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沂鐵腕治污滿一年 陣痛正變成重生

2016-06-24 09:23:31 來源:大眾網 作者:徐錦庚 劉成友 卞民德 責任編輯:沈政 字號:T|T
摘要】環保的活兒,不好幹。説它重要,功在當代、利在韆鞦,怎麼強調都不過分。現實中,如何拿捏分寸,卻非易事。若手段偏軟,鈍刀割肉,無關痛癢,群眾有意見,上級打板子,于生態環境無益,于投資環境無補。若手段偏重,企業利益受損,會抱怨抵觸;職工下崗分流,會影響社會穩定;經濟指標下滑,會影響地方政績。

臨沂鐵腕治污滿一年 陣痛正變成重生

製圖:蔡華偉

  環保的活兒,不好幹。説它重要,功在當代、利在韆鞦,怎麼強調都不過分。現實中,如何拿捏分寸,卻非易事。若手段偏軟,鈍刀割肉,無關痛癢,群眾有意見,上級打板子,于生態環境無益,于投資環境無補。若手段偏重,企業利益受損,會抱怨抵觸;職工下崗分流,會影響社會穩定;經濟指標下滑,會影響地方政績。

  2015年,山東省臨沂市就面臨這樣的“兩難”選擇:因空氣污染嚴重,被環保部公開約談,書記、市長甫一上任,就挨了一個“下馬威”;而鐵腕治污之後,企業停産整治,職工息崗分流,又有輿論反過來質疑政府踩“急剎”:“治污導致6萬人失業”“引千億元債務危機”……這個時候,如果黨委、政府瞻前顧後,求穩怕變,勢必進退失據。

  “為了經濟社會的健康、持續發展,為了1100多萬臨沂人民的幸福,我們沒有退路,唯有迎難而上!”臨沂市委書記林峰海語氣堅定。

  橫下一條心,臨沂不妥協、不退縮,堅持“在微觀上對少數嚴重污染行為實施‘急剎’,就是在宏觀上對粗放發展方式進行‘點剎’”,環保與發展“兩手抓、雙促進”,最終實現空氣品質改善幅度居全省第一,經濟運作整體平穩,反映結構效益和後勁的財政、稅收佔比、投資、消費等指標,保持全省較好水準。

  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大氣污染防治能不能堅持?利用環保倒逼機制推動産業轉型升級,到底有沒有效果?臨沂一年多的實踐,對這些問題作出了回答。

  疊加“風暴”接踵而至

  2015年2月上旬,剛調任臨沂市委書記的林峰海,還沒踏上臨沂地界,就接到市環保局電話:環保部華東督查中心正在臨沂明察暗訪!

  林峰海摸不清環保部的意圖。此時,跟自己搭班子的新市長張術平也尚未到任。簡單的電話交流之後,他倆商定:張術平立刻趕赴臨沂,配合環保部華東督查中心的督查工作。

  此時,距2015年春節僅有10余天。在臨沂的工業重鎮羅莊區,盛陽集團的鋼廠、焦化廠、建材廠,正在開足馬力生産。刺鼻的氣味,飛揚的粉塵,讓人呼吸不暢。不過,多少年來都是這樣,人們早已司空見慣。節日的喜慶氣氛,並未因此受到影響。

  盛陽集團董事長徐明華並不知道,環保部華東督查中心的暗訪組,已經在附近做了大量調查工作。自己企業的污染情況,被摸了個一清二楚。

  2015年2月25日,“達摩克利斯之劍”終於落了下來。環保部正式約談臨沂市長。這一天,距張術平被任命為臨沂市代市長僅15天。

  先是通報明察暗訪的結果:部分企業存在未批先建、偷排漏排、超標排放等違法行為,區域環境污染問題較為嚴重……

  觸目驚心的污染場景,連同約談的現場錄影,很快在中央電視臺播出。

  畫面中,張術平當即表態:“我來接受這一次約談,心情是非常沉重的,同時我的決心也是非常大的。我接受了這一次約談之後,我向你們保證,我不會再接受第二次約談。”

  3月1日,央視《焦點訪談》播出深入報道。還未熬過這個寒冷的冬天,臨沂又迎來一場環保“暴風雪”。

  環保部約談之前,臨沂市新班子已聞風而動,迅速謀劃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出臺《大氣污染防治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成立大氣污染防治攻堅行動領導小組,下設工業治理、揚塵治理、機動車治理、生態治理及綜合督查5個工作組,並於2月16日舉行誓師大會。

  幹了多年的環保,臨沂市環保局副局長王樂玉頗感意外。因為如此高規格的安排,在當地環保系統幾乎沒有過。“市級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各相關部門單位、各縣區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全部參加。尤其是對責任的追究,要求非常明確。不管部門的權力多大,都要聽工作組組長的,確保板子打在一個人身上。”

  接下來的一系列舉動,更讓人意想不到。

  被約談後的第五天,徐明華接到一張停産整治通知。經過打探,徐明華才知道,還有56家重點企業同時被要求停産治理,另有412家企業被要求限期限産治理。這一重磅消息,讓徐明華既意外,又震驚。要知道,對工業底子本就薄弱的臨沂而言,這樣的整治力度,無異於壯士斷腕。

  3月10日,是57家重點企業停産整治的大限。正在北京參加全國兩會的張術平,當晚趕回臨沂,現場指揮調度。

  時至今日,再説起停産整治時的艱辛,無論是政府工作人員,還是企業負責人,都用寥寥數語帶過。但只言片語間,依然可窺一斑:個別污染企業公然對抗執法,最後只能強行關停設備;一位環保部門的負責人,被陌生人長時間跟蹤,人身安全受到威脅。

  “經歷了很多不愉快的事,現場執法時,企業負責人、工人,都在指責我們。”對“千夫所指”這個詞,羅莊區環保局副局長楊東河感觸良多,“矛頭都是對著環保部門,好像是我們故意跟企業過不去。”

  近4個月的鐵腕治污,贏得了環保部的認可。然而,來不及歇口氣,又一場“風暴”驟然來襲:7月2日,某媒體推出一篇“臨沂治污急轉彎”報道,“強行關停不計後果”“區域性金融危機或將爆發”“15萬市民生活受影響、盜搶案增多”“引千億元債務危機”……吸人眼球的文字,引來眾多媒體“圍觀”,將臨沂再次推上風口浪尖。

  “我們的態度是不回避、不遮掩,正面應對媒體報道,主動回應社會輿論。”林峰海坦陳,有爭議並不是壞事,對工作還會有促進,“我們認為大家的目標都是一致的,就是讓沂蒙的天更藍。”

  理不辯不明。截至2015年8月1日8時,百度搜索相關結果約30萬個,相關新聞報道和文章1700余篇,微網志實時熱搜相關結果8000個。各種觀點激烈交鋒,支援臨沂做法的聲音漸趨高漲。

  切膚之痛後的選擇

  盛陽集團的6家企業,齊齊被勒令停産整治。起初,徐明華仍抱僥倖心理。這些年來,每逢重大節慶活動,或者應對環保檢查時,常有類似情況發生。按照以往經驗,也就是一陣風的事,頂多停十天八天就能復産。

  不成想,兩個月過去,一點鬆動的跡象也沒有。企業損失一天天累積,再拖下去,設備檢修、職工穩定、資金流動等一連串問題都會爆發,徐明華心裏開始發毛。“有抱怨,也有憤怒,就覺得市裏這兩個新領導都是外來的,對臨沂沒感情。”

  不光是徐明華,那些日子,臨沂很多企業老總心不平、氣不順,怨言滿腹,直到經歷了停産治理的陣痛後,才逐漸醒悟。徐明華便是醒悟較早、行動較快者。

  就在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時,徐明華收到一封邀請函:市裏組織企業負責人外出參觀考察。這個節骨眼上,哪有心思外出參觀?他心裏嘀咕著,不情願地隨團行動。

  然而,幾個城市跑下來,徐明華越看臉越紅。在參觀途中的第四次討論會上,他再也坐不住了,主動搶過話筒發言:“我不想再看了,想抓緊回去幹。人家不冒煙、不冒火能幹好,我們為什麼就不行?看看人家的規模,那才叫龍頭企業。我們在幹什麼?啥都有,啥都排不上號。”

  他明白了,這次停産整治,政府並不是想關停企業,而是想倒逼企業轉型。“不能再打馬虎眼,不能再沉浸于小作坊式的生産,企業做到今天,不光要賺錢,更要賺長久錢、乾淨錢。”

  在政府的支援下,徐明華毅然關停3家企業,將原先的焦化、建材、鋼鐵産能砍掉一大半,迅速投入26億元轉産不銹鋼,從過去為不銹鋼廠家提供原料,轉型到自己生産不銹鋼,其中僅環保設施的投入,就達2.3億元。

  不足一年,盛陽集團不僅自身佔據市場主動,還吸引了3家下游企業落戶,初步實現産業集聚。

  臉紅、出汗的不只是企業,還有當地政府。多年來,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不少地方政府很糾結。人窮志短,為了GDP暫時可以犧牲環境的心態,在部分領導幹部頭腦中佔了上風。

  臨沂工業基礎薄弱。上世紀80年代,一批鄉鎮企業點火、冒煙,為當地經濟發展立下汗馬功勞。由此産生的問題也顯而易見:整個臨沂工業結構偏重,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

  羅莊區尤其如此。僅每年消耗的燃煤量,就超過臨沂全市的一半。2015年的臨沂環保風暴中,全市57家停産企業,羅莊區佔了30%,而且都是大塊頭。

  “納稅前10名的企業中,有6家停産治理,政府的確準備不足,也一直在觀望,擔心經濟發展放緩、財政收入下滑。”羅莊區委書記段衛東,曾任臨沂市環保局長,他説:“無論是企業還是政府,對污染的問題都有認識,也知道早晚得改。但總覺得幾十年積攢下來的問題,不可能一夜之間就改變,我們曾想,能不能給三五年時間緩衝。”

  臨沂經濟欠發達,總量雖説過得去,但全市1100多萬人口,算每人平均産值,在全省17個設區市中排倒數幾名。面對經濟下行壓力,有人認為抓經濟要緊,環保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何必那麼較真?有人則擔心,鐵腕抓環保,會拖累臨沂經濟發展。

  這回,臨沂市新班子不為所動,只要是整改驗收不合格,就甭想開工。羅莊區因空氣品質連年在全市15個縣區中位列倒數第一,區長被臨沂市政府約談。羅莊人明白了,這次看來躲不過,只能硬著頭皮往前衝。迄今,羅莊區已相繼關停41家企業。

  為確保令行禁止,臨沂實行常態化、全天候執法,借助“無人機”地毯式排查,夜查、突查、巡查不斷。同時,綜合運用連日計罰、查封查扣、停産限産等手段,對違法排污企業實行“三個一律、兩個必查”,即一律停産治理、一律媒體曝光、相關責任人一律問責,對偷排偷放、違法排污的必查,政府和環保工作人員姑息縱容的必查,始終保持對環境違法行為嚴打嚴懲的高壓態勢。

  2015年,全市共立案查處環境違法行為1462起,同比增長76%;處罰金額7060萬元,同比增長127%;查處環境犯罪、治安案件236起,刑事行政拘留231人。已有11名地方政府負責人和16名環保部門責任人因監管不力被問責。

              熱搜資訊