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蛟龍號多次實現了長距離、大落差海底觀測航行與大重量取樣。在本航次富鈷結殼海山區下潛作業中,蛟龍號水下航行距離最長達到5000米,水下作業爬升高差最大1100米,單潛次最大地質樣品取樣重量達124千克,創造了自蛟龍號下潛以來單潛次航行距離、作業高差及地質樣品取樣重量的最大記錄。
蛟龍號還首次利用超短基線系統在深淵區域完成設備的原位布放與精確回收作業。據潛航員傅文韜介紹,他們在某次下潛時原位布放了一套保壓序列採樣器,隔了一個潛次之後實現了定點回收,顯示了蛟龍號大深度海域高精度定點搜尋作業能力。
依靠深海作業優勢探索人類“禁區”
本航次在科學研究方面也取得了豐碩成果。據首席科學家彭曉彤介紹,長期以來由於深海探測技術的限制,深淵一直是人類探索地球的“禁區”,而蛟龍號的深海作業能力為我國躋身深淵科學前沿研究提供了堅實基礎。
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