。在此前的67年裏,它一直是政府的“寵兒”,享受貼息甚至免息貸款,負責濟南市燃煤供應。根據史料記載,該公司的前身是成立於1948年的濟南煤炭運銷公司,至今已有68年曆史,1975年更名為濟南市燃料公司。

  家住長盛北區的王靜芬今年77歲,至今還記得上世紀80年代,濟南市燃料公司的“牛掰”史:“光在這老東門附近,就有多家煤店,老百姓去買煤,一次買一噸以下,都不賣給你,咱也理解,當時沒集中供暖,也沒有煤氣,家家戶戶做飯取暖都得靠煤,因此都去買,買少了,人家忙不過來啊。”明湖煤店的孫先生稱,頂峰時期,很多煤店年銷售量都得過萬噸,當時公司還有6個大型煙煤原料煤貨場、鐵路專線等。

  據介紹,當時供煤不是市場行為,而是政治任務。然而,這一切從1992年濟南市燃料公司升級為濟南燃料集團總公司開始轉變,蘇先生這一年進入總公司,公司開始市場化轉型,一些工廠便繞過燃料公司採購煤炭,私營煤店出現,以低廉價格搶佔市場。

  “作為國企,沒法跟個體戶拼價格。”蘇先生説,國企首先要承擔社會責任,絕不銷售不符合規定的劣質煤,個體戶就不一樣了,只要市場能接受,就會供應,價格也大大低於國有煤店。據不完全統計,在去年清潔燃煤還沒推廣時,濟南燃料集團在居民用煤領域的市場份額已縮到20%左右。

  “如果只算市場衝擊,還不算什麼,畢竟還有很多老百姓相信國企。”孫先生説,關鍵是社會進步,舊城改造步伐加快,集中供暖,煤氣、天然氣管網迅速增容,居民生活條件提高等客觀因素,導致民用煤市場需求逐年下降。目前,濟南燃料集團總公司40個煤店已被陸續拆遷,剩下13家正常營業,6個大型煙煤原料煤貨場,已全部騰籠換業,有的做了蔬菜批發市場,有的被房地産開發。

  今年沒能中標濟南清潔燃煤供應,對燃料集團來講又是“當頭一棒”。畢竟,2010年左右煤炭供應緊張時,省市領導還親自過問調度,幫助燃料集團購進優質山西陽泉煤、北京京西煤,保證市民冬季取暖;2014年之前,還享受貼息貸款,購進原料煤,相關部門還親自下來督查,要求確保煤炭供應。

  沒想到短短一年多時間,世界變化如此之大,沒了政府補貼,也沒有中標。最為關鍵的是,作為以煤炭銷售為主業的燃料集團不賣煤,能做什麼呢?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