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無關
自己送修的iPhone6 plus(64G)被換成了iPhone6(16G),而蘋果依據的就是自己的“出借協議”。在本報上週一披露“自己花錢維修蘋果手機卻要不回配件”的事件後,近日又有消費者在網上吐槽,遭遇了蘋果的另一個奇葩規定。揚子晚報記者進一步調查發現,針對不同國家的蘋果用戶,蘋果的售後政策確實存在區別。
本週蘋果公司相關負責人將在南京接受市場監督部門的約談,本報也將進一步予以關注。
奇葩遭遇
修手機,“大蘋果”被換成“小蘋果”
備用機沒及時還,送修機所有權就是蘋果的了
遭遇這個奇葩事件的是重慶消費者張女士,她去年八月購買了一部iPhone6 Plus手機,上個月,手機出現故障,就來到了當地的蘋果官方授權店維修。
檢測過後,工作人員表示他們維修點無權開機檢測,只有返廠,張女士同意這樣的方案。於是她辦好了維修手續後,領到一部iPhone 6備用手機。
10天后,張女士接到蘋果官方回復,對方稱她的手機需要自費維修。這下,張女士不樂意了,明明手機還在質保期,為什麼要自己付費?隨後,她向蘋果公司中國總部申訴,對方表示4個工作日後給予答覆,可她遲遲沒等到回復。
當張女士再次來到這家蘋果官方授權店時,卻得到一個更加驚人的消息。工作人員告訴她,她原本iPhone6 plus的使用權默認被換成iPhone 6的備用手機。也就是説,張女士以後不能再使用自己的iPhone6 plus(64G),而只能使用備用的iPhone 6(16G)。
“兩款手機差價1600元,‘大蘋果’被莫名其妙換成‘小蘋果’。”張女士覺得莫名其妙。
揚子晚報記者了解到,原來,在蘋果公司的出借協議中有這麼一條,免費出借時間一般為14天,用戶若逾期未歸還備用機,蘋果公司將獲得用戶手機的全部所有權,同時,用戶獲得備用機的全部所有權。
由於張女士逾期未歸還備用手機,因此在蘋果看來,這手機的所有權已經發生變更。
記者調查
一些國家的蘋果用戶擁有“特權”
大名鼎鼎的蘋果公司售後維保規定是否能夠一視同仁?然而,在研究了蘋果公司官網的相關調查後,揚子晚報記者發現,在蘋果官網的“維修條款和條件”的説明中,一些國家的消費者確實擁有“特權”。
例如,針對巴西的蘋果手機用戶,蘋果公司明確:“為Apple産品提供服務時,Apple不會使用修復的或以前用過的産品或部件。”
而根據“蘋果”的通行做法,在維修的時候使用的條款是“使用新的或在性能和可靠性方面與新品相當的部件或産品來維修或更換部件或産品。”
另外,在中國手機的質保期是眾所週知的一年,而在“蘋果”相關的“維修條款和條件”內容中,記者看到,針對丹麥和挪威的蘋果用戶的“索賠期”,都可以從購買之日起的2年內。
相關人士介紹説,之所以會出現“蘋果”公司在一些國家售後維保條款的不同,也是源於相關國家的“據理力爭”。
揚子晚報記者查閱相關資料顯示,為保護消費者權益,多國紛紛採用“罰錢”政策。比如,義大利競爭管理機構要求對涉嫌違反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的蘋果公司罰款120萬美元;2012年7月,該國反壟斷監管部門AGCM表示,如果蘋果不根據義大利法律向用戶提供免費的兩年産品質保,將再次面臨最高約37.6萬美元的罰款。葡萄牙也曾經做出規定,如果蘋果不根據法律向葡萄牙用戶提供免費的兩年産品質保,那麼也將對其提起訴訟。與此同時,澳大利亞墨爾本聯邦法院也曾針對美國蘋果公司存在的誤導消費者行為,做出罰款229萬美元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