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家衛生計生委副主任金小桃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介紹,我國將以保障全體人民健康為出發點,通過“網際網路+健康醫療”探索服務新模式、培育發展新業態,到2020年建立國家醫療衛生資訊分級開放應用平臺,健康醫療大數據産業體系初步形成。對於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對民生方面的改善,金小桃表示,在網際網路健康諮詢、預約就診、預約掛號、診間結算、醫保聯網異地結算、移動支付等方面,給百姓帶來更加便捷的應用服務。
醫療大數據
涵蓋人的全生命週期
健康醫療大數據是涵蓋人的全生命週期,既包括個人健康,又涉及醫藥服務、疾病防控、健康保障和食品安全、養生保健等多方面數據的匯聚和聚合。
據了解,6月8日,第136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關於促進和規範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從三個方面明確了今後醫療大數據的發展和規範:一是建設互聯互通的國家、省、市、縣四級人口健康資訊平臺。二是拓展公共衛生監測評估、傳染病疫情預警等應用,重點推進網上預約分診、檢查檢驗結果共用互認、醫保聯網異地結算等便民惠民應用,發展遠端醫療和智慧化健康醫療設備。三是嚴格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準入,建設實名認證等控制系統,保護個人隱私和資訊安全。
到2020年
居民擁有功能完備健康卡
《指導意見》提出,到2017年底,實現國家和省級人口健康資訊平臺以及全國藥品招標採購業務應用平臺互聯互通,跨部門健康醫療數據資源共用共用格局基本形成。
到2020年,建立國家醫療衛生資訊分級開放應用平臺,依託現有資源建成100個區域臨床醫學數據示範中心,基本實現城鄉居民擁有規範化電子健康檔案和功能完備的健康卡,適應國情的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發展模式基本建立,健康醫療大數據産業體系初步形成。
醫院之間
建大數據遠端應用體系
《指導意見》重點部署了4個方面14項任務。比如,建立藥物副作用預測、創新藥物研發數據融合共用機制;完善疾病敏感資訊預警機制;積極推動“網際網路+健康醫療”服務;打造健康醫療教育培訓雲平臺,推進網路醫學教育資源開放共用,便捷醫務人員終身教育;規範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領域的準入標準等。
此外,《指導意見》還提出,規範醫療物聯網和健康醫療應用程式(APP)管理,推進網際網路健康諮詢、網上預約分診、移動支付等應用,優化形成規範、共用、互信的診療流程。並計劃用3年左右時間,重點在醫療機構之間全面建立基於大數據的遠端醫療應用體系,加快基於網際網路應用的就診流程優化、醫療保健資訊查詢服務。
金小桃介紹,今年起,一批基礎好、發展條件具備、隱私安全有保障的地區和機構,先行推進基於大數據應用的“網際網路+健康醫療”,成為試點。
追問
1 給百姓帶來哪些好處?
就診等方面省時間少跑腿
“大數據帶來的好處群眾體會最深的是掛號和支付,通過下載使用APP,比較好地解決了排長隊、花很長時間才能完成就診過程等問題。”國家衛計委副主任金小桃表示,大數據的好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健康醫療大數據能夠提供更加優質的健康醫療衛生服務,讓百姓“少跑腿”。從現在已有的實踐看,網際網路健康諮詢、預約就診、預約掛號、診間結算、醫保聯網異地結算、移動支付等方面,都給老百姓帶來更加便捷的應用服務。
第二,隨著健康醫療大數據的發展和完善,大數據技術與健康醫療服務的深度融合應用,能夠更好地推動分級診療落地。比如,現在部分醫改試點省份開展了醫學檢驗檢查結果互認共用等方面的探索,主要是後臺的大數據支撐,所有的常見病例、既往病例,都能記錄在案,醫生可以通過有效、連續的診療記錄,運用大數據支撐,給病人以優質、合理的診療方案。
第三,大數據還可以對健康管理,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利用大數據,將各種健康數據、各種生命體徵的指標,集合在我們的數據庫和健康檔案裏面,然後再通過可穿戴設備,及時監控血壓、心率等方面的生命體徵指標,及時進行健康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