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城市綠色發展的戰略路徑

2016-01-08 11:25:3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趙崢 責任編輯:朱益民 字號:T|T
摘要】綠色發展是當今世界的潮流與趨勢,綠色發展與城市經濟具有內在一致性, 因此,在充分考慮城市綠色發展水準差異化的同時,積極推動城市綠色發展應該受到重視。以下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旅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趙崢對我國各地區綠色發展方式、如何把“發展”和“綠色”相結合以及存在問題的解讀。

  把“發展”和“綠色”結合起來, 建設富有可持續競爭力的綠色城市

  1.“發展”和“綠色”相結合

  促進城市綠色發展,應更加注重“發展”與“綠色”的結合,立足我國仍處在城鎮化加速階段和人民生活品質需要改善的實情,找到綠色發展與經濟增長的最佳均衡區域,通過積極控制增量、優化存量的方式,以産業綠色化為核心,形成結構優化、技術先進、安全清潔、附加值高、吸納就業強的現代産業體系,使城市綠色發展始終建立在穩固的綠色産業基礎之上。

  2.構建綠色型城市現代産業體系

  (1)建立差別化的城市産業進入機制,進一步提高火電、石油煉製、有機化工、鋼鐵、有色金屬、水泥、建材等高耗能、高排放和産能過剩行業的環境準入門檻,加強綠色製造技術的創新和應用,大力推行綠色生産,積極發展綠色先進製造業,扶持節能環保産業和綠色服務業的發展,並以此帶動其他産業的綠色發展。

  (2)因地制宜推行現有産業集群發展,對規模小、重復性高的行業進行整合,完善綠色生産技術指標體系和産品標準體系,倒逼企業加快技術創新和産業升級,加快淘汰産能效率低、優化升級難度大的企業。

  (3)在城市發展中充分體現綠色理念,避免“攤大餅”式盲目蔓延和鋪張浪費,注重城市生態保護,合理確定城市開發邊界,規範新城新區建設,統籌地上地下市政公用設施建設,擴大城市綠化面積和公共活動空間,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發展綠色建築和綠色交通,增強城市綜合承載能力和人性化水準,克服交通擁堵、環境污染、健康危害、城市災害、安全弱化等“城市病”,發展人口密度適宜、生産生活環境優良、自然生態優美的綠色城市,最終實現“發展”與“綠色”的完美結合,積極打造富有可持續競爭力的綠色城市,使城市更加宜居。

  完善和豐富現行城市評價思路和評估體系,實現城市經濟向綠色發展轉型

  1.完善城市發展評估體系的必要性

  目前,我國現有城市發展評估體系大多以經濟增長為核心,充分考慮資源環境因素的城市綠色發展評估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城市高耗能、高污染、粗放式發展特徵還比較突出,從“黑色發展”向“綠色發展”轉變的任務仍然十分艱巨。在這種情況下,推進城市評估體系轉型,構建與城市綠色發展相匹配的綠色評估體系,已成為進一步推進我國城市綠色發展的迫切要求。未來城市發展評價應充分考慮綠色發展特徵,借鑒國內外經驗系統地研究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的理論、方法與制度,改變目前單純以經濟增長衡量評價城市經濟社會成果的核算體系,探索試行建立一套科學合理的,能夠適合和反映我國城市經濟特點及要求的綠色發展評價體系。

  2.構建城市綠色發展評價體系的具體方法

  (1)對於經濟發展相對落後的城市,可考慮先行設立城市綠色發展衛星賬戶,改變綜合目標考核方式,降低招商引資、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産投資等指標的考核,增加環保治理投資、生態基礎設施建設、清潔技術、可再生能源、廢物管理、綠色建築、可持續交通、環保産業等指標的權重,建立一系列城市綠色發展評估指標群。

  (2)對於經濟發達地區的城市,可重點完善城市綠色核算體系,建立資源、環境與經濟一體化綠色投入産出核算評估系統,探索對城市自然資本和生態服務的價值進行全面測度,以便更好地反映城市經濟生産活動中的真實收益和成本耗費。

  (3)城市綠色發展應在一個可持續和公平的框架下,建立各方利益主體參與綠色發展評估的激勵性制度安排,分別發揮政府、企業、社會公眾3類主體的作用,形成良性互動的綠色發展公共治理結構。

              熱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